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是指在語文課堂中,教師優化教學過程,創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促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即通過教師的教,學生學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通過教師的教,學生學會了學習,掌握了學習方法,提升了學習能力。而課堂教學又是實施閱讀教學的主陣地,通過閱讀教學,可以實現既定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的需求。
一、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就是指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是學生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心理學研究表明,自己主動學來的知識印象深刻,不容易遺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對于提高教學有效性有著長遠的意義。一個人博學廣聞,知識豐富,大量的是靠自學得來的,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了,學習效果就會顯著。學生有了自學的能力,也可以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將來參加了工作,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繼續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體現了學生真正變成學習的主人。在日常教學當中,我們應該千方百計地把學生的各種感官調動起來,引導他們主動地參加到各種學習活動當中去,自己去看書、去思考、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但是自學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是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反復訓練逐步培養起來的,又在教學實踐中反復運用,不斷提高的。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要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過程當中,首先要指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每個學期盡量讓學生準備好一個預習本明確每課的預習要求,比如生字詞,包括課文需要讀幾遍,并提出兩三個有一定分量的疑難問題等等。每次講新課的前一天要讓學生在家里認認真真地做好預習工作,在上課時要求學生凡是預習時已經掌握了,在課堂上就要主動積極發言,凡是在預習時還沒有弄懂的在課堂上要專心地聽其他同學的交流,這樣就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上變講課為對話,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學生通過在家自學預習,再通過同學之間的交流討論,仍然有問題有待教師幫助解決,這時師生之間有共同的基礎和統一的目標,從而產生共鳴。教師要趁熱打鐵,利用學生渴求弄懂的心愿,抓住學生的興奮點,這時學生會聚精會神地聽講,會開動腦筋思考,但是教師的講授應該是適當地點撥和引導,應該是師生之間的對話,這樣就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了,教學質量教學效率就會隨之提高。
二、強化閱讀,實現自主感悟
為做好學生的閱讀教學,增強他們的自主感悟,促進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成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樣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自主精神,還能實現高效閱讀。提倡感悟是指在把握漢語言規律的基礎上對語文教學規律的順應,是對學生學習語文規律的遵循。引導學生實現感悟,就必須給學生誦讀的權利。通過不同方式的讀,出聲的讀、反復讀、帶著情緒和理解的讀,讀出感悟和自己獨特的感受和理解,讀出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如,在教學《白楊》時設計了三個層次的讀:一是通讀。讀完后,說說文中主要描寫什么,主要說明什么,主要是讓學生體驗白楊生活的環境等。二是品讀。讓學生說說爸爸在沉思什么,他在短暫沉思過后又露出了微笑,說出爸爸為什么微笑。三是悟讀。在這樣的閱讀教學方式下,學生可以對邊疆建設者的貢獻有一定的認識,也可以了解到是他們的自我犧牲成就了今天生活的穩定,部分學生也會產生支援邊疆、守衛祖國寸土的想法。這樣的誦讀不是簡單的一讀了之,而是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通過自主的讀使學生與文本發生深層次對話,它是一種理解文本的方式的讀,也是學生與文本情感的交融。讀是語文學習的方法。語文學習最需要的是閱讀,課堂上應該毫不吝嗇地給予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我們應該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逐步學會誦讀、朗朗、默讀等多種多種方法。“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師生對話、生生交流之前,讓學生通讀課文;在師生對話、生生交流之中,讓學生品讀課文;在在師生對話、生生交流之后,讓學生悟讀課本。我們應該不斷地引導學生反復地讀,深入地讀,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深入地與文本對話,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熏陶。讓學生在語言實踐的過程當中積累語言、積淀文化、提高語文素養。
三、讀練結合,提高能力
基本知識與訓練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語言訓練,對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都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若學生在語文課學習中只能感到人文,卻不會運用所學知識,那么便無法證明語文課程起到了熏陶學生的作用。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應將語文課放在相對突出的位置上。一般來講,在語文課堂中只有做好讀與練才能起到培養學生的作用,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語言的魅力,長此以往,學生的語文素養也會有所提升。因此,在實際教學中一定要加大對閱讀教學的重視,為實現這一目標,一是控制好閱讀時間,在我們日常的語文課教學當中,充分認識到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在課堂時間安排上,每一個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應該超過一半以上。在保證訓練時間的基礎上,還要注意訓練的質量,要根據語文特點,注意訓練的針對性,始終將語言文字訓練放在首位,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在實際教學中應注重詞語推敲,不斷提升其品味,同時注重練習多樣化,同時,還要做好以說代寫,將口語訓練與思想道德訓練聯系在一起。在實際教學中還需要將課本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保證練筆形式多樣化,豐富練筆方式與內容,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增強學生的練筆能力。
總之,語文閱讀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深的藝術性。為了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應以教學理論作為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不斷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
作者簡介:馮麗萍(1987—),女,漢族,大學本科,任職于寧夏銀川市西夏區中石油希望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