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鳳
【摘 要】幼兒園區域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游戲活動,為了有效合理的選擇和投放區域游戲材料,在實踐中從游戲材料的選擇以幼兒安全為首要條件;材料的選擇銜接幼兒生活,體現地方特色;材料投放時符合幼兒的發展需求,體現適宜性三個方面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區域游戲材料;安全為首;符合幼兒發展
幼兒園教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貫穿在幼兒一日活動各環節之中,而作為幼兒園游戲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域自主游戲,是孩子們的最愛。因為在區域游戲中孩子們是自由、自主的,可以自己決定玩什么、用什么玩、怎樣玩。而區域游戲的開展離不開材料的選擇和投放,這關系到游戲開展是否有效,是否能調動幼兒主動參與、操作探究,是否能促進不同幼兒的能力發展……這些也是困擾著一線老師的問題。如何對區域游戲材料中的材料進行選擇和投放,以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發展需求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探索:
一、材料的選擇以幼兒的安全為首要條件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因此區域游戲中所提供的活動材料,首先應該是安全的。在購買區域游戲材料時,我們會注意到材料的成分是否有毒、是否有刺激性氣味等,關注到了材料的安全性。除了購買的區域材料,許多幼兒園還會有目的地收集各類廢舊物品,利用他們開展區域游戲活動。這是一種環保的做法,但是在材料投放時,必須要對物品進行徹底地消毒與清潔處理,以保證材料的安全性。如在班級的服裝展示區,除了幼兒利用一些干凈布料、彩紙、塑料布制作的服裝以外,還有一些收集來的幼兒穿小的服飾。這些服裝都是經過認真清洗、暴曬、消毒后才投放的,保證了幼兒使用的安全性。
二、材料的選擇銜接幼兒生活,體現地方特色
1.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操作材料。
區域游戲源于生活,利用生活中的材料組織活動,既方便又實用,對于孩子來說這些材料又是熟悉的,操作起來也能得心應手。例如:孩子們能夠常常見到家中有日歷本,卻很少幼兒能把它用起來。在班級區域游戲中,我就設計了這個“日歷的奧秘”游戲,讓幼兒根據自己的出生月、日在日歷本上找一找、圈一圈,說一說自己今年的生日是星期幾,在區域布置時還做了一塊生日展臺,把孩子們的頭像放到相應的月份中于是又生成了“哪個月份出生的小朋友多”、“生日大小”等許多探究性的活動。通過游戲,幼兒不僅進一步復習鞏固了年、月、日的關系,又進一步體驗了數字和生活之間的關系,提高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2.融入地方特色。
作為一所農村幼兒園,在區域游戲時可以把豐富的鄉村資源用于其中,這些材料既取材方便,又具有一定特色,是幼兒生活中熟悉的材料,因此使用起來也更有經驗性,探索的積極性也會更高。例如:在我們的美工區里利用植物種子、棉花、玉米皮、麥稈、稻草進行的粘貼畫和手工制作材料就是幼兒非常喜歡的。園內還專門創設了“農家樂”、“小磨坊”的游戲區,“農家樂”里的物件都是孩子們經常能見到的農村干活工具如:簸箕、木锨、小鏟等,這些東西對孩子來說再熟悉不過,因此在游戲中使用起來也駕輕就熟;我園地處文明的“武術之鄉”,依托當地豐富的武術特色文化,因此在大班的“表演區”投放了功夫介紹和武功秘籍圖譜、武術兵器展示臺等區域材料,這里便成了孩子每天玩得樂此不疲的天地。
三、材料投放時符合幼兒的發展需求,體現適宜性
1.材料地投放要具有目標性。
區域游戲是幼兒園主題活動的一種延伸,是對主題活動的補充和深化。教師要結合班級的活動主題目標,選擇相關的活動內容,有計劃、有目標地投放相應材料。如結合中班“我長大了”主題中,學習“系鞋帶”活動,在生活操作區投放了用地墊做成的大鞋穿線模型,讓幼兒并嘗試鞋帶的不同穿法和系鞋帶的方法。孩子們通過動手練習,學會了相關技能,達到了促進動手及思維能力發展的目的。
2.投放的材料要豐富,具有層次性。
班里孩子們的發展水平也是有差異的,在投放區域材料時教師還應考慮到不同能力層次的幼兒的發展水平。在材料提供時考慮到多種材料地選擇,對于同一類的操作材料在游戲規則設計時體現不同的目標要求。例如中班數學區有個“汽車編碼”游戲,老師開始提供的是汽車牌照圖片和一些標有車牌開頭編碼的不完整車牌號,目標只是讓幼兒初步感知生活中車牌號的構成,會在隨意編碼時認識和熟悉所學數字。在幼兒對游戲材料有一定了解時,隨著主題活動的深入,“汽車編碼”又有了新的玩法:可以把3個相同數字的不同編碼找出來;自己嘗試編“車牌號”;根據同伴的要求編出相應的編號等操作。
3.投放材料要具備很強的操作性并保持隨時更新。
在區域游戲材料投放時要注意材料的可操作性,盡量少選擇成品或示范作品,可以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原材料如各種紙、線、布料、盒子等以及膠布、剪刀等工具,讓幼兒可以按照心中所想對材料進行改造和加工,完成他們自己的作品。區域游戲中提供的材料,要和班級主題活動和幼兒的發展需相關,定期地進行調整和補充。例如中班的“串吧”剛開業時,孩子們都爭先恐后地去玩,可最近“串吧”的生意慘淡,少人問津了。仔細觀察后我發現,這個游戲區域里的“肉串”“烤腸”等材料因投放時間長,材料陳舊了,而且每天都玩重復的游戲情節對孩子來說也沒有了吸引力。于是我發動孩子們一起動手制作了“蔬菜串”、“關東煮”、“彩色面線”等新的游戲材料。這些“新菜品”一經投放到區域里,立即又吸引了孩子們的關注,大家在里面又有了新的游戲情節可玩,這里又恢復了往日生機。
在區域游戲材料的選擇和投放中我也遇到過困惑,曾經一味地模仿別人;只注重材料的觀賞效果;在選擇和投放材料時太過隨意等。認識到了這些不足之處后,我嘗試在教育實踐中改進自己的做法,希望經過努力能為孩子們創設出更合理,更有趣,更有可操作性的游戲活動環境,為孩子們的健康快樂成長提供一方天地!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2]徐春燕.《淺談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材料的投放》[J].甘肅教育,2011年5月18期
[3]姜燕潔.《操作材料的提供及與幼兒之間的互動》[J].幼教博覽,2010年6月27-28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