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 鶴
雇傭活動致人損害 雇主承擔賠償責任
文/一 鶴

案情回顧:
貨車司機紀某應自己老板朱某的要求,到小張所在的汽修廠修理汽車。紀某讓小張幫他用氣泵吹吹貨車的水箱,沒想到氣泵閥門一下子松了,恰好紀某正背著身子,氣體一下子沖入了紀某的臀部。紀某因此住院治療39天,小張也因過失致人重傷罪被判刑。
紀某認為雇主朱某讓自己去修車,在修車過程中,楊某的雇員小張又無故用修理廠的高壓氣泵將自己弄傷,遂將自己的雇主朱某、汽修廠的老板楊某及小張告上法庭,要求三被告賠償損失15萬余元。最終,法院判決楊某賠償紀某各項損失8.9萬余元,朱某在上述款額范圍內與楊某共同承擔賠償責任,朱某承擔了賠償責任后,有權向楊某追償。
案例分析:
根據《侵權責任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雇員致人損害或受到傷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雇主承擔賠償責任。雇主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本案中,小張和紀某均是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傷和受傷的,雙方的雇主應當對此事故承擔賠償責任。
本案中,楊某、朱某兩位雇主對原告紀某負有賠償義務,且該賠償義務的發生既沒有共同行為,也沒有相互的約定,只是一種偶然的結合。但由于原告的損害是由被告小張作為被告楊某的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所造成的,被告朱某只是基于其雇傭關系的原因對原告承擔賠償責任,因此,被告楊某應當是終局責任人,若被告朱某實際承擔了賠償責任,其有權向被告楊某提出追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