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寶龍
摘 要:本文運用文獻綜述法、訪談法等對定西市中學生身體素質現狀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定西市中學生身體素質呈現出下降趨勢,了解到導致中學生體質下降的因素主要來自學校、家庭、學生自身等多方面。針對當前中學生身體素質的普遍下降進行了原因探究[1],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建議。
關鍵詞:中學生;身體素質;下降原因;對策
強健的體魄是學生輕松愉快地進行學習與生活的前提條件,而重視與加強體育鍛煉,全面提高身體素質,則是當前學生所要面對的一個重大問題[2]。然而,近年來,定西市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出現了下降的趨勢,需要引起學校和家長的關注與重視。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定西市的4所中學為總體,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 確定調研點為:定西市一中、東方紅中學、福臺中學、定西職中。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根據研究目的和內容,查閱了有關文獻5篇。
2.訪談法:向學校體育理論教學的有關專家進行咨詢,與調研學校的部分分管體育工作的領導進行深入交流,并與部分中學的20名體育教師進行座談。
二、定西市中學生身體素質下降的原因
(一)學校導致學生身體素質下降的因素
1.學校對身體素質鍛煉的方針與措施不得力。教育部要求學校嚴格按照課程計劃上課,但定西市部分學校的體育課和課外活動,能夠保質保量開展的學校并不多,甚至有的學校高三年級根本不開設體育課。
2.體育教學不能滿足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的需求。在定西市新課改的指導下,許多體育教師依舊沒有按新課標去選擇教學內容,這樣的體育教學無法滿足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的需求。
3.學校施予學生的學習壓力過大。目前,定西市很多學校普遍追求升學率,這種以分數和考試作為指揮棒的教育體制,永遠不可能很好地改善學生體質。
(二)家庭導致學生身體素質下降的因素
1.家庭對體育鍛煉的認識落后。家庭是學生的第二課堂,家長的體育行為、觀念和意識對學生具有重要作用[4],父母認為學生放學后不回家做作業,去參加運動訓練是“不務正業”。家長對身體鍛煉的認識不足,影響了學生對身體鍛煉的興趣。
2.家長施予孩子過多的學習壓力。家長普遍看重數理化考試成績,輕視體育鍛煉,督促他們參加家教,迫使學生不能進行體育運動,由此而造成了學生朝氣不足,身體素質不斷下降。
(三)學生自身導致其身體素質下降的原因
1.學生日常鍛煉減少。近些年,隨著定西市的經濟發展,如上樓乘電梯、以車代步、不參與家務勞動等,網絡時代的到來,減少了他們的體育鍛煉時間,活動不足造成學生身體素質下降。
2.學生飲食不合理。近些年學生的膳食和營養狀況有了很大改善,很多學生鐘情于零食中的“垃圾食品”,營養過剩又懶于運動,這種現象嚴重影響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3.學生對早操、課間操、課外活動重視程度不夠。當前,定西市各中學學生對于體育運動還沒有引起足夠的認識。早操、課間操、課外活動對他們來說無所謂,抱著一種完成任務的態度,重視程度不夠減少了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
三、改善定西市中學生身體素質下降的對策
(一)學校方面
1.加大體育經費投入。學校要加大體育經費投入,積極改善體育場地設施,為學生進行體育素質鍛煉,創造良好的環境。
2.健全體育鍛煉制度。加大身體素質在體育考核成績中的比例。學校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學生的體育鍛煉進行考核,使其具備自學、自練和自評的能力,這樣才能提高身體素質。
3.抓好體育課質量。在體育課中,由于身體素質練習比較枯燥,教師應把身體素質練習與趣味性較強的練習相結合,使學生能在快樂中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
(二)家庭方面
1.培養家長體育意識。培養家長的體育意識,利用電視、廣播、黑板報等宣傳媒體進行體育活動宣傳,也可開展體育知識講座、體育知識竟賽等活動,使家長受到良好的體育熏陶。
2.加大家庭體育投資。進行必要的家庭體育投資,家長應盡可能地為家庭體育健身活動投資,為孩子添置體育運動器材等。
3.平衡“體”“智”發展。家長要支持和督促孩子積極參加體育健身活動[5],給孩子合理體育活動時間,全面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
(三)學生自身
1.增加校外體育活動時間。學生可以經常和家長、教師進行溝通,使得他們給自己提供更多選擇體育鍛煉的時間,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平衡膳食,杜絕垃圾食品。利用宣傳的方式讓學生對營養健康有正確的認識,科學合理安排生活方式,讓學生遠離垃圾食品。
3.提高校內體育活動質量
在學校班級之間可以進行各項目的體育比賽,可以按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設定比賽項目,使得每個同學都能夠展現自己的水平。
參考文獻:
[1]曾凡,李聽.1985-1995十年間廣東省大學生體質狀況的對比[J]追蹤研究.廣東體育科技,1996:22
[2]徐問宇等.我國學生體質健康的現狀、成因及對策研究[J].西華大學學報,2006(12):81-82.
[3]王尚直等,華中工學院學生體質追蹤測試的分析[J].高教線,1983(2):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