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士展
【摘 要】當前小學音樂教學是培養學生音樂感悟能力的有效方式。情境模式下的小學音樂教學,對提高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進行音樂教學時,教師應在和諧的氛圍中注重表情達意,方能有效激發學生興趣,獲得良好教學效果。
【關鍵詞】情景模式 小學音樂教育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8.094
我們國家的未來發展必然會需要不同的人才。發展小學音樂教育,為學生的長遠發展提供了基礎,也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創造了條件。
一、用生活、故事、錄音再現情境
在歌曲教學中,為了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老師可以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在調動學習主動性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教唱《春天在哪里》這首歌曲時,可以先讓學生想象春天的美景,通過多媒體播放春天的景色以及各種聲音。在優美的旋律中,學生仿佛看見了鮮艷的花朵、碧綠的油田、自由的小鳥、歡快的蜜蜂,似乎聽到了泉水響叮咚,感受到了清新的青草氣息,進而加深對歌曲內容以及意境的理解。當進行歌曲教唱時,學生就能快速融入歌曲意境,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學得更加認真,還能提高學習效率,學得更加快速。部分同學,甚至跟隨音樂翩翩起舞,這樣讓課堂氛圍非常活躍,教學質量也能得到保障。
二、用表演與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在藝術教學中,音樂作為舞蹈的靈魂,表演和音樂具有密切的聯系,為了展現歌曲內容,可以通過有聲有色的表演,提高教學效果。如《大鹿》這首平淡的音樂,曲調十分簡單,音準卻不容易掌控,如果讓學生直接唱,學生很難學會。對于這種情況,可以先向學生介紹歌曲內容,或者找兩個同學扮演歌曲中的角色,在美妙的旋律開始時進行表演。在這過程中,小兔子會展現出逃命的急切,而大鹿則展現出助人為樂的品行。通過這種游戲教學法,不僅能活躍課堂氛圍,還能讓學生快速掌握歌曲旋律,讓學生更加輕松的學會演唱這首歌曲。從小學生性格特征來看,如果教學內容重復、單一,就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不僅不會提高教學效率,還會出現厭學心理。因此,在教學中,老師應該利用好奇、好新的心理,通過多媒體、音樂動畫以及游戲教學等方法,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在美中得到陶冶、啟迪,同時,這也是幫助學生理解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將色彩與音樂結合起來,在學生視覺、聽覺相互滲透、貫穿、強化、補充的同時,做好鋪墊工作。對于小學生對色彩、形式、形象的敏感度,老師可以利用投影、掛圖、簡筆畫、剪貼等方式對音樂情景進行再現。通過培養學生的思維、觀察、創新、審美能力,充分利用圖畫增添畫面感,讓學生從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與神奇。
三、用律動展現情景
展現情景作為小學音樂教學的關鍵內容,在這個環節中,老師應該主動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愉快、輕松的學習環境中,將自己的肢體、聲音以及技能展現在歌曲情境中。同時,老師可以利用小學生表現欲強等特點,通過角色扮演等方式,滿足學生愛表現的心理;通過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教學中,在分項音樂帶來的快樂的同時,激發學習潛能,開拓學生思維。例如,在《龜兔賽跑》這首歌曲欣賞時,可以將彩色的龜兔展現在學生面前,要求學生在聽到音樂時指揮龜兔努力地跑,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有趣,還能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中。另外,對于小學生來說,好動是他們的天性。所以在音樂課堂中,老師可以根據教學要求,給學生更多的空間,讓學生跟隨音樂的旋律,展現歌曲情境。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習興趣,還能更好的表現音樂,讓學生在感受的同時,抒發心靈。
四、多元文化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滲透探析
(一)在情感體驗中滲透多元文化
眾所周知,音樂不僅是文化的重要組成,也是文化的重要體現,因此對音樂的情感體驗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通過對多元文化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獲得音樂知識的同時,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提升綜合素質。如在學習《祖國,祖國我們愛你》一節時,應在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的同時,激發其對祖國的熱愛。我動員學生在學習的時候,為自己的歌曲收集相關數據,如背景、作曲家、音樂主題等進行課堂交流,學生完成材料大大超出我的想象。課堂上,一些學生展示文化內涵豐富的文本信息,有的學生借助光盤呈現了《娃哈哈》、《我愛北京天安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等相關歌曲,還有些學生用他們熟知的樂器呈現了精彩的歌曲內容等等。簡潔的總結后,我通過展示祖國壯麗的景觀形象為切入點,配合使用不同的樂器,鋼琴、長笛等分別演奏了一些歌曲,加深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通過跟著課件等學習了歌詞、旋律等整首歌之后,我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編歌詞,用于表達自己的愛國主義。簡而言之,在這節課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獨立收集資料,吸收和轉換學習到的音樂知識,獲得了豐富的多元文化和情感體驗。
(二)教學方法的多元化
因為音樂本身的特點很廣泛,而且人們愿意接受音樂,所以音樂教育的教學方式就需要多元化發展。音樂教師在教授音樂知識時,要結合音樂的文化氛圍,同時還要融合當地的舞蹈文化,這就需要老師有很豐富的知識。隨著時代的發展,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音樂形式,這就需要我們對于不同的音樂,要用不同的方式來享受。我們要理解不同音樂的文化背景,通過研究各種音樂的背景,我們可以更深刻的理解音樂。作為一名教師,也可以更好地對學生傳授音樂知識,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
(三)在課堂活動中滲透多元文化
課堂活動是小學音樂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理解、表達和創造能力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因此我們可以巧妙的將多元文化滲透進課堂活動,在促進學生音樂素養提升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多樣性。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對提高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現代教學中,老師應該根據學生心理以及性格特征,盡量將學生精力放在學習中;通過問題、故事、角色、游戲情境,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
總之,在小學教育階段,音樂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它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編排課程內容過程中,我們應根據當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編排學習內容,整合教學資源,擴大教師教育的范圍,才是促進小學音樂教育發展的有效途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