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章華
摘 要:體育教學藝術的研究是近些年來學校體育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也是一個熱門話題。任何藝術都貴在創新。教有法無定法,教有方非死方。因此教學活動的藝術性,重在得法而活用,難在創新而不拘泥。
關鍵詞:體育;教學;藝術化;審美化;創造性;價值度
體育教學藝術是指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在遵守體育教育原則和規律的基礎上,把教學行為審美化。從系統科學視角看來,體育教學藝術絕不單純指教的藝術或者學的藝術,而是二者在更高層次上的有機統一。只有教的藝術和學的藝術相融合統一時,才能有真正意義上的體育教學藝術的產生。
在教學中,要發揮情感的作用。情感是建立在相互關心、愛護、尊重、平等的基礎之上。所以,一個優秀的體育教師,不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修養,而且平時要注意多與學生交談,交流技術、交流思想,同運動、共流汗,溝通情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動”,是體育教學的基本特點,讓學生愛“動”,會“動”,這也是教師組織才能和教學藝術的體現。因此,從備課到授課,教師始終都要全身心投入真摯情感,用真情打動學生。
教學活動的藝術性,重在得法而活用,難在創新而不拘泥。體育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在這個系統中,影響和制約該系統功能的因素不僅有教材、場地器材、環境、人的情感等,而且也有體育教師教學藝術方法手段的運用。教學藝術的工程性質,不僅要求把學校教育作為一個系統來認識,如各級各類學校的銜接與配套、教學方向的確立與教學內容的確定、課程結構的設置與教學時數的分配等;因而從教學藝術的性質出發,來分析和研究體育教學藝術所涉及的多層面的教學問題,并初步探索適宜的答案,將為我們打開一個嶄新的研究領域,對于豐富我們的體育教學藝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教學是一種藝術”,這是每一個教師都熟知并引以為榮的。但教學藝術不同于人們熟悉的人文性質的藝術,而教學藝術的性質則是由教學的本性(對人的塑造)和“學習是一門科學”所決定的,其藝術性質主要指教學活動中富有創造性和時效性的教學方式、方法與模式,其藝術特征集中體現為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對教學“投入”與“產出”的最合理、最經濟、最完善、最充分和最有時效的追求,亦即教學過程的最優化。
體育教學藝術是具有創造性的藝術,不是體育教師教學經驗的重復重演。即使是最優秀的體育教師最滿意的教案,在下一次上課時也絕不會絕對重復。教師要有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努力擺脫慣性思維和經驗思維的束縛,注重發散思維、逆向思維和聯想思維等創造思維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和體育知識的積累、更新,時刻審視體育教學發
展的新動向,把握新世紀體育教學的特點,勤于思考,大膽探索,勇于實踐,不斷創新。力求做到課課有新意,課課有特色,課課有突破,
教學內容是體育教學過程基本因素之一。體育教學離開教學內容便無從談論教學過程,所以教師要認真學習、鉆研大綱教材,精選和設計教學內容。首先強調內容的健康性、教育性、實用性、統一性、靈活性、民族性和學生可接受性。其次要在堅持循序漸進和全面發展原則的前提下,考慮教的難易過程和教材內容的合理搭配,教學內容的安排還要考慮季節性的特點。再次,教材的份量和學時的分配要統籌兼顧,科學而合理。在教學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四度,即價值度,結構度,困難度,新穎度。
價值度——指體育教師所選擇和處理的教學內容,應具有適度的促進學生樂學和體育個性和諧發展的教育教學價值。它要求體育教師具有明晰而確定的價值判斷意識,使體育教學內容的處理與選擇充滿革新精神。因此,教學內容的選擇不僅具有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提高、養成體育鍛煉習慣、發展體育能力、形成科學文明健康生活做準備的價值,而且具有使學生現在就樂于學習體育的價值。
結構度——指教師將體育教學內容,按一定的順序和體系組織起來,使之具有合理的結構。它標志著體育教學內容學科化程度,有助于學生知識技術、技能的掌握和遷移。體育教師選擇重組和優化的體育教學內容必須適應學生的體育認知水平、興趣愛好、身體發展水平、接受能力,依據其生理、心理機能變化規律、體育教學原則、運動訓練原理等,使體育知識形成合理的結構,力求將體育中最基本的技戰術、概念及技術技能之間的聯系和規律揭示給學生,以便提高學生學練體育的能力。
困難度——指體育教師選擇的教學內容稍高于學生現有體育能力的困難水平,能在教學過程中引起學生適度的認知沖突,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體育內容的設計要依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設置必要的“發現”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術的過程,留有學生進行探索性學習的余地,為學生提供發揮創造性的機會,允許學生走“有價值”的學習彎路,而非簡單的讓學生獲得結論,盲目而整齊劃一地進行模仿練習,在固定、僵化的運動形式和運動規范面前故步自封,難以超越。
新穎度——指體育教學內容以其特有的活動形式和特點,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其參與的特性。心理學表明,新穎刺激是使學生關注教學內容的重要因子。體育教學內容的形式與實質的新穎程度無疑是促使學生樂學的重要條件之一。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設計教學內容時,一方面要注意體育教學內容表現形式的新穎,善于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或方法來呈現教學內容。另一方面要注意教學內容的本身的新穎,適當吸收新的體育項目,使新舊融為一體,實現教學內容的現代化。這既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體育學習的欲望,也有利于學生掌握最新體育項目的發展動態,促進其身心的健康發展。
將藝術融入體育教學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的改革,同時也是一種教學思想的改革。體育課是一門綜合藝術,涉及方面極廣,它牽涉到音樂、美學的鑒賞美、力學、理學、倫理學、思維科學、交際學、邏輯學、生理學、醫學、營養學與語言學等各方面的知識。體育教師只有結合本專業的課程設置,廣泛而深入地鉆研藝術學、美學及人文學科的知識,善于從整體上把握體育教學藝術美的表現與特征,并在體育教學中逐漸融入藝術與審美的理念,體育教學藝術美的意蘊才能有效地見諸體育教學的全過程;體育教學也才能真正達到寓美于教,以美娛情,以美育體的上乘境界。
教學藝術是辯證的藝術,教學藝術的高度復雜和精妙之處,就在于其內蘊含著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辯證法精神,而正是這些構成了教學藝術無限的活力和蓬勃生機。馬卡連柯指出:“教育學是最辯證的、最靈活的一門科學,也是最復雜最多樣的一門科學,它絕不允許有教條的存在。”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必須掌握辯證思維方法,學會思辨,善于思辨,才能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斷完善自我的藝術素養,步入教學藝術的“自由王國”。
參考文獻
[1] 駱秉全.論體育課的教學藝術[J].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學報2014,3
[2]閻承利.素質教育課堂優化藝術[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8
[3]李如密.教學藝術論[M].山東教育出版社2012,7
[4]馮雪琴.教學藝術之我見[J].教學研究201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