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清
摘 要:作為管理學科的重要分支,護理管理學已逐漸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促使醫院護理管理方式從傳統經驗管理轉變到現代管理上,這對于指導臨床護理實踐工作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護理管理學是研究護理管理活動總的普遍規律、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術的一門科學,其任務是研究護理工作中的特點,找出其規律性,最終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及效果。本文研究探討護理管理學教學方法有關問題,從護理管理學特征簡介分析出發,然后就護理管理學教學方法從問題設置、課堂討論、案例分析、有效反饋與參觀學習多重視角進行剖析,旨在護理管理學教學中進行一些嘗試性改革,使教學更加生動又適合學生的實際訴求。
關鍵詞:護理管理學;教學方法;教育改革
1 護理管理學特征簡介
從護理管理學的內容來看,主要包括管理學以及護理管理學的概念、現代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原理,核心指導思想就是將管理學的理念融合貫通于護理學中,并指導護理管理的臨床實踐工作[1]。另外,護理管理學還以重點教學為主,課堂案例分析為輔,管理理論和臨床應用兼備,適度引入理論教學與實際用人需求的職業教育培養理念。因此,在教育實踐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最大限度應該體現在充當學生獲得知識催化劑的角色,是知識的傳播者,而非大片論道。
2 護理管理學教學方法分析
2.1 問題設置
問題設置的落腳點應最大程度貼近現實生活,以積極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為根本目的,鍛煉其快速獲取知識的能力。在護理管理學教學中采用問題設置的教學方法,可以以提出問題、自學、討論以及總結歸納為教學流程。例如,醫護關系中的沖突問題,也是個體之間的沖突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時有發生,是每個管理者所必須面臨的問題[2]。課程教師首先可以拋出該問題,諸如“個體之間的沖突原因有哪些?”、“如何針對性的解決不同場合的個體沖突問題?”,然后適度給予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歸納總結,最后順接出醫患之間的個體沖突問題,包括個體心理情況、環境因素、精神壓力等,最后教師歸納總結。通過問題設置教學方法,因學生切實深有體會,必然會加入到課程之中,學習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針對性的討論也很激烈,最終達到較好的課程教學目的。
2.2 課堂討論
課堂討論主要針對護理管理學內容中一些較為難懂、枯燥、涉及面比較廣的理論和與學生現實生活距離較遠的實踐案例而采用的一種課程教學方法,以便于學生更加容易消化吸收[3]。例如,在講解變革理論時,教師可以全面完整的講解課程理論知識,然后針對所講解的內容,諸如“病區內如何開展系統化整體護理?”,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陳述己見,并有理有據,同時教師還需要適度引導討論焦點,防止偏離主題。待問題討論結束之后,安排每組代表匯報討論內容,達到的結論,最后教師適度點評,做到褒貶均衡。將課堂討論運用到護理管理學教學中,既可以鞏固學生所學的新知識,同時可以鍛煉學生組織、記錄、觀察以及面對壓力的應對能力,對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非常大的提升作用。
2.3 案例分析
護理管理學是一門理論性相對較強的學科,若是以傳統的課堂灌輸方式講授課程內容,學生往往是被動的接受與自身現實生活相差甚遠的理論知識,難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后期更無法達到活學活用的教學效果[4]。針對護理管理學中的部分理論性較強且帶有一定抽象的管理學知識,往往會給學生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困擾。為了能夠促使學生更好理解并融會貫通,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除了多舉例一些具有針對性的案例之外,針對性的選擇一些案例讓學生運用所學理論進行分析。例如,“如何運用激勵理論去分析先進?”,案例是需要取自于生活,貼近實際,符合學生年齡段的接受能力,這樣才能夠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護理管理學的積極性,同時課堂授課又具有較為濃厚的趣味性,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鞏固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
2.4 有效反饋與參觀學習
護理管理學理論性較強,不同章節內容的側重點有不一樣,加上學生實踐經驗較少,很難深入淺出的理解所學內容。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前期所掌握的知識開始模糊化。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適度引導學生進行上堂課程的內容回顧,針對疑惑之處共同討論,及時解答。及時有效的反饋,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學生學習的障礙,提高課程吸收率。此外,也需要通過實地參觀學習的途徑,加深學生的直面感觸,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護理管理學的最終教學目的是為了服務于醫院,那么自然而然需要讓學生了解到醫院的護理管理是怎么的,細化的工作使如何開展的,哪些地方是先進支出,哪些問題是首要解決的等。通過這種參觀學習的見習方式,促使學生對醫院的護理管理有個感性的認識,既豐富了護理管理知識,又加深了學習的興趣度。
3 小結
護理管理學是將管理學理論和方法應用于護理實踐并逐步發展起來的一門應用學科,主要研究護理管理現象和規律,通過計劃、組織、人力資源管理、領導及控制五個管理職能,達到保證護理管理效率的目的。護理管理學的教學改革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在應用新的教學模式中,教學場地自身的條件和必備的基礎設施也需要跟進。另外,教師還需要在日常中更加注重新知識的積累,不斷更新知識結構,選擇性的接受新理論、新技術,提高自身素質。同時,還需要全面權衡學生的接受程度,引導學生快速適應新的教學方法等。本文研究探討護理管理學教學方法有關問題,集中討論護理管理學特征及四種護理管理學教學方法,希望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綜合素質,強化護理管理學的課程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婉露,郎玉玲.同步教學法在護理本科《護理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OL].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6,33(05):73-74.
[2]何詠梅,黃紅玉.基于知識共享的護理成教生《護理管理學》教學效果分析[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5,(11):162-163.
[3]黃娟,趙麗紅.分組匯報參與式教學法在護理管理學教學中應用的效果[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04):111-112.
[4]陳蜀,王海彥.案例教學法在本科護生《護理管理學》教學中應用效果評價[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4,35(06):174-1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