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建
摘要: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改革,都要通過教學實踐來檢驗其教學效果。分析化學作為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更是如此。目前開展分析化學模塊教學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分析化學;模塊教學;意義
當前職業院校的教學改革主要基于兩方面:一是,以服務為宗旨。專業設置與人才培養必須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服務,圍繞人才市場需求辦學選擇專業。二是,以就業為導向。主要是為了滿足企業的需求,能夠勝任企業生產一線的技術工作。模塊教學是適應目前職業教育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它是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從注重實踐動手能力出發,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建立新的課程體系,在教法上強調知識與能力一體化。為了適應職業院校教學改革的需要,目前開展分析化學模塊教學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寬基礎、活模塊,實現教學內容呈現方式的變革
所謂“寬基礎活模塊”教育模式,就是從以人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出發,根據正規全日制職業教育的培養要求,通過模塊課程間靈活合理的搭配,首先培養學生寬泛的基礎人文素質、基礎從業能力,進而培養其合格的專門職業能力,是一種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能力,特別是對職業遷移能力和職業崗位能力并重的職業教育模式。
將“模塊理論”引入教育教學領域,使分析化學教學模式從傳統的固定型向靈活的自由型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大綱及教材嚴重地束縛了教師和學生,教學的靈活性較差,而對于我們中職院校的學生來說采用固定的教學模式,無疑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我們的生源基本上是中、高考“挑選”的選剩生源,其基礎理論知識整體偏低,學習理論的熱情不高,缺乏鉆研精神,而且學生的整體理論素質參差不齊,好的和一般普通院校學生相差不大,不好的連最簡單的化學元素符號都不會寫,傳統的“因材施教”原則很難解決這些實際問題。模塊教學以“工作流程”為導向,強調理論教學以夠用為原則,打破專業理論課與專業實踐課的明顯界限,理實一體化,教中學、學中教,教學結合,實現教學內容呈現方式的變革。
二、強化技能訓練,使實訓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模塊理論”突出“技能訓練”這個職業教育核心,其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標準上,與企業需要、崗位技能要求緊密結合,使職業教育站在了企業崗前培訓的前沿,擺脫了現階段職業院校培養的人才與企業人才需求脫節的現象,真正體現了職業教育為學生、為企業服務的宗旨。
根據分析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從職業分析入手,以職業能力形成為主線,以“需用為準,夠用為度,實用為先”的原則,進行分析化學課程整合,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融為一體,將分析化學課程中所包涵的各項技術一一分離出來,一項專業技術作為一個教學模塊,按照技能形成的特點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安排實訓內容,所授內容由課堂轉移到實習實訓室,使實訓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技能訓練中,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合作交流能力和努力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為宗旨,倡導一種學生自覺、主動、手腦并用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獲得具有終身學習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獨立去探索新知識和掌握新技術的本領,使之盡可能地符合企業的人才需求,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擇業以及選擇技術型崗位的能力,達到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三、理論實習一體化,增強教學直觀性
一體化模塊式教學就是在職業技術教育中,理論和實習教學實現一體化,打破傳統的課程體系,遵循“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根據培養目標的職業標準要求,以技能訓練為核心,確定該項技能所需要的知識內容(包括專業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相關工藝知識),按照技能的特點和分類,建立若干個教學功能模塊,將理論教學和技能訓練有機結合在一起,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
分析實驗是化學、化工工藝、環境科學等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他與分析化學理論密切相關,但以往又是一門獨立的課程。實驗教學是一種知識與能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活動,它與理論教學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受實驗教學從屬于理論教學觀念的影響,多年來實訓考核得不到充分重視,而模塊教學不僅突出“技能訓練”這個職業教育核心,定期進行實訓考核,而且解決了理論和實踐脫節的問題。每個模塊集理論和實踐于一身,理實一體化,增強了教學的直理觀性。
四、在職業技能鑒定中實施模塊教學,二者互相促進,一舉兩得
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以崗位要求的技能、知識為出發點,按照社會人才市場的要求,以訓練職業能力為本的教育,其最大特點是注重對學生操作技能的培養。而職業技能鑒定則是職業教育的強有力保障,也是檢驗學生職業技能達標的依據。在全社會實行學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并重的制度,是中央確定的一項旨在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的重要舉措。職業資格是對勞動者從事某一職業所具備的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包括從業資格和職業資格。職業資格證書是國家對勞動者從事某項職業的學識、技術和能力的認可,是求職、任職、就業、獨立開業和單位錄用的主要依據,也是境外就業與對外勞務合作人員辦理出國公證的有效證件。
在職業技能鑒定中實施模塊教學,二者互相促進,一舉兩得。一方面,模塊教學和職業技能鑒定目標一致,各模塊均緊緊圍繞職業技能這個核心,體現出“職業技術核心”、“動手能力優先”和注重人文和科技素養的職業教育課程設計原則,貫徹了從學生發展實際出發,“以學生為本”的職業教育理念,顯然模塊教學的開展有利于職業技能鑒定的順利進行,而職業技能鑒定為模塊教學的實施也提供了更充分更可靠的保障,利用學生職業技能鑒定中的充分的實習實訓資源,強化技能訓練,使模塊教學得以實施、檢驗,二者相得益彰、舉案齊眉。
參考文獻:
[1]陳會瓊.職業教育一體化模式教學改革探索[J].化工職業技術教育,2006,(14):176-177.
[2]王勇軍,謝紅.實施模塊教學提高教學質量[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23(4):27-30.
[3]鐘青霖.實施“模塊教學模式”,整合理論與實踐課程—高職高專院校教學模式改革之探索[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9,23(7):97-99.
[4]秦達念.傳統教學模式與系統整合模塊教學模式分析[J].醫學教育探索,2005,4(4):228-2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