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人旭 麥 蕾 高敏照 任江南 茍新敏 郭惠學
(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消化內科,廣東 珠海 519000)
1 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病理科
·腫瘤·
結腸癌組織中Beclin1、p62的表達及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賴人旭 麥 蕾 高敏照 任江南 茍新敏1郭惠學
(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消化內科,廣東 珠海 519000)
目的探討結腸癌患者組織中Beclin1、p62的表達水平及其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方法選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病理科保存的78例手術切除結腸癌組織標本,并以癌旁正常黏膜組織(距離病灶組織>5 cm)標本作為對照,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測兩組組織標本中Beclin1、p62的表達水平,分析其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結果結腸癌組織中Beclin1陽性表達率低于癌旁正常黏膜組織,p62陽性表達率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組織(P<0.05)。腫瘤直徑≥5 cm、低分化、Ⅲ+Ⅳ期、腸壁浸潤深度T3~T4、有遠處淋巴結轉移結腸癌組織中Beclin1陽性表達率更低,p62陽性表達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Spearman秩相關分析顯示結腸癌組織中Beclin1與p62呈負相關關系(r=-0.571,P=0.012)。結論Beclin1在結腸癌組織中呈低表達水平,p62呈高表達水平,可能參與了結腸癌的發生、發展過程,聯合檢測可作為早期輔助診斷結腸癌及評估預后的重要指標。
結腸癌;Beclin1;p62
大多結腸癌患者在確診時已接近中晚期,手術切除聯合術后放、化療是目前臨床治療結腸癌的常見手段。但患者預后較差,術后易發生淋巴結轉移,5年生存率較低〔1〕。研究表明〔2〕,細胞自噬在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有重要作用。Beclin1是位于人17號染色體上的與自噬有關的基因,介導了腫瘤細胞的自噬、凋亡、分化過程。研究顯示Beclin1可評估局部晚期結腸癌的預后〔3〕。p62是在胞質中合成,定位于細胞核中的磷酸化蛋白,研究發現p62表達增強與自噬抑制有關,其作為自噬標志物參與了自噬降解和自噬抑制過程〔4〕。本研究旨在探討Belcin1、p62在結腸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病理科保存的78例手術切除的結腸癌組織標本,納入標準:①組織標本經活檢證實為結腸癌;②術前未經任何放、化療治療。排除標準:①心臟功能不全者;②肝腎功能障礙者;③合并其他惡性腫瘤;④合并其他可能影響本研究結果的疾病。其中男45例,女33例;年齡52~77〔平均(63.5±4.9)〕歲;腫瘤直徑:<5 cm 38例,≥5 cm者40例;組織學分型:腺癌45例,黏液腺癌33例;分化程度:低分化29例,中高分化49例;TNM分期:Ⅰ+Ⅱ期43例,Ⅲ+Ⅳ期35例;腸壁浸潤深度:T1~T2 37例,T3~T4 41例;有遠處淋巴結轉移36例,無遠處淋巴結轉移42例。并以癌旁正常黏膜組織(距離惡性腫瘤位置>5 cm)標本作為對照。所有組織標本均采用濃度為4%的多聚甲醛固定保存。
1.2方法
1.2.1主要試劑和儀器 美國AB-CAM公司提供的一抗Beclin1兔多抗、p62鼠單抗,稀釋為1∶100。鏈霉素抗生物素蛋白-過氧化物酶(Ultra Sensitive TMSP)超敏試劑盆、檸檬酸組織抗原修復液和DAB顯色試劑盒均購于福州邁新公司。德國LEICA公司提供的HI-1220型烘片機,RM-2245型組織切片,HI-1210型展片臺。
1.2.2免疫組化染色 采用免疫組化SP法對結腸癌組織、癌旁正常黏膜組織中的Beclin1、p62表達水平進行檢測:分別取各自經濃度4%的多聚甲醛固定3 d的組織標本,采用磷酸緩沖液(含20%~30%蔗糖)梯度脫水后將其置于-20℃的冰凍切片機上連續切片,并進行免疫組化染色,再以二甲苯進行脫蠟處理,并酒精梯度脫水,在3%的過氧化氫,溫度為27℃的環境下孵育10 min,將內源性過氧化物酶滅活,滴加一抗過夜處理,在滴加經生物素標記的二抗后于27℃環境下孵育1 h,最后滴加經辣根過氧化酶標記的鏈霉素卵白素工作液,再以二氨基聯苯胺(DAB)顯色后以蘇木素復染,封片后在顯微鏡下觀察染色結果。
1.3結果判定 Beclin1陽性判斷標準:Beclin1主要在細胞質中呈棕黃色顆粒,陰性則為淡藍色樣的核樣結果;p62陽性判斷標準:p62在細胞質中呈棕黃色顆粒。在每個高倍視野(×400)下讀取Beclin1、p62陽性染色細胞的數量,連續讀5個高倍視野,并取平均值;染色細胞強度評分:0分為無染色,1分為淡黃色顆粒,2分為黃色顆粒,3分為棕黃色顆粒;染色細胞比例評分:陽性染色細胞數<25%為0分,25%~50%為1分,51%~75%為2分,≥76%為3分;染色細胞強度評分與染色細胞比例評分相加評價最終結果:陰性(-)計0分,弱陽性(+)計1~2分,中強陽性()計3~4分,強陽性()計5~6分〔5〕。陽性率=(+)+()+()/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軟件進行t、χ2檢驗、Spearman秩相關分析。
2.1結腸癌組織和癌旁正常黏膜組織中Beclin1、p62表達水平比較 結腸癌組織中Beclin1、p62陽性表達率分別為26.92%(-57例,+11例,7例,3例)、62.82%(-29例,+29例,13例,7例),癌旁正常黏膜組織中分別為71.79%(-22例,+29例,15例,12例)、21.79%(-61例,+10例,5例,2例),結腸癌組織中Beclin1陽性表達率低于癌旁正常黏膜組織,p62陽性表達率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組織(χ2=31.415,26.893;均P=0.000)。
2.2結腸癌組織中Beclin1、p62陽性表達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腫瘤直徑≥5 cm、低分化、Ⅲ+Ⅳ期、腸壁浸潤深度T3~T4、有遠處淋巴結轉移結腸癌組織中Beclin1陽性表達率低于腫瘤直徑<5 cm、中高分化、Ⅰ+Ⅱ期、腸壁浸潤深度T1~T2、無遠處淋巴結轉移結腸癌組織,腫瘤直徑≥5 cm、低分化、Ⅲ+Ⅳ期、腸壁浸潤深度T3~T4、有遠處淋巴結轉移結腸癌組織中p62陽性表達率高于腫瘤直徑<5 cm、中高分化、Ⅰ+Ⅱ期、腸壁浸潤深度T1~T2、無遠處淋巴結轉移結腸癌組織(P<0.05),結腸癌組織中Beclin1、p62陽性表達率與年齡、組織學分型無關(P>0.05)。見表1。
2.3結腸癌組織中Beclin1與p62相關性分析 結腸癌組織中Beclin1與p62呈負相關關系(r=-0.571,P=0.012);其中Beclin1-,且p62-23例,p62+34例;Beclin 1+,且p62-6例,p62+15例。

表1 結腸癌組織中Beclin1、p62陽性表達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n(%)〕
結腸癌主要發生于直腸及直腸與乙狀結腸交界處,多發于男性。結腸癌早期主要行手術切除,但術后患者易復發和發生周圍淋巴結轉移,而病理分期晚、分化程度較低、淋巴結轉移等臨床病理特征是影響預后的主要因素〔6〕。
自噬即為自體吞噬,是在自噬相關基因的調控下,細胞利用溶酶體對自身衰老的線粒體、內質網及異常蛋白等“異常結構”消化降解的過程。自噬可預防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感染、腫瘤、神經退行性病變等,是細胞適應內外環境所需要的基本調節方式〔7〕。Utaipan等〔8〕研究表明,腫瘤組織中自噬作用明顯低于正常組織;Sun等〔9〕實驗表明,致癌物質對鼠胰腺細胞誘導后,癌癥前期的腺瘤、結節自噬能力增加,但形成癌細胞以后自噬能力降低。上述結果表明,自噬與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過程密切相關。Beclin1蛋白可與ClassⅢPI3K結合,以復合物的形式介導自噬體的形成,是自噬的整形調節基因。研究表明〔10〕,結直腸癌組織、胃癌組織中Beclin1 mRNA表達水平較癌旁組織顯著下降,同時Beclin1蛋白水平也明顯降低。P62蛋白由N端Phox和Beml結構域、C端的泛素相關結構域及中間段的鋅指結構域3個結構組成,它能夠與泛素化蛋白結合,并通過與LC3蛋白結合以復合物的形式促進蛋白轉入自噬溶酶體內發生降解,自噬發生表明蛋白不斷降解,p62逐漸降低,反之,自噬發生缺陷時,p62聚集,表達水平明顯升高,因此,p62可作為自噬活性的重要標志蛋白〔11〕。
本研究結果提示Beclin1在結腸癌組織中表達水平降低,p62在結腸癌組織中表達水平升高,可能參與了結腸癌的發病過程,兩種指標可作為臨床早期輔助診斷結腸癌的重要指標。趙堅培等〔10〕研究結果顯示Beclin1 mRNA在結腸癌組織中的表達水平低于癌旁在組織,并證實自噬活性在結腸癌發病過程中明顯降低。Park等〔12〕發現結腸癌組織中p62明顯聚集,降解受阻。腫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潤深度及淋巴結轉移等臨床病理特征與患者病情進展密切相關,同時也是評價患者預后的重要參考指標,腫瘤體積越大、分化越低、TNM分期越晚、浸潤深度越深及有遠處淋巴結周圍轉移的患者,病情越嚴重,預后越差。本研究結果提示Beclin1、p62可能參與了結腸癌的發生、發展過程,可作為早期評估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標。進一步采用Spearman秩相關分析,結腸癌組織中Beclin1與p62呈負相關性,可能與Beclin1水平降低引起自噬活性降低,從而導致自噬底物p62的大量聚集,進而通過介導NF-κB信號途徑而致細胞發生癌變有關。提示聯合檢測Beclin1和p62有助于早期評估患者病情,進而評估患者預后。
1Kim K,Kim MJ,Kim KH,etal.C1QBP is upregulated in colon cancer and binds to apolipoprotein A-I〔J〕.Exp Ther Med,2017;13(5):2493-500.
2郭亞煥,陸建榮,廖子君,等.自噬相關蛋白 Beclin1和 LC3在結腸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疑難病雜志,2015;14(10):1050-2.
3Yang Z,Ghoorun RA,Fan X,etal.High expression of Beclin-1 predicts favorable prognosis for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J〕.Clin Res Hepatol Gastroenterol,2015;39(1):98-106.
4Petherick KJ,Williams AC,Lane JD,etal.Autolysosomal beta-catenin degradation regulates Wnt-antophagy-p62 crosstalk〔J〕.EMBO J,2013;32(13):1903-16.
5任宇鵬,宋 純,張 昊,等.結腸癌組織中 Beclin1及 Bcl-2表達變化及意義〔J〕.山東醫藥,2015;55(8):34-6.
6孫小莉,曹曉俠,丁曉明,等.寶雞地區80例結腸癌患者發病危險因素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6;16(23):4505-7,4519.
7Wang L,Zhu YR,Wang S,etal.Autophagy inhibition sensitizes WYE-354-induced anti-colon cancer activity in vitro and in vivo〔J〕.Tumour Biol,2016;37(9):11743-52.
8Utaipan T,Athipornchai A,Suksamrarn A,etal.Isomahanine induces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and simultaneously triggers p38 MAPK-mediated apoptosis and autophagy in multidrug-resistant human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ells〔J〕.Oncol Rep,2017;37(2):1243-52.
9Sun Q,Nie S,Wang L,etal.Factors that affect pancreatic islet cell autophagy in adult rats:evaluation of a calorie-restricted diet and a high-fat diet〔J〕.PLoS One,2016;11(3):e0151104.
10趙堅培,戴曉宇,謝陽陽,等.Beclin1和p62在結腸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中華全科醫學,2017;15(5):773-5,826.
11Schl?fli AM,Adams O,Galván JA,etal.Prognostic value of the autophagy markers LC3 and p62/SQSTM1 in early-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Oncotarget,2016;7(26):39544-55.
12Park JM,Huang S,Wu TT,etal.Prognostic impact of Beclin 1,p62/sequestosome 1 and LC3 protein expression in coloncarcinomas from patients receiving 5-fluorouracil as adjuvant chemotherapy〔J〕.Cancer Biol Ther,2013;14(2):100-7.
賴人旭(1967-),男,博士,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消化腫瘤的診斷和治療研究。
R73
A
1005-9202(2017)20-5059-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20.047
〔2017-03-21修回〕
(編輯 袁左鳴/滕欣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