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駐馬店市第二中醫院(463000)王翠云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的患者80例進行研究,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0例,其中實驗組年齡區間26~49歲,中位年齡(37.5±11.5)歲。對照組年齡區間27~50歲,中位年齡(38.5±11.5)歲。對比兩組的基線資料發現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患者入院后發放健康指導手冊,做好病房的清潔工作,為患者營造舒適整潔的病房環境[1]。實驗組予以舒適護理模式,主要包括:(1)樹立舒適護理理念。舒適護理模式強調以人為本,讓其身心處于最佳狀態,進而建立治療信心,降低并發癥發生,促進疾病快速康復。(2)術前舒適護理。①環境護理:為患者營造舒適整潔溫馨的病房環境,保持室內溫濕度適宜,空氣清新;設雙人間或單人間,并設室內衛生間,讓其感受如同到家的溫暖。②加強與患者交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向其講解手術目的以及重要性,手術流程、可能會出現的不適癥狀,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③制定護理計劃:對術前準備以及術前檢查進行完善后,幫助患者制定針對性護理計劃,讓患者了解各項護理的目的以及方法[2]。(3)術中舒適護理。術中讓患者取最舒適體位,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手術完成后擦拭干凈血跡并為患者系好腹帶以及穿好衣褲,送至病房過程中注意保護切口、固定引流管以及保護靜脈通道,蓋好被單做好保暖工作。(4)術后舒適護理。術后注意保持引流管以及靜脈輸液管通暢,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狀況。飲食以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無刺激為主,保證充足休息,適當增加活動量[3]。
附表 護理前后的相關評分比較(±s,分)

附表 護理前后的相關評分比較(±s,分)
組別 時間 VAS評分 HAMD評分 HAMA評分實驗組(n=40)護理前 2.58±0.65 22.97±2.62 24.99±2.57護理后 1.95±0.53 13.95±2.22 15.44±2.41對照組(n=40)護理前 2.56±0.98 22.99±2.68 25.31±2.48護理后 2.25±0.56 18.36±2.38 20.42±2.56 t-2.461 8.570 8.958 P-0.016 <0.01 <0.01
1.3 療效評價指標 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VAS評分、HAMD以及HAMA評分進行比較分析。
1.4 統計學資料 采用軟件為SPSS17.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護理前后的相關評分均以±s表示,采用t檢驗,統計值有統計學差異的判定標準為P<0.05。
護理前后的VAS評分、HAMD以及HAMA評分比較發現,實驗組患者的VAS評分、HAMD以及HAMA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
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護理前的VAS評分、HAMD以及HAMA評分與對照組無差異,P>0.05,護理后的VAS評分、HAMD以及HAMA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原因分析為:舒適護理模式堅持以人為本護理理念,以患者為中心并將舒適度作為考慮的重點,強調護理人員不但要進行護理活動,還需要加強對舒適護理的研究,保證最大程度提升患者舒適度以及滿意度。通過對患者進行整體有效且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模式可使患者在入院直至出院都可享受到舒適的護理,感受到來自醫護人員的關愛,進而使得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方面都可以獲得最佳的狀態,最大程度上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在圍手術期貫穿實行舒適護理模式不但可滿足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方面的需求,還可促使患者以最佳的心態接受治療,在降低負面情緒的同時還可全面提升患者的舒適度,進而不斷提高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圍手術期護理的過程中實行舒適護理模式可減輕患者的疼痛感,提升患者滿意度,改善護患關系,營造新時代和諧的醫療環境,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