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穎
摘 要:傾聽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可以說,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大部分學習內容都是通過傾聽后表達來進行的。
關鍵詞:學生;傾聽能力;教學
新課程教學要求我們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能夠讓孩子們通過大膽的發言展示自己的見解。要使學習成為一個生動活潑的課堂,思考的過程要有個性化的發展,但是我們常常在課堂中出現這樣的現象,發言的孩子真的熱火朝天,而有些孩子則東張西望、擠眉弄眼,跟自己無關,你想讓他重復一下別人的答案,他都無法重復出來。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使他們能夠傾聽別人的談話,傾聽同學的見解,聽清老師所講的問題。
課程標準的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中,聽話放在首位,聽的形式很多,我們可以聽報告、聽廣播、聽音樂、可以談話,交流時時刻刻都離不開傾聽。傾聽不是天生得來的,需要后天的不斷培養。而我們作為初級教育者,它擔負起來這個重要的責任。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是學好語文的前提和保障。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傾聽。還要培養他們綜合的傾聽,要讓聽話的人感受到說話人的尊重,接受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學生接受和掌握知識技能的能力,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非常重要。
由于年齡特點的局限,學生的傾聽能力也比較低,喜歡別人聽自己說,而不喜歡自己聽別人說的習慣,我們可以開導他們,傾聽是一種美德,只有學會傾聽才能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才會有更多的朋友。無論是老師講課還是同學發言,在聽時,腦子里不想其他的東西,認真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不隨便插嘴、打斷別人的談話。聽完別人的見解之后,才發表自己的見解,做到這些就是尊重別人的表現。當別人說錯時,不馬上給予否定,要讓自己有一個思考的過程,在自己說話以后要能接受并聽從別人修正自己的觀點,要虛心地接受別人的建議。
作為小學教師,我們就是學生的標版,學生的模仿能力比較強,往往教師的一言一行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所以在要求學生進行認真聽課的同時,作為教師,我們必須傾聽每一個孩子的呼聲。讓他感覺到老師的尊重。我往往在課堂上,對于學生回答的問題,我一定不會隨意地打斷學生的發言,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地指導和適度地評價,課后能夠與學生談心。需受理一些學生的告狀事件,也要耐心地聽取孩子的建議,給孩子一個展示自我的思維機會。要根據孩子的聽課認知的水平有針對性地調節教學,同時,也是對孩子人格的一種尊重。
小學生是愛說愛笑的天使,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語言說話能力變化最大,小學教師的任務就極其重要。作為小學教師的語言要有特色,需要有一些幽默性的語言,增加課堂上的歡樂的氛圍。課堂上教師應該采用幽默性教材中的重難點進行剖析,這樣一來,就比單調枯燥的說教效果要好得多。小學生也不用在壓抑的、嚴肅的課堂學習氛圍中了。往往教師幽默的語言可以凸顯出一個教師的和善性格、親和力,小學生很畏懼嚴肅的教師。嚴肅的教師授課,課堂上壓抑的氛圍,讓孩子們感到害怕,他們的語言能力也就得不到發展。而往往就是幽默的、富有親和力的語言,能夠使學生的畏懼心理得到改善,變成一些活潑可愛的孩子,通過他們的語言表述出對知識的渴望,又能夠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
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走入課堂。多媒體的走入,不僅可以使課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能在有限的時間、空間內打破地域界限,以強烈的視覺、聽覺、聲音等各個器官的刺激,最大的限度地展示給學生更多的知識。通過這樣的多媒體教學,你就能夠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進一步發展,為語言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大量的時間和空間。所以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計合理的導入,通過這樣優秀的導入,能夠引發學生在課堂當中的語言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在授課過程當中,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營造求異、求新的情境,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可以迅速地把學生帶到課文描寫的情境當中去,瞬間將學生的情緒激發,激勵他們主動的質疑,并且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豐富表現力,引發學生無限的遐想,激勵學生無窮的聯想,通過這樣的應用就能更好地促進語文教學。小學生的閱讀量比較低,理解水平也比較弱,對教材上的很多內容都不能完全的理解和掌握,所以語言能力的發展也就比較緩慢,而我們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我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鏟除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上的障礙,進一步發展小學生的理解和閱讀能力,更好地促進語言能力的發展。
語文學習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無論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方面,還是解決閱讀的知識方面,一定要不斷地學習,總結經驗,才能在遇到問題時快速地解答出來,使難題迎刃而解。老師在記憶里訓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是你的思考,而是以學生的語言表達為主。
參考文獻:
胡敏.小學語文教學中傾聽能力的培養途[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