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鄉市中心醫院(453000)胡新娥 王琳
資料顯示顱內動脈瘤手術治療時,首次動脈瘤劈裂的病死率可達20~30%,再次破裂患者出血病死率可達51%以上[1]。為了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在患者手術期間,應該做好術前、術中以及術后等全面、規范、細致的護理工作,以降低死亡率,改善預后水平[2]。本文以在我院就診的顱內動脈瘤患者56例為例,對圍術期護理方法進行總結,現整理報告如下。

附表1 患者護理前后GCS量表評分結果比較

附表2 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間就診的顱內動脈瘤患者56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8例。對照組中男13例,女15例,年齡38~73歲,平均年齡(50.21±2.05)歲;觀察組中男16例,女12例,年齡37~74歲,平均年齡(51.11±1.55)歲。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顱內動脈瘤介入治療后,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術前給予心理安撫,告知相關注意事項,術中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術后也觀察患者體征變化,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并告知臨床;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圍術期積極的護理干預:①術前,心理護理。患者在術前由于擔心手術效果,會產生恐懼、焦慮和恐慌,護士應該應用所學的心理學理論知識,主動了解患者心理需求,關心、安慰患者,術前給予鎮痛劑進行鎮靜干預。術前,護士應該告知患者相關的病理和病因,講解手術過程和注意事項,提高患者的認知,能更加積極的配合治療,增強患者的自信心。患者進入手術室前,做好相關的輔助功能檢查,遵醫囑給予微量尼莫地平注射控制血壓,預防腦血管痙攣等其他應激反應情況。②術中,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如患者意識、瞳孔以血壓等情況,及時發現意外情況,積極配合臨床手術。待患者進入麻醉狀態后,應該及時準確給予全身肝素化,保持灌注通暢,防止導管、導絲等體內血栓。治療過程中,做好手術巡回護理。③術后,護士應該待患者清醒后,檢查患者頭顱CT,盡量保持平臥位休息,限制患者活動;待病情穩定后,拔除動脈鞘并加壓,觀察患者是否出現壓瘡,應該給予足背等部位的護理,避免靜脈血栓;檢查患者穿刺是否滲血、血腫,應該密切觀察,一旦發現滲血、血腫等,應該立即重新包扎。④并發癥預防與護理,術后護士應該加強患者各通道護理,保持暢通。同時,還應該清潔患者的口腔、會陰和皮膚,避免呼吸道黏膜感染,定時閉夾導尿管,盡早拔出,預防感染。術后還要嚴密監測患者顱內血壓,術后腦出血、血腫、腦血管痙攣等均是常見的術后并發癥,對患者的預后和生命造成直接影響。護士在術后應該觀察患者意識、血壓及瞳孔變化。并且告知患者避免大力咳嗽,或排便過于用勁,應盡量保持情緒穩定,避免引發出血。對于皮下血腫預防護理,護士應該耐心向患者解釋肢體制動及沙袋壓迫的功效,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且術后應該保持適當運動,必要時束縛肢體或給予鎮定劑。此外,還有腦栓塞及造影劑過敏等情況,護士均需要給予高度重視,做好圍術期全面護理。
1.3 觀察指標 比較患者護理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評分結果,3~15分,3~8分表示重度昏迷,9~12分中度昏迷,10~15分輕度昏迷。同時,比較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靜脈血栓、顱內出血及肺部感染)。
1.4 統計學方法 對于本次研究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處理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時認為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者護理前后GCS量表評分結果比較 護理前,兩組GCS評分比較無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GCS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附表1。
2.2 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術后僅1例出現血腫,發生率3.57%,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附表2。
顱腦動脈瘤患者的圍術期護理工作十分必要,護士應該從患者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給予積極的護理干預。在本次研究中,通過給予觀察組患者圍術期的積極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預后質量,加快患者的康復,有利于患者術后意識的恢復,且通過圍術期的精心護理,患者術后并發癥僅3.57%,顯著較對照組的28.57%低(P<0.05)。實踐證明,圍術期護理干預具有重要作用。護士應該做好圍術期的積極護理,嚴密觀察患者病情,防止并發癥,這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關鍵[2][3]。所以,護士應該在術前積極進行心理安撫,穩定患者的情緒,保持平靜心態,積極配合手術治療。嚴密觀察患者病情,具備了解動脈瘤并發癥癥狀的專業知識,能準確分析和判斷患者體征變化,及時發現潛在的危險因素,有助于及時發現問題告知臨床,為患者搶救爭取時間,降低臨床疾病的致死率[4][5]。
綜上所述,對于顱內動脈瘤患者而言,護士應該給予術前細致護理,給予心理安慰,在術中加強配合,使手術順利完成,同時,術后加強體征、并發癥等各方面的護理,從而保證患者的安全,改善預后質量,降低術后并發癥,幫助患者順利度過危險期,能順利康復出院[6]。所以,圍術期的積極護理干預具有重要的價值,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