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穎
《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的總目標:使學生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有效的滲透詞匯教學,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則為高中英語教師教學中的重要課題。本文將借助一節閱讀課的設計,嘗試通過分析教學中的每個步驟來探討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滲透詞匯教學,從而踐行新課標理念。
本課教學內容是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單元A Taste of English Humor的第一課時熱身和閱讀部分,話題為幽默,熱身部分是通過圖片及競賽等環節輸入本課新詞匯。閱讀部分則通過使學生借助已學詞匯,完成閱讀任務同時掌握閱讀技巧,學會用一些重點詞匯。
下面就具體教學環節及設計目的進行評析:
環節一:導入環節
借助名言:笑一笑,十年少。讓學生了解今天的主題:Humor,同時告訴同學們:I hope to bring happiness to you and you can enjoy the happiness in English study.
接著,讓學生認識與幽默相關的一些詞匯:cross talk, mime, sketch, clown, comedy 等,設置競賽記憶環節,使學生會讀、能認這些詞匯。
通過問題:幽默是什么? 進一步探究話題,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并通過例句:If someone often makes others laugh,we say he is humorous;we call him a humorist. 幫助學生認識Humor,以及派生詞,humorous和humorist.
在這堂課的導入中,充分調動學生對話題興趣,通過詞匯的輸入和強化,學生基本掌握了重點詞匯,為順利進入閱讀環節打下基礎。
環節二:閱讀環節
在Pre-reading中,安排學生根據課文中圖片和題目進行預測,判斷這篇文章的話題人物:幽默大師卓別林。通過問題:what do you know about him?引發學生的好奇心,然后進入閱讀環節。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實踐和探究等方式,讓學生能夠探究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并自主解決問題,特別強調讓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得體地使用英語”。
根據該要求,在閱讀教學的設計過程中,秉著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依托不同的閱讀任務,滲透閱讀技巧。
第一步:Skimming,給學生的閱讀指導是:閱讀每段首句,試著找出每個段落的主旨句。根據指導,學生很容易找出每段的中心詞,并判斷出每段的主旨大意。
第二步:Scanning,要求學生通過獲取關鍵詞尋找信息,給學生的指導是:找到關鍵詞,如:時間,地點。得到所需信息。為了讓學生有效把握這種閱讀技能,設計了note-making,讓學生在指導下,完成練習:
Born:______His job: _____An example of his famous films:_______
His charming character : ______Died : 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 Careful reading,通過本環節,學生對課文有了準確的理解。在本環節,設計了不同的任務,保證學生有充分閱讀時間的前提下,培養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第一段是句意理解題: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sentence“Laughter is the sun that drives winter from the human face .”? 加深學生對語言的感悟;第二段,通過表格的設計,讓學生對卓別林的童年有所了解;第三段,讓學生描述卓別林的經典人物形象,通過關鍵詞閃現,學生在不斷練習說的過程中,對詞匯學習更扎實;第四段,卓別林經典電影《淘金記》片段,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認識大師的演技,通過關鍵詞提示,學生能描述出本節電影內容;第五段,關于卓別林的成就,了解卓別林的一生,學生已經對卓別林有所認識。
在學生完成各個環節后,通過對卓別林的認識,引發學生的思考:Why is he still loved by people today ?發散學生的思維,對課內外詞匯進行補充,People love Charlie Chaplin for his sense of humor,subtle acting,positive attitude,devotion to his work...并告訴同學們:The harder you work today,the luckier you will be tomorrow.
整個閱讀環節,圍繞中心話題,層層深入,不同段落、任務、閱讀技能,環環相扣,激活學生的思維,給學生運用的機會,打破傳統英語課堂上師生之間單一的交流方式,呈現了多維度的互動模式,培養學生們閱讀能力的同時,在閱讀教學中扎實有效的開展了詞匯教學,讓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維特羅克認為:學習的生成過程就是學習者原有的認知結構——已經儲存在長時記憶中的時間和腦的信息加工策略。主體參與式閱讀其實質也是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主動生成過程。
相信:把情境給學生,學生好奇的眼睛就會發現問題;把問題給學生,學生好探究的大腦就能想到辦法;把困惑給學生,學生好講理的天性就能讓思維更縝密;把空間給學生,學生就會在學習中品嘗到成長的快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