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鋒
摘要: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為中小會計師事務所帶來了發展機遇,同時也存在一些挑戰。本文首先介紹了事務所的生存現狀,然后指出發展中存在的難題,最后闡述了未來發展思路,以供參考。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會計師事務所;生存現狀;發展思路
經濟新常態下,我國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實現轉型升級,以降低生產制造成本;國家鼓勵發展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務型產業,以推動經濟快速發展。在這種經濟環境下,對于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的生存發展帶來影響。直面發展中的難題,制定有效的應對措施,才能實現健康發展的目標。以下對此進行探討。
一、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的生存現狀
(一)業務規模窄
在分部門管理模式下,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局限在審計、評估等方面,且對工作人員的職業資格具有嚴格要求。相比于大型事務所,中小事務所的業務規模小,由于人才數量不足,因此能完成的業務數量較少。如此一來,數量較多的事務所和范圍狹窄的業務之間形成激烈競爭,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面臨較大壓力。如下圖1所示,以我國9家會計師事務所為例,年承接業務總數在10-25家之間,成功過會比例最低為58.3%。
圖1:承接總數10家及以上企業的會計師事務所
1.2 經營收入低
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現有會計師事務所超過8000家,其中80%以上是小型事務所。從整個行業收入來看,30%以上的收入由四大事務所獲得,大型事務所收入占比40%,數量繁多的中小型事務所爭搶其余30% 的利益[1]。單純從中小事務所來看,不同事務所的經營收入差異較大,年盈利在500萬元以上的占比不足10%,年盈利在50萬元以內的占比超過50%,和行業上層具有天壤之別。
1.3 從業人數多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穩健發展,企業數量不斷增加,需要大量的會計工作人員。統計數據顯示,每年參加會計資格考試的人數達到百萬級,參與到會計行業的工作人數也很多。但是,目前整個行業的人數呈現出金字塔形狀,多數人員處于金字塔的底層,而上層注冊會計師的數量較少。
2.經濟新常態下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難題
2.1 外部環境問題
一是發展規模不均衡。中小會計師事務所數量大,但承擔的業務范圍窄;其客戶來源也是中小企業,自身并沒有審計需求,而是服從上級部門的指令。為了拓展業務、占據市場,不得不走上低價營銷模式,降低了收入和利潤空間。二是市場定位模糊。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的成立比較簡單,在基礎設施、業務技能等方面大致相同,沒有自己的特色和核心競爭力,因此競爭壓力大。再加上相關部門并沒有制定科學規劃,內部細分不到位,因此整個市場處于模糊狀態。
2.2 內部環境問題
一是治理機制不完善。中小會計師事務所人員流動性強,難以建立起完善的內部治理機制,對于業務風險的識別和控制不當,并沒有明確的治理目標,因此執業質量控制流于形式。二是服務模式滯后。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為企業提供的服務有限,再加上受限于低廉的收費,細節服務往往不到位,只能在大型事務所的夾縫中生存,由于缺少特色服務項目、業務競爭能力弱,影響自身發展[2]。三是監督評價不到位。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的管理部門建立不完善,或者缺少管理部門,難以開展監督控制工作,會計師的工作狀態、業績情況、提升空間等,事務所難以及時準確地掌握,不僅影響整體業務能力,也不利于口碑的建立。
(二) 人力資源問題
一是專業知識缺乏。目前雖然會計工作人員數量多,但是注冊會計師的數量少,難以滿足行業發展需求。在經濟新常態下,高素質的注冊會計師供不應求,而我國可以提供崗位的相關產業數量多,不僅有數千家上市公司,還有以國企為代表的大型企業,都對注冊會計師的工作提出了高要求。二是獎勵機制難落實。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的綜合實力弱,獲得的經營收入少,因此沒有更多資金用來聘請高等級人才。為了控制運營成本,只能選擇能力一般或者實習階段的新人,一方面工作薪酬較少,另一方面獎勵機制難以落實,工作人員的發展前景不明確,容易產生離職想法。
三、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的未來發展思路
(一) 加強文化建設,提升市場竟爭力
中小會計師事務所存在利益問題,體現在工作人員各做各的,涉及到利益就可能相互拆臺,難以產生凝聚力。究其根源,是企業文化缺失引起的。對此,事務所應該幫助員工樹立三個理念[3]:①事務所是員工生存發展的大平臺;②事務所是制度共守、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大家庭;③員工應該為事務所的發展貢獻力量,同時實現自身素質的提升。重視文化建設,要求事務所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建立誠信守法、提高專業素質、增強服務精神的企業文化,然后有計劃地進行宣傳、推廣;要求全體員工積極參與,征求員工的意見達成共識,促使事務所形成凝聚力,提升市場競爭力。
(二) 明確市場定位,努力拓展新業務
我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近年來一直對中小事務所的發展進行指導,基于財務報表、稅務咨詢、資產評估、代理記賬等,開展破產管理、信貸證明、代理報關、市場調研、人力資源咨詢等業務。對于中小會計師事務所,應該一邊深化傳統業務,一邊拓展新型業務,實現專業化、多元化的目標[4]。在特色業務上,應該充分發揮事務所的優勢,為客戶企業提供戰略性指導。在具體操作上,首先中小事務所應該分析自身的優勢和缺點,既明確分工,又注重人才培養;其次要形成共同發展的理念,和律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等建立合作關系,取長補短實現共同發展的目標。
(三)推行信息化管理,積極適應發展大局
在信息技術時代,大數據的應用對會計師事務所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當前事務所的信息化建設不到位,主要是使用審計軟件,項目管理和客戶管理必須依靠人工經驗,項目信息無法有效聯通,沒有形成信息數據庫,導致風險增加、資源浪費。對此,事務所應該認識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5]:一是將事務所的信息化策略和發展戰略有機結合,隨著業務的開展逐步落實信息化,完善信息技術團隊等配套因素;二是分析內控管理流程,構建一套合適的信息化管理機制,通過不斷修整優化,提高信息系統的集成性、安全性,促使信息化系統為事務所的發展服務。
(四) 更新人才觀念,穩固隊伍求發展
人力資源是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發展的關鍵要素,應該改變傳統的人才培養觀念,從以往的管理人轉變為重視人、關懷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面對新員工,事務所應該主動提供幫助,制定科學的職業規劃,準確定位并進入工作狀態,養成自我學習的習慣。面對老員工,應該定期開展面對面交談,建立有效的溝通平臺,了解他們的發展訴求,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形成輕松愉悅、積極奮進的工作氛圍,讓員工產生集體歸屬感。
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的研究表明,當前生存特點是業務規模窄、經營收入低、從業人數多。在經濟新常態下,事務所的發展包括外部環境、內部環境、人力資源三個方面的難題。對此,應該加強文化建設、明確市場定位、推行信息化管理,并更新人才觀念,以此促進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靜.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生存發展的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12,(27):97,115.
[2] 頓朝暉.中小型會計事務所生存發展的現況與分析[J].中國科技投資,2016,(36):212,280.
[3] 仲鳴蘭.做大做強趨勢下的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發展[J].中國經貿,2014,(15):79-80.
[4] 章麗瓊.中小會計事務所審計質量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商,2014,(2):137,76.
[5] 付宏琳.會計師事務所運營效率影響因素研究——基于注冊會計師級別的實驗證據[J].審計研究,2014,(2):84-88,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