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蘭考第一醫院(475300)楊瑞
小兒疝氣是兒科疾病中的常見病癥之一,治療方法主要為手術治療,但術后常常會因手術創口而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增加并發癥發生幾率[1][2]。為改善這一問題,本文對小兒疝氣手術患者應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并對小兒的護理結果展開評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擇選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所收治的90例小兒疝氣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綜合組與對照組各45例。其中對照組男22例,女23例,年齡范圍在1~5歲,綜合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范圍在1~5歲,在臨床基礎性資料的比較上,兩組患者相比無差異,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手術期間采用常規的護理模式進行護理。綜合組患者在手術期間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進行護理,主要內容如下:①術前護理干預。手術前,部分患兒家長會擔憂孩子年齡過小而對手術產生許多擔憂,對此,護理人員可將以往手術治療的成功案例向家長進行介紹與說明,消除家長的不良心理。②術中護理。部分認知水平較高的小兒在手術前會產生一定的恐懼感或緊張感,護理人員需對小兒的情緒進行安撫,待小兒情緒穩定后再進行麻醉誘導,使手術能夠順利開展。在術中,護理人員需選擇具有豐富經驗的器械操作護士進行護理,提高手術效率。其余護士需對小兒的各項體征做到密切觀察,對手術時間過長的需做好體溫保暖工作,以防出現應激現象。③術后護理。小兒在麻醉消退后容易出現劇烈的疼痛感,此時需用安撫性的語言疏導小兒,并采用鎮痛藥物進行緩解,在手術結束后的1~3天內,需對患兒的手術創口進行密切關注,叮囑患兒晚間睡眠時保持側臥位,避免壓迫創口,對創口做到定時消毒和更換輔料。

附表 兩組患兒術后疼痛感對比(例)
1.3 觀察指標 對患兒的術后疼痛程度進行評估,評估指標采用Prince-Hence進行評分,分數在0~4分,0分為無疼痛感,1分為咳嗽或動作較大時疼痛,2分為深呼吸時出現疼痛,3分為平躺靜息時疼痛,4分為疼痛感劇烈。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s)表示,以t值進行組間對比,計數資料以%表示,以χ2值檢驗,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臨床統計結果得出,綜合組患兒術后疼痛感要明顯輕于對照組患兒,組間結果存在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附表。
小兒因年齡因素以及認知因素,在手術期間常常會出現許多突發意外而導致手術治療難以順利進行,因此小兒在進行疝氣手術時,其臨床護理工作將擔任著重要任務,如何通過有效的護理措施來預防和降低各個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是本文重點探討的話題[3]。此次研究在小兒疝氣手術過程中應用了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該護理模式能夠根據小兒疝氣手術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各個意外事件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對各個風險做好提前預防工作,并在健康宣教后使家長能夠消除心理情緒,協助護理人員完成各個護理操作,促使小兒更積極地配合各個醫護工作的開展,在術中能夠在專業護理人員的配合下縮短手術時間,加快手術進程,降低各個術中風險[4]。本研究發現,綜合組患兒在術后其疼痛程度要明顯輕于對照組患兒,由此結果可得出,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改善患兒的術后疼痛狀況,提升患兒康復期的舒適度,使患兒能夠順利度過康復階段。
綜上所述,在小兒疝氣手術過程中應用綜合護理干預能減輕術后疼痛感,加快患兒的臨床康復速度,使患兒能盡早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