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鋒
摘要:營造林的生長能夠有效改善我國水土流失以及風沙現象,對于我國的生態環境而言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種植營造林的時候,要對林木之間的距離進行充分考慮,若距離較遠會導致防護功效變弱,若距離過密會對林木的生長質量產生影響。本文著重探討營造林密度對林木生長質量的影響。
關鍵詞:營造林密度;林木生長質量;影響
前言:
種植營造林是提升我國綠色覆蓋率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種植營造林時,會出現各種種植問題,而影響林木的生長質量,如綠化成果鞏固較難以及質量較低等情況的發生。另外,林木在種植時,不僅受土質、地形地貌以及干旱等的影響,也受到林木之間的密度影響,只有把握到最為合理的距離,才能夠有效保障林木的生長質量,從而改善我國現階段的生態環境。
一、 密度對林木生長質量的影響
密度對營造林生長質量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密度與林木生長以及材質之間的關系,只有確定這兩點,才能使林木的生長質量得到有效保障,進而使我國的生態環境獲得有效改善。具體內容體現如下:
(一)林木密度與生長之間的關系
密度對林木生長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據研究顯示,密度能夠對林木的生長質量產生重要的影響[1]。所以,在種植林木時,應充分考慮林木之間的種植密度,以及種植林木可能產生影響的因素,確保種植林木的規劃萬無一失,并依據林木的生長規律以及所需的土質,而將種植林木的密度,放置在合理的區域內,只有對種植林木之間的密度進行充分把握,才能確保林木的生長質量與產量。另外,在種植林木的過程中,應充分注重因地制宜的種植理念,
并不是林木之間的密度越大對林木生長越有利,要根據林木的實際種植條件,而確定種植林木的密度,從而保障林木的健康生長。
(二)林木密度與材質之間的關系
營造林密度與材質之間有著十分重要的聯系,對林木之間的密度進行充分把握,有助于提升樹干的飽滿度、粗壯度以及增強大徑級材比例。所以,必須保障林木之間的密度在合理的區間內,才能確保林木的材質,其密度過高會造成林木的營養不良。而密度過低對生態環境又不能起到保護作用,因此在種植林木的時候,應衡量各方面的因素,從而確保林木的合理種植,使其能夠發揮出對我國生態環境的積極作用。
二、林木生長的密度原則
(一) 針對林木生長特點,確定林木密度
在自然環境下,樹木呈現出來的種類使千姿百態形式各樣的。所以,不同種類的樹木就有著不同的生長要求[2]。在種植林木的過程中,因對其的種類屬性有充分的了解,并根據其生長規律以及對于土壤的要求,而確定其種植密度,使其種植密度能夠把握在合理的范圍內,避免出現密度過高或過低現象的出現,而影響林木的生長。因此,在種植林木的過程中,應充分針對林木 的生長特點,進而確定林木之間的密度,使林木的生長質量獲得有效保障,最終發揮出對于生態環境的積極作用。
例如,銀杏樹的生長對于土壤的要求并不高,但卻對水分有極為嚴格的要求,并且對著銀杏樹的不斷升高,對于光照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所以,在種植銀杏樹的過程中,應考慮在銀杏樹對于光照的要求,以及水分的要求,為銀杏樹的生長營造出一個優越的外在條件,從而保障銀杏樹的額生長質量,最終依據銀杏樹的生長特點,而把握好種植銀杏樹的最佳密度。
(二)針對林木種植環境,確定林木密度
土壤對于樹木的生長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樹木得以生存的重要條件。所以,在種植林木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種植區域的土壤條件,并依據該地的環境,而確定林木之間的種植密度,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的種植環境,而制定積極有效的種植方案,確保林木之間種植密度的合理性,使外在環境能夠與林木的種植要求相互協調,從而保障林木的生長質量。
例如,某地屬于濕潤季風型氣候,土壤為長江淤泥土,存在土層肥厚以及肥力較高等特點,并且土壤中多為中壤土,較少部分重壤土以及極少部分沙壤土,所以,在種植樹木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其土壤的性質,并作出有效分析與衡量,進而確定林木的種植密度。
(三)針對林木種類,確定林木密度
在種植林木的過程中,應對其種類進行充分研究,從而確定其種植密度[3]。對于種植林木而言,雖不似經濟林那般高密度的種植要求,但也不可忽視林木對于種植密度的要求。通常情況下,種植的密度可以依據木材的直徑大小而判別,若林木的直徑較大其種植密度就應大一些,如林木的直徑較小其種植密度就應小一些。這是這種方式并不是對所有情況都適用,有些樹種的種植密度應根據實際的地理條件而確定,有些樹種則依據林木的種類而確定,尤其是林木的種類,只有充分確定出其種類,才能根據林木的生長特性而實施積極有效的種植手段,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使林木的生長質量獲得切實保障,從而使我國的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例如,如果種植的樹木為棗樹或是杏樹,若想使經濟效益獲得最大化的話,就必須將種植密度設置的小一點,從而有效利用光照作用以及通風作用,使樹木獲得旺盛生長,并獲得經濟效益的最大值。另外,也應根據種植林木的實際需求以及林木的種類,來判別種植的密度,有些樹木對光照的要求較大,所以其種植密度可以較小。有些樹木對光照的要求較小,所以就可以采取密度較大的種植方式,應根據其具體情況做到具體分析,從而確保樹木的健康生長,以及對于生態環境的積極作用。
總結:
種植營造林對我國生態環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有助于改善我國現階段的生態環境,使水土流失以及風沙現象得到有效改善。種植營造林的本質目的在于保護與改善生態環境,營造林的密度對于林木的生長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在種植營造林的過程中,應充分注重其種植密度,應將林木的種植密度掌握在合理的范圍內,過大或是過小,對于林木的生長都能起到阻礙作用,所以應充分注重林木之間的密度,從而保障林木的生長質量。另外,林木的種植應衡量多方面的種植因素,如地理條件、地質地貌以及氣候環境等,來確定林木的種植密度,進而發揮出營造林對我國生態環境的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黃錦忠.營造林密度對林木生長質量的影響[J].吉林農業,2016,(13):106.
[2]王麗娜.淺談營造林密度對林木生長質量的影響[J].農民致富之友,2016,(12):129.
[3]秦東連.營造林密度對林木生長質量的影響分析[J].北京農業,2015,(32):80-8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