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繼凱
“全國五一勞動獎狀”背后的故事
文/王繼凱

哈爾濱鐵路局齊齊哈爾機務段地處濱洲、平齊兩線交匯處,承擔著黑龍江西部和內蒙古東部地區貨物列車及部分旅客列車的牽引任務,工作量占全局40%以上,高峰時達50%。
齊齊哈爾機務段從規范作業標準入手,通過“立標、學標、對標、達標”閉環控制,規范職工作業行為。
他們編制作業指導書,緊貼生產實際,成立由段長、黨委書記親自掛帥的技術規章管理委員會,抽調技術骨干,對全段99個工種的作業指導書進行編審。同時,以2人為單位,成立編制小組,形成編制小組互審,技術標準管理室初審,編審委員會終審,段長、黨委書記會簽發布制度,確保每個作業指導書經過4層把關才能傳達到作業者手中。
建標是基礎,落實是關鍵。為保證作業指導書落實到地,這個段以系統為單位,確定了“細化到人、包保到底、邊學邊考”的培訓原則,將854項作業指導書全部細化分解到車間和班組,實行班子包系統、科室包車間、車間包班組的層層包保制度,并推行段、車間、班組層層考試準入辦法。在實作培訓過程中,他們將職工分成小組,開展班組練功、學習和演練,組織班組技術骨干、技術尖子、兼職教師對職工進行實作指導,做到真懂理論、真會動手。
他們還將作業指導書下發到每名作業人員手中。并將檢修作業流程和乘務員一次作業標準化過程拍成視頻,在檢修工位、生產班組作業職場以及運用派班室循環播放,為作業人員提供落實作業要求的“榜樣”,解決了“師帶徒”不良作業習慣的惡性傳遞,使新職人員有了標準一致的“師傅”。同時,他們還推出手機APP管理軟件,滿足職工隨時學用要求。
他們還建立健全“用、檢、修、驗”四位一體質量控制體系。堅持常態化“對規達標”,由段專業部門牽頭,開展以月、季、半年、年為周期的對標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不僅要形成情況通報,還要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制定具體整改措施,追究相關作業和管理責任。
安全是企業生存發展基礎的基礎,抓安全,齊機以“強基達標、提質增效”為統領,構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安全保障體系,通過軟硬件安全管控裝備和手段的完善,不斷提高現場安全管控效率。他們從加大“人防”入手,針對濱洲電化開通給管理和作業帶來的安全風險,堅持行車安全和人身安全“兩手抓”,制定齊機《電氣化區段行車安全控制措施》《電氣化區段、電力機車人身安全控制措施》和《電氣化隔離開關控制措施》等制度,形成電化管理制度匯編,避免發生弓網、燒網和隔離開關操作等行車和人身安全事故。
筑牢“人防”墻,加大“物防”堤。該段下轄8個異地車間、10處專用調車點和5處補機區段,最遠的折返點距離段本部近1000千米。針對點多線長、管理分散、安全環境復雜多變的實際,他們以數字哈局為依托,在安全科成立了管控中心,分設8個監控分析臺、6個機車視頻分析臺和1個職場視頻分析臺,在檢修、整備、設備、運用等作業職場以及機車上布設工位攝像機120個、職場攝像頭310個和車載攝像頭1200個,使安全管理“硬件”不斷“升級”。
拓展和共享數字哈局安全信息基礎數據庫,應用安全“大數據”,他們搭建“技防”數據平臺。自主研發安全關鍵控制軟件、干部月度逐級負責制和車間、部門一體化考核軟件,將全段370余名干部錄入系統,編制關鍵站點電子地圖。依托覆蓋全段的辦公網絡,他們還針對管控中心分析出的安全傾向性問題,由安全科結合施工、調車等季節性安全隱患,每日利用辦公網“數字安全”欄目發布安全風險預警,明確問題整改的責任部門和完成時間,警示其他車間。責任車間接到安全風險預警后,要立即進行整改,并在規定時間內將處理結果,掛到“數字安全”相應的安全風險管理相應欄目。通過將安全風險隱患及時網上預警,網上銷號和追蹤,提升了安全風險管理效能。
圍繞運輸、安全、經營以及職工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段長孫曉強帶頭深入到生產一線和作業環節,查真情、聚民意,撰寫克服安全意識疲勞、阿扎新線列車安全控制、電化開通準備等12個調研報告,為各項制度辦法的出臺提供科學依據,有效破解了制約全段發展的難題。
多問基層的感受、多聽群眾的意見,在聯系職工群眾中發現矛盾、摸索規律、找到對策、解決問題,成為了這個段的風氣。這個段遵循以“職工為本”的發展理念,強力推行“車間每月召開一次干部職工交心會、對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考核問題要及時告之、對職工不認可的疑難問題聽證解答、職工約談領導”等4項制度。同時,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細化完善齊機《領導班子聯系職工群眾若干制度》,為每名班子成員定制《黨建任務清單手冊》,明確班子成員“管形勢任務教育、管重大政策解讀、管安全經營穩定重點工作任務、管職工思想脈搏、管實事好事落地”等具體工作內容,將干部的辦公室“前移”到工作職場,面對面、心貼心地了解職工所思所想,真心解決實際問題。
針對段內職工食堂就餐面積不足及職工宿舍不夠的實際,這個段籌集資金,擴建食堂450平方米,改建職工宿舍9間。并利用院內廢棄的沙坑,修建2個養魚池,年產鮮魚8000余斤,用于改善職工生活。路局工會投資28萬余元,為新建的職工食堂配備了廚房設備、餐桌椅,為宿舍配備床、電視、更衣箱等備品,改善了職工休息和就餐環境。目前,這個段增添改建職工宿舍、羽毛球、籃球、足球場、乒乓球塑膠場地共18塊,室外健身場地7個、小食堂7個、小伙食點8個、小浴池12個、小圖書室7個、小活動室14個、職工間休室46個,豐富了職工精神文化生活,增強了職工凝聚力和向心力。
十年企業看發展,百年企業靠文化。突出文化“引領力”,筑牢企業之魂。發揮和放大紅色教育功能。在全段建立黨員活動室14個,充分利用“3005”黨員教育基地、百年紀念碑、抗日英雄張國政紀念碑等紅色資源,重點設計“十大紅色景觀墻”和“黃繼光號”工作室,常態化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主題黨日活動。組織編輯齊機企業文化手冊,征集“五種品質”齊機人標志性建筑物。在技術標準管理室、會議室和作業職場更新了“強化知法守法意識,維護技術標準權威”“作業指導書是規范作業標準化的根本大法”等宣傳標語,增強依法治企、有法必依的制度文化導向。
強化以“感恩、尊重、和諧、忠誠、共享”為主要內涵的“家文化”建設;分系統筑牢“閘把在手、安全在心”“精檢細修、優質高效”“胸懷大局、敬業實干”安全文化理念;總結提煉了“保安全=保工資、提質量=提效益、減成本=減浪費、增效率=增收入、多付出=多收獲”經營文化理念;立足系統和崗位差別,提出“服務職工要用真情、服務系統要用真做、服務齊機要用真心”的服務文化理念,不斷提升文化軟實力,為實現齊機“安全高效、文明和諧”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文化支撐。
文化是生產力,是競爭力,是吸引力,是凝聚力。這個段緊緊抓住寓教于樂的主線,實施了春秋兩季打比賽,重要節日搞演出,一年四季有活動的文體活動方案。春節前夕,舉辦了“建設和諧齊機、共創美好明天”文藝匯演;6月,開展了職工乒乓球、羽毛球比賽;“七一”前夕,組織了“頌黨恩、聽黨話、跟黨走”職工歌詠大賽,14個合唱隊750名職工激情放歌;在路局舉辦的“七一”大合唱比賽中,這個段合唱隊獲金獎。去年,9月份舉辦的路局十四屆運動會上,齊機取得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三名的好成績,同時收獲優秀組織獎、優秀表演獎、體育道德風尚獎。
百年文化的傳承,塑造了齊機人“敢打硬拼,勇往直前”的“火車頭”精神。2014年,該段被鐵路總公司工會授予“火車頭獎杯”;2015 年,榮獲“全國鐵路先進集體”;2016年,“沙包子上的綠色種養殖園區”被鐵路總公司工會授予“全國鐵路工會特色工作品牌”;今年,又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