宋府霖
摘 要:我國一直以來都是農業大國,尤其是東北地區,生產著大部分的農作物。農產品的國際貿易狀況,關系到農民的收入,影響國家的發展。自從國家提出“一帶一路”的戰略政策后,給我國農產品的國際貿易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它能夠加大我國農產品的出口規模,降低貿易壁壘等等。本文結合我國農產品貿易的發展現狀,對“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的發展進行了簡要的探討。
關鍵詞:“一帶一路”戰略;農產品;國際貿易
2013年9月和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發表重要演講時相繼提出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我國雖然是農產品生產和出口大國,但在國際貿易中仍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出口貿易逆差持續擴大,出口價格偏低經常受到其他國家的貿易壁壘阻礙等等。本文從“一帶一路”的戰略背景出發,討論在這種新政策下,如何把握發展機遇和解決發展問題,促進農產品國際貿易更好的發展下去。
一、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的現狀和問題
當前,我國農產品的貿易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但是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出口增長率下降,貿易逆差擴大
通過近幾年的貿易數據分析,近年來,我國農產品貿易總量雖不斷增大,但是出口增長率卻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貿易逆差逐漸增加。這主要是因為以前我國農產品出口主要依靠低成本、低價格優勢進行出口,產品的出口附加值很低,利潤空間較小。但隨著土地等自然資源的不斷減少,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漲以及人民幣逐漸升值等因素的影響,我國農產品的價格優勢也逐漸降低,所以出現了貿易逆差擴大的局面。但在“一帶一路”政策提出以后,這種貿易逆差現象有所緩解,現狀有所好轉,這一戰略政策促進了國家之間的貿易和經濟發展。
(二)農產品市場結構不合理,市場集中度過高
我國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促進了我國貿易的全面發展,但是我國農產品在市場結構方面有很大的缺陷,我國農產品一般出口到日本、韓國、香港、臺灣等鄰近的國家或地區,而主要從一些西部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歐盟等一些國家進口。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實施以及一些經濟共同體的建立,我國逐漸加強了和一些新興國家和地區的溝通和交流,例如:格魯尼亞、巴西、俄羅斯、南非、印度、烏克蘭等,這些國家和地區的農產品貿易增長率顯著提高,雙邊貿易都得到了有效提高,我國出口貿易市場逐漸呈現多元化、廣覆蓋的特點,而對周邊國家的出口也逐漸在縮小比重,但總體上來說還是集中度仍較高。
(三)農產品的產品結構不合理
從我國農產品的出口結構上來看,我國出口到產品大多的是初加工產品,產品附加值很低,利潤空間較小,而深加工的產品比初加工產品的附加值要大的多,這就導致了我國農產品出口總量較大,但整體利潤較小。這主要是我國出口的產品相比其他國家來說質量較低,所以價格較低,這很不利于農產品的產業發展。
(四)出口貿易壁壘阻礙較大
隨著人們對健康、環保意識的逐漸增加,人們越來越重視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問題,出口產品的標準也越來越高,尤其是農產品。隨著近年來新型貿易壁壘的逐漸增多,例如:綠色貿易壁壘、技術貿易壁壘等等,我國出口的農產品經常受到阻礙,被退貨、被罰款的現象屢見不鮮。而且隨著國際市場競爭環境的激烈,各國都在產品安全和質量上不斷創新,這對我國農產品的要求提出了較大的挑戰,降低了我國傳統農產品貿易的競爭力。
二、“一帶一路”戰略給農產品貿易帶來的機遇
首先、“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降低了我國與許多國家之間的關稅和非關稅貿易壁壘,降低了關稅率,擴大了農產品的出口額。我國有一些產能過大的農產品,經常出現滯銷的現象,而這一政策的實施,為這些農產品找到了較好的銷售出口,建造了一個良好的銷售環境,推動了各個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和合作,促進農產品出口發展。
其次、有助于我國調整產業結構。“一帶一路”沿線上的國家,有許多經濟水平和技術條件比我國落后,我國可以將一些夕陽產業帶到這些國家,成為他們的朝陽產業,將我國先進的技術手段傳授給其他國家,我國可以騰出空間和時間發展新興產業,彼此之間互幫互助,合作共贏,共同進步,完成農產品產業轉型。
再次、有助于實現市場多元化發展。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上的國家由于地域、氣候等條件,在農產品領域有較強的互補性,我國可以重點種植和出口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例如:棉花、玉米、水稻等。進口那些具有比較劣勢的商品,如葡萄。發揮長處,避開短板,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的要求和理念。
三、“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農產品國際貿易的發展對策
(一)多種途徑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要發展農產品出口,不能再像原來那樣依靠政府補貼,低價出口,而要多發展農產品的深加工,提高農產品的技術,增加產品附加值。不再只追求出口數量,也要追求質量和信譽,打造農產品的知名品牌,加強宣傳和推廣,占據國外市場,獲得世界認可。
(二)利用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增強出口
隨著網絡和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給農產品國際貿易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它能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加速資金的周轉,降低交易成本,簡化交易手續和過程,為農產品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譚晶榮,王絲絲,陳生杰.“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與中亞五國主要農產品貿易潛力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6(1).
[2]黃毅.“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對外農產品貿易研究[J].當代經濟,2016(1).
[3]趙明昭,張春敏.中國與中亞地區農產品貿易的深化—以“一帶一路”戰略為背景[[J].人民論壇,2015(36).
[4]程國強.“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中國農業發展[J].農經,2015(7):74-7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