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 震
百年中國醫師證書
文/楊 震
在醫院的電梯里,兩個實習學生在聊天:“現在做醫師太難了,還要資格考試,還要規培……要是生活在以前就好了,以前做醫生應該很舒服……”聽了他們的話,我感覺好笑。我想告訴他們:做醫師,從來都不容易。
民國時期,中國開始逐步建立醫師甄別和考核機制。1922年就頒布了《管理醫師暫行規則》。1943年進一步頒布了《醫師法》。你千萬別以為民國時期做醫師不要證書、不要考試。
我收藏了很多民國時期的醫師證書。

這是1929年的醫師證書,這個年份的醫師證書很罕見。順便說一下,這張編號131的證書主人,是浙醫鼻祖。

這是偽滿洲國康德四年,也就是1937年的醫師證書。別管誰的地盤,做醫師都要證書。
作者單位/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上面這三張,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段不同地點的醫師證書。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你以為辦這些證書容易啊?

這是1949年4月,東北解放區政權給一個蘇聯人頒發的醫師證書。話說,民國時期,在華行醫的外國人那叫一個多啊……外國培養的醫師,來給中國人服務,不是挺好么?以前可以,現在更應該可以……

這是1948年,臺灣地區一位醫師的《醫師考試及格證書》??辞宄藛??那時就要考試的……
先要告訴大家的是,民國時期,醫師們也是有維護醫師權益的組織的,就是各種類型的醫師工會。

這是1948年,上海灘最大的醫師行業組織——上海醫師工會的會員證書。

牙醫有自己的組織。這是1933年上海牙醫公會創始人的會員證書。

這是民國時期,上海醫師公會制作的“醫師節”紀念章。


1948年的《新民報》刊登了首屆醫師節的消息,那時醫師節是孫中山誕辰日,11月12號。不過那是1948年啊,當時到處打仗。

這是建國初的醫師證書。政權換了,證書當然要換。

這是1957年北京蘇聯紅十字醫院的醫師專科化培養證書。專培證書非常少見。這張證書簽發后不到兩周,這家醫院就被移交給中方,就是如今的友誼醫院。
那時,醫師管理就有點亂了。縣里、市里都發行醫證書。當然,都是當年具體歷史條件造成的。

這張是平陸縣的證書。

這就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很普遍的赤腳醫生證書。這位赤腳醫生的服務范圍是“陽光大隊”。

1999年,建國后第一次開始醫師執業考試。2000年,經過考試,我取得了醫師資格證書和醫師執業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