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欣+沈慶波+閔愛萍



摘要:目的 通過數據挖掘,歸納出不孕癥古方組方用藥規律。方法 歸納、篩選出治療不孕癥的古方,運用頻數統計、關聯規則等方法,采用Apriori算法,確定處方藥物的使用頻次及藥物間的關聯規則等。結果 篩選出符合標準的方劑共303首,出現頻次在15以上的藥物共58味中藥,主要包含了養血、活血、補腎、補氣、健脾、行氣、疏肝、溫陽、滋陰、解表等藥物。支持度較高的關聯規則包括“當歸->川芎”、“當歸->白芍”、“當歸->熟地”。結論 治療不孕癥的古方中,以調理氣血為基本治療方法,同時注重補腎填精、益氣健脾、疏肝理氣。
關鍵詞:不孕癥;組方規律;數據挖掘
中圖分類號:R271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2349(2017)10-0084-03
不孕癥是指有生育要求的夫婦,有規律的性生活,未避孕一年而未孕[1]。對婦女的身體及心理造成了嚴重的傷害。且由于婦女生活及工作的壓力的增大,不良的生活習慣的形成,環境污染的加重,婦女婚姻和生育年齡的延遲等原因,不孕癥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本研究通過運用數據挖掘及其研究方法,分析古方治療不孕癥的方劑藥物組成規律,對臨床治療不孕癥具有重要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方劑來源 從東漢至清代文獻收集和方藥分析入手,篩選中“主治”,“功效”項明確治療不孕的方劑,同時排除同藥異名方劑、單味中藥和外用方劑共計303首,包括正元丹、艾附丸、壬子丸、啟宮丸、濟陰丸、益母種子丸等。
12 中藥名稱統一及功效的歸類 中藥名稱統一及功效、歸經的歸類參考人民衛生出版社 21 世紀課程教材《中藥學》2003 版[5],對藥物名稱進行統一處理,如將“橘皮”、“金鈴子”、“薯蕷”統一描述為“陳皮”、“川楝子”、“山藥”諸如此類。
13 數據分析方法 將所收集到的資料整理后錄入Excel 數據表,采用Excel 軟件進行分類統計分析,利用IBM SPSS Modeler 180進行數據挖掘,挖掘藥物與藥物之間的規律,采用雙向關聯算法。
2 結果
21 頻數分析 對治療不孕癥的中藥頻次進行統計分析,出現頻次在15以上的藥物共58味中藥如表52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使用頻次在15次以上的單味中藥主要包含了補氣、補腎、養血、活血、利濕、化痰、行氣、疏肝、養肝、填精、溫陽、滋陰、解表等藥物,體現了治療不孕以補腎填精、益氣健脾、補血活血、疏肝行氣為方法的治療思想。
22 關聯分析 以支持度為10%作為最低支持度標準,以70%為最低規則支持度標準,將最大前項數設置為1,并排除含有甘草等通用藥的規則,最終得到2味藥物關聯強規則,部分規則細節見表2。
此種關聯比較了前項和后項的關系,規則支持度是前項和后項在整個數據集中同時出現的概率,置信度是出現前項的情況下,也出現后項的概率。如“當歸-川芎”的規則支持度為3762%,表示在復方數據集中,3762%的復方同時含有當歸和川芎,置信度為8702%,表示在含有川芎的復方中,8702%的復方中含有當歸。從藥物與藥物之間關聯度較強的結果可以看出其配伍用藥特點,如當歸與白芍、川芎與當歸補血與活血同用,當歸與熟地補血填精同用等。部分藥物藥物-藥物關聯細節圖如下圖1所示,線條的粗細及顏色的深淺代表關聯的強弱。
以支持度為10%作為最低支持度標準,以70%為最低規則支持度標準,將最大前項數設置為2,并排除含有甘草等通用藥的規則,最終得到3味藥物關聯強規則,部分規則細節如下表3示。
3 討論
中醫對不孕癥的論述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婦三歲不孕”是最早有關不孕癥的記載?!吨T病源候論》專列“無子”一條,對本病之病因加以探討?!肚Ы鸱健酚涊d“婦人立身已來全不產,及斷緒久不產三十年者方”,將不孕分為全不產和斷緒,前者即“原發性不孕”,后者相當于“繼發性不孕”。
本研究收集到的治療不孕癥的方劑共303首,從藥物使用頻率看,使用頻率最高的藥物為當歸,使用頻率為182次,其次為川芎,當歸為補血活血常用的藥物,川芎為行氣活血常用的藥物,從藥物配伍規律看,支持度較高的藥物中均多以當歸為后項,關聯度最高的藥物為“當歸->川芎”可以看出古代醫家對調理氣血的重視。氣血是胚胎長養的物質基礎,血海空虛,則不能長養胚胎,血液淤阻則胞脈阻滯,不能攝精成孕。在輸卵管性不孕的動物實驗研究也表明,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藥如丹參、水蛭能夠抑制實驗動物輸卵管炎性相關因子的表達,具有抗炎、抗組織粘連、抗纖維化作用,并且能夠改善實驗動物的血液流變性,從而對該種類型的不孕的實驗動物起到治療作用[2-3]。
同時具有補腎填精作用的熟地、杜仲、山茱萸等使用頻率也較高。腎主生殖,腎有陰陽二氣,腎精是正常受孕的物質基礎,腎精不足,不能長養胚胎,或腎陰虛內熱,熱擾沖任血海,不能攝精成孕。腎陽不足,下元失于溫煦,“寒冰之地,不生草木”,胞宮虛寒,發為不孕癥。實驗研究表明補腎中藥如枸杞子、菟絲子能夠調節小鼠的生殖內分泌激素水平,增加其卵巢、子宮重量指數,并且可以增加經過促性腺處理實驗動物的排卵緊密相關的蛋白水解酶ADAMTS-1、Cat L mRNA的功能,具有促進卵泡發育和成熟的作用[4-5]。
此外,藥物使用較多的藥物尚有補氣健脾的人參、白術、茯苓等,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也同樣為妊娠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脾失健運,則氣血生化乏源,不能為胞胎的生長提供物質基礎,或脾虛水濕失于運化,痰濕困阻胞宮,均能導致不孕。
筆者應用數據挖掘系統,分析古方治療不孕方劑的用藥特點及組方規律,一定程度上將隱藏于書中的隱性知識轉化成可視化的總結,為臨床醫生治療不孕提供了新的處方思路以及治療策略。
參考文獻:
[1]曹澤毅主編中華婦產科學(臨床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445
[2]樸海蘭丹參對輸卵管炎性阻塞大鼠輸卵管ICAM-1蛋白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山東醫藥,49(1):36-37
[3]谷風,沈祖泓,曾遠強,等丹參注射液對輸卵管炎大鼠輸卵管組織Smad3mRNA表達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5,22(5):500-503
[4]楊宏敏補腎法、疏肝法對排卵障礙模型大鼠HPOA及人卵巢顆粒細胞分泌功能影響的比較研究[D].河北醫科大學,2010
[5]段顏蒼補腎法、疏肝法對促性腺激素預處理小鼠排卵機制影響的比較研究[D].河北醫科大學,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