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考場作文是怎么運思出來的?

2017-11-07 03:44:42張華
廣東教育·高中 2017年10期
關鍵詞:問題

張華

2017年高考,全國I 卷的作文題如下: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據近期一項對來華留學生的調查,他們較為關注的“中國關鍵詞”有:一帶一路、大熊貓、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享單車、京劇、空氣污染、美麗鄉村、食品安全、高鐵、移動支付。

請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要求選好關鍵詞,使之形成有機的關聯;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根據這一題目,我寫了一篇下水作文: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致外國青年朋友

“北上廣深”,你一定聽過吧?

它們是中國大城市的代表,和你熟悉的巴黎、紐約、莫斯科、羅馬、悉尼一樣,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霓虹閃爍。在中國,還有許多崛起和正在崛起的城市,它們同樣多姿多彩。在互聯網時代,我知道,了解一座城市比認識一個人更為容易。所以,如果要讀懂中國的城市,我給你的建議是:上網。

趁著互聯網的觸角尚未完全伸展的時候,我迫不及待想帶你走進中國的鄉村,那里會有笑春風的桃花,會有一種你在網上看不到的美麗。好吧,我愿意用漢字講述給你聽。

我的家鄉在粵北的一個小山村里,村名叫桃子。

在我小的時候,村里只有一條羊腸小道,沿著山谷,曲曲折折,蜿蜒到山的外面,蜿蜒到大城市,蜿蜒到遙遠的外國。

今天,山村的名字依然純樸未變,但是,羊腸小道早已“面目全非”,養胖了,拉直了,變美了。站在高處眺望,你會看見,一條寬敞的水泥鄉道,伸向遠方。順著道路的方向,我可以清晰地告訴你,遠方是什么地方,遠方的遠方是哪個國家。

鄉村的小河流,日夜不息,它流走了我摸魚的童年,流走了鄉里人灌溉的時光,流走了祖輩們滋養的歲月。今天,如果你來到這條小河,你一定會驚訝:兩山之間,竟然“一橋飛架南北”,氣勢如虹,間或有一列長長的火車,“嗚——”,飛馳而過。你猜對了,那就是神話般的中國高鐵。

像飛機一樣,高鐵一下子拉近山村與世界的距離,但是,因為就坐落在祖祖輩輩留下的土地上,高鐵又比飛機更能讓人感受到遠方朋友的溫度和氣息,有一種從未有過的親切。像許多中國農民一樣,我的鄉親們早已習慣欣賞這每天鬧鐘般的火車鳴曲,只是有些年齡尚小的孩子們,常常托著下巴,望著遠逝火車遐想,目光入神而悠遠。

他們在想什么呢?沒準在遐思中,正乘著這趟列車,奔向你的國家呢。

高鐵下的田地上,綠油油或者金燦燦的一大片,山間的風吹來,會帶來一陣陣鄉野的味道。咦?怎么看不到披戴著蓑笠的農民?他們忙碌而勞累的身影在哪兒?就在這塊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土地上,施肥、澆水、耕田、收割,他們早已開始了大面積的機械化生產。

朋友,如果你來到我的家鄉,我一定要讓你留宿幾天,讓你在青山綠水中,住一住他們的別墅,嘗一嘗他們的新鮮蔬果。夜幕降臨時,山村四周雖然依舊漆黑寂靜,儼然日落而息的舊農村,但你完全沒必要這么早入睡。你可以信步來到從前所沒有的桃林廣場,那里有另一番的景象等著你。一柱十幾米高的巨型環形燈,將整個廣場照得亮如白晝。鄉村婦女們,陸陸續續走過來,三個,五個;一排,兩排……很快,眾人早已隨著《最炫民族風》的節拍,跳起了獨具特色的廣場舞。

比起舊榕樹下黑燈瞎火的拉家常,今天桃林懷抱的她們,在旋律里,在腳步聲中,在肢體的飛揚中,融入了更多幸福的笑聲。

多年前,我領略過瑞士瓜達的山村美景,親濯過荷蘭羊角村的小河流,我曾迷醉那樣如詩如畫的鄉村場景。今天,我很自豪地告訴你,我的家鄉,我的鄉親們,也有著如詩如畫的甜蜜生活。

這樣美麗的鄉村,確實與城市不一樣,它葆有阡陌縱橫的田園風光,又彌漫著高鐵帶來的現代氣息;這種鄉村的美麗,與外國不一樣,它涌動著亙古不滅的鄉愁,又演繹著動感的廣場舞姿。

我還想告訴你的是,在中國,這樣的美麗鄉村越來越多。

當然,如果你執意要來尋訪我的鄉村,我建議你春天出行;如果你還要問“你的家鄉到底在哪里呀?”我一定會大聲告訴你和全世界: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下水作文《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在網上傳播后,得到了很多業內人士和圈外朋友的點贊和好評,有大學教授甚至稱“這是近乎完美的下水文”。由教育部主管、國家語委主辦的《語言文字報》編輯看了后,索要文稿,刊登于第1094期(2017年6月9日)。而《清遠日報》(2017年6月10日)刊登的編輯點評,我以為評得最為精當:

(這篇作文)在眾多的高屋建瓴的理論介紹和宏觀的國情泛談的作文里,另辟蹊徑,將“高鐵”“廣場舞”“美麗鄉村”這三個關鍵詞有機關聯的同時,也將“個人”“家鄉”“中國”緊緊扭結于一體,在詩意地展現了農村的變化之時,也間接表現了中國的發展和強大。……可以說,文中的“我”,不是一個冷靜的旁觀闡釋者,而是一個熱情的生活吟唱者;文中的“桃子”也不是一個小村子,而是中國千千萬萬的新農村;文中的“桃花盛開的地方”,更不僅僅是歌曲里的旋律和歌詞,而是所有中國人都為之向往和奮斗的地方。

本人也看了一些下水作文和官方公布的許多高考優秀作文,恕我直言,略顯僵化的三段式雷同之作比比皆是,而那些喊口號式的話語,披著鏗鏘激昂的外衣,卻總讓我有一種大放厥詞之感,相當一部分高考“滿分作文”,也有“充數”之嫌,讀后能讓自己擊節贊賞的文章,實在少得可憐。作為一位寫作者,平心而論,我還是喜歡自己的這篇應試下水作文,如果你認真讀下來,你應該發現,它確實與其他同題作文不同,文風更清新,意境更優美,別有一種韻調,而文章關鍵詞的關聯,尤為靈動而“有機”,亦如許多網友所評價的那樣“立意新穎,結構嚴謹,前后呼應,真情謳歌,辭釆飛揚”。

作為一位熱心于寫作研究的語文教育工作者,我真正關心的問題是:endprint

一篇上檔次、有品質的考場作文是怎么運思出來的?

我們知道,寫作是一個非常私密的暗箱操作過程,這個過程,甚至連寫作者自己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因此,“如何運思”的寫作問題,對于很多學生乃至語文老師來說,完全是一個難以破解的寫作謎題。

但是,如果我們能深入到這個暗箱里,一窺其運思過程,并大白于天下,這或許對于我們的寫作學習,會有極大的啟發意義和借鑒價值。

如何進入作文運思的“暗箱”呢?一條可靠的路徑就是盡可能全面而細致地呈現寫作者的行文思考過程。可惜,這樣的“呈現”,并不多見。

下面,筆者以自己寫的下水作文《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為樣例,詳細回想,深入其中,因其枝而振其葉,沿其波而討其源,將自己寫作的運思全過程,盡可能真實而全面地呈現出來。其目的,即試圖讓你闖入我的思維暗箱里,看看一個寫作者,到底是如何運思成文的。我想,這對“如何寫出優秀的考場作文”,一定大有裨益。

一、看到作文題后,怎么讀題?

看到作文題,粗略讀過一遍后,像很多考生一樣,我也忍不住暗自高興,因為:材料竟然給出了“關鍵詞”,原本擔憂的“偏題離題”問題,看來純屬杞人憂天。

平時的作文訓練,審題最容易出錯,原因就是我們往往抓不住“關鍵詞”,今年這個作文題倒好,關鍵詞都給列出來了,這不等于把審題難度徹底降低了嗎?

可是,寫考場作文,我們一定要牢記:清醒是應考的第一素質。作為一個專業的應考人士,我提醒自己,絕不能輕易懈怠作文題里的每一個詞語每一句話。大河淹死的通常都是會游泳的人。于是,我強迫自己放慢速度,逐字逐詞再細讀題目。

果然,這一次的重復細讀,著實嚇出了一身冷汗。題目里的水好深啊!我在“兩三個、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使之形成有機的關聯”四個地方,重重地劃上了圈圈。作文題看似簡單自由,但其實都是給我們戴了緊箍咒的。考場作文說到底是“命題作文”,大家都是同題競技,命題者需要限制性規定。這四個地方,就是命題者的“硬性”規定,作為考生,我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越墻。

考場作文按“規定”辦事,這是必須的。

二、應該選什么詞呢?

題目要求“請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我首先碰到的問題是,我該篩選哪“兩三個”關鍵詞呢?題目又要求“使之形成有機的關聯”,那什么叫“有機”呢?

我重新瀏覽了一遍這十二個關鍵詞。正如我考前所預料的那樣,創新、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等,都有很明顯的體現。

我對準“有機的關聯”加強思考。“有機肥”我是知道的,但“有機”是什么呢?在快速是聯想活動中,我還想到了“有機體”“有機生物”,還想到了“有機結合”,哦,“有機”應當是緊密的不可分的;就文章而言,應當是具有某種邏輯關系的吧。如果有很強的邏輯關系,是否可以稱之為“有機”呢?

我的思考結果,最后鎖定為“邏輯性”這個詞。

那么,這十二個關鍵詞可以形成什么樣的邏輯關系呢?

乍一看,尋找到某種邏輯關系,其實并不難。

邏輯關系其實依據某一標準進行分類組合。我很快就把“共享單車、高鐵、移動支付”放到一起,把“中華美食、京劇”放到一起,把“大熊貓、長城、美麗鄉村”放到一起,把“廣場舞、空氣污染、食品安全”放到一起,其中的邏輯關系很清晰,它們分別事關中國經濟發展、中國傳統文化、中國特色、中國問題等不同主題。

我的直覺告訴我,大多數考生一定可以看到這種主題下的邏輯關聯。

如果就這樣選擇其中一組關鍵詞來寫,對于考場作文來說,絕對不會出什么亂子。

但很快,我就否定了這種想法。

我想這是競爭激烈的考場作文,如果選擇這樣寫,至少在關鍵詞的“選好”要求上,我就落入平常之中,在寫作內容方面,也就形成不了“競爭優勢”。別忘了,考場作文目標其實就是力爭拿高分。

所以,我必須打破這種一眼就能看到的常規組合。

那么,出路呢?

出路就在:將別人不能、不敢組合的“關鍵詞”,利用某種關聯“強行”組合在一起。當然,行文過程中,過渡一定要自然并合乎邏輯。

比如高贊“中華美食”后,突然筆鋒一轉,直面當下的“食品安全”問題,并展望“一帶一路”的中國未來,就很不錯;

又比如避開大多數人的正面思維,選擇“食品安全、空氣污染、廣場舞”等中國問題的關鍵詞,抨擊現實,直指人心,同時彰顯中國解決問題的努力與自信,應該也不錯。

與此同時,我還想起了作文備考時的注意事項,即當前的高考作文非常看重“考生自己的生活經歷”。因此,面對這么多關鍵詞,我應當寫我有切身感觸的關鍵詞才好,或者能融入我的生活視野的關鍵詞才好。“一帶一路、大熊貓、京劇”很高大上,很中國,但是與我的生活很遠,如果要寫,一定會很空,很脫離“自我”,因而很容易變成“唱高調”,這種公共話語特別強的空話文章,一定也不能引起評卷老師的共鳴。

應該說,此時此刻,我的思緒依然是雜亂的:到底應該選什么關鍵詞呢?

我出身鄉村,我干嘛不寫“美麗鄉村”呢?況且,鄉村里也可以融入其他一些現代元素,空間很大呀。

在這種雜亂思考過程中,其實我的審題立意是越來越清晰的。確實,亂乃治之始,雜亂導向清晰。

當前,鄉村的變化是巨大,許多高鐵凌空穿過,農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城鎮化”了。在這種斟酌徘徊中,最后,我的筆頭留住了“美麗鄉村、高鐵、廣場舞”三個關鍵詞。

我的寫作初步構想是這樣的:文章核心應扣住“美麗”做文章,將另外兩個關鍵詞融入一個關鍵詞中,即:這種“美麗”既是鄉村的,又是現代的,因為有“高鐵”;同時這種“美麗”還是朝氣蓬勃的,因為有“廣場舞”。

我想把這樣現代而又充滿活力的美麗鄉村印象,介紹給外國青年朋友。endprint

至此,我的審題立意基本敲定。

三、打算“怎么寫”呢?

審題立意搞定了,那怎么寫呢?

題目要求“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即要向外國青年介紹我所認識的中國,這當然要有主人翁意識,當然也就應以“彰顯中國的自信和自豪”為基本立場和態度。這是必須堅守的。寫考場作文,如果打著“張揚所謂的獨立思考”的旗幟,一味去渲染中國的陰暗面,這在內容上很冒風險的。

現在的問題是:要介紹中國的“美麗鄉村”,這樣的中國在哪里呢?長怎么樣呢?

一剎那間,陶淵明的“桃花源”閃入我的腦際。相比于都市生活,現在的鄉村,依然有其獨特的審美韻味,因此,我想把鄉村描述得詩意盎然一些,我想讓鄉村彌漫著詩意的味道。

于是,我首先想用一個富有詩意的說法來做題目。

根據寫作習慣和經驗,我覺得文章要寫得順利,應該先定好題目,我反對那種寫好文章才去加一個題目的做法。要知道,題目其實是“主旨”的隱約呈現,對行文構思有潛在的推動和建構價值,好的題目,可以讓自己文思泉涌,可以讓文章緊湊有序。這就叫“以題定文”。定題很多時候就是定調,就是定中心,就是定文脈。所以,我習慣先把題目定好。

擬題當然是有招數的。化用就是彰顯才華的一招。我想,有沒有什么詩歌名句、書名或歌曲名可以借用過來,做我的題目呢?

“月是故鄉明”?“白云生處有人家”?“中國的鑰匙”?……感覺都不太合意。

大腦在高速搜索的過程中,順著歌名的思路,我想起了蔣大為的經典老歌《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好啊!我能不能建構出一個新的“桃花源”?

中國的鄉村什么樣的?桃花盛開;

這樣的鄉村在哪里?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桃花當然是詩意的。

在中國的文學世界里,桃花是一種美好的意象,代表著吉祥、美麗、絢麗、幸福、愛情。我如果將“桃花意象”植入作文中,一定可以有效增添文章的意境美。而“桃花盛開”是一種象征,象征著中國的艷麗、多彩與燦爛。

要知道,意象可是文學作品的美感對象,美學大師朱光潛在《論文學》這本書的第一節中就指出:“凡是文藝都是根據現實世界而鑄成另一超現實的意象世界,所以它一方面是現實人生的返照,一方面也是現實人生的超脫。”

想到這里,我決定以“桃花”作為彰顯文脈的一個貫穿意象,并決定以《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為文章題目。

一個好的題目,其實可以讓你展望到一篇好的文章。

此時,我仿佛看到了一篇優美的考場作文,在我面前,凌空招搖!

四、文章結構如何搭建?

定題后,就該考慮設計文章的提綱了。

文章的整體布局應該怎樣?結構如何安排才清晰或者巧妙呢?

我深知,考場作文是競技作文,結構不只是完整,還要力求嚴謹甚至精巧。對于寫作者來說,結構問題其實就是行文的思路問題,結構混亂,則容易寫不下去;結構搭建得好,則可以下筆千言,心中有數。我覺得不能怠慢寫作提綱問題,這是動筆前必須花時間設計好的一個問題。

我繼續在胡思亂想:我要寫“美麗鄉村”,那我怎么寫出鄉村的“美麗”?有哪些內容可以建構出“美麗”?“高鐵”和“廣場舞”如何融入其中?

我首先想到的是“交通便利”,其次,高鐵可以視為一道風景線,然后還有象征美好生活的廣場舞,還有廁所的革命,村道的整潔干凈,住房的“別墅”……

我在草稿紙上亂涂亂記,想到什么內容就記什么。經過一番增刪調整的草稿設計,按照開頭、主題、結尾的設計順序,我的大體構思漸次清晰了,并確定如下:

(一)開頭:通過城鄉差別,引出鄉村。

(二)主體:著力寫出中國鄉村的“美麗”,具體表現為四方面:

1. 道路變美了;

2. 高鐵出現了;

3. 勞作機械化了;

4. 廣場舞興起了。

(三)結尾:小結全文,照應文題。

五、選什么文體好?

好了,真正下筆寫文章,首先碰到的不是開頭問題,而是“定調”問題。

而定調問題,往往又是文體問題。寫論文有寫論文的調子,寫詩歌有寫詩歌的調子。

那我要選擇什么文體呢?

顯然,我并非要寫像模像樣的議論文,去論證中國鄉村的美麗,也并不想通過一個鄉村故事,去隱射鄉村的美麗。

我只是要呈現中國鄉村的“美麗”。

怎么“呈現”?這個問題說起來難,其實很簡單。一旦題目和結構定好后,文體自然就孕育其中。因為是要介紹我所認識的中國鄉村,所以我選擇散文化的記敘性文體會更恰當;因為是要“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我不能冷冰冰,很自然,我應當選擇親切的“第二人稱‘你”的口吻來敘述會更加自如。

到此為止,回顧一下,題目、結構、文體及敘述口吻,我已經想得七七八八了。

于是,可以開始動筆寫作文了。

六、行文過程如何靈活展開?

接下來,我將按照文章內容的鋪排順序,采取文本夾批的方式,漸次呈現我的行文思考。

“北上廣深”,你一定聽過吧?(主要內容是“鄉村”,但我不想落筆直接寫鄉村,我需要從城市來過渡一下。開頭既然要先講城市,很自然就想到“北上廣深”;而“你”的出現,立刻請出了一位“虛擬讀者”,親切得很,呼應了題目“向外國青年介紹中國”的交際語境;同時,作為實際閱讀者,評卷者自然也很快進入我的話語表達情境中。請特別注意,我為什么在這里馬上要分段?這完全是散文這一文體感覺使然。作為開頭,這樣的分段是很醒目的;作為散文,這樣的獨行段,能給人以靈動之感,說白了,就是像“散文”。好的散文,一定敢于分段或者強行分段。很多人寫考場作文,分段這種簡單技術就沒有弄懂其原理。)endprint

它們是中國大城市的代表,和你熟悉的巴黎、紐約、莫斯科、羅馬、悉尼一樣,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霓虹閃爍。(一個外國青年,應當對“北上廣深”聽說過吧,但我假設他們沒聽過,因為我要把“巴黎、紐約、莫斯科、羅馬、悉尼”等國外城市勾引出來。為什么這么做?顯然,如果評卷老師懂我,一定知道我所運用的話語策略:從對方熟悉的地方談起。這幾個城市完全是隨便拼湊的,只要是國外的有名城市即可,但一口氣列出五個城市名稱,就有了材料上的氣勢,評卷者會下意識地以為我知識面廣。其實,哪一個高中生不知道幾個外國城市名字呢?但為文的微妙就在這里:知道不等于善用。)在中國,還有許多崛起和正在崛起的城市,它們同樣多姿多彩。(為什么要加這句話?因為中國城市不止北上廣深,為了凸顯中國的城市發展勢頭,我有意識地交代了其他城市。但是不能鋪開,我的筆墨是極為簡省的,一句話囊括了。你要知道,在高考作文的有限空間里,不是重點的內容,一定簡省,簡省,再簡省!意盡言止。簡省其實就是突出和強調。)在互聯網時代,我知道,了解一座城市比認識一個人更為容易。所以,如果要讀懂中國的城市,我給你的建議是:上網。(因為我的意圖不在講城市,所以,我讓外國朋友自己上網去讀懂城市,這很符合現代生活方式。請注意,講到互聯網,我有意寫了一句警策性的語言:了解一座城市比認識一個人更為容易。讀過這句話,你心頭是否顫動一下?我深知,優秀的考場作文,五行之內,必須要一句有征服力的語言,這是保持語言表達張力和思想魅力的基本策略。也可以說,寫作文要有“金句意識”,要不斷對你的讀者進行語言刺激。當然,寫出金句是一門技術活,我這里使用的是比較性的斷語技術。)

趁著互聯網的觸角尚未完全伸展的時候,我迫不及待想帶你走進中國的鄉村,那里會有笑春風的桃花,會有一種你在網上看不到的美麗。好吧,我愿意用漢字講述給你聽。(①引出話題的篇幅一定要簡短,要精要,要高度濃縮,否則就會入題太慢,評卷老師沒有足夠的耐心聽你絮絮叨叨,除非你有足夠的表達魅力,削弱這種因緩慢而帶來的“焦躁感”。寫到這里,你可以看出來,其實我已經迫不及待要引出“鄉村”了,我就怕評卷老師耐不住性子看不到我的關鍵詞“鄉村”。所以,我依然要借助分段來顯示我的“鄉村”主題。②“帶你走進中國的鄉村”,很明顯是要突出地告訴評卷老師,我這里選擇的是“美麗鄉村”這一關鍵詞。③請注意“那里會有笑春風的桃花,會有一種你在網上看不到的美麗”這句話,其實直接寫“那里會有一種你在網上看不到的美麗”就點出“美麗鄉村”這一主題了,但是,因為要凸顯“桃”意象,我有意識地植入了這句“那里會有笑春風的桃花”,這樣一來,字里行間立刻就有了詩意,稍懂點古詩詞的人,都很自然地能勾連起“桃花依舊笑春風”這一名句來。評卷者是誰?中文系畢業生;但凡是中文系畢業生,哪個不對詩意感點冒呢?平時我們說話當然不需要這么刻意,但是,書面語言是要“搞搞陣”的,藝術是搞出來的,從接受美學來看,讀者需要斑駁多姿的非正常語言。)

我的家鄉在粵北的一個小山村里,村名叫桃子。(①依然單行成段,意在讓段落錯落有致,靈動生輝。好的散文,一定懂得段落的節制,在寫作世界里,節制就是美。②很多人看完這篇文章,紛紛表白要到“桃子村”來,可見,桃子村具有了藝術上的征服力量。這里必須坦白一個事實,我的山村其實不叫“桃子”,但我為什么要取名為“桃子”?這就叫“美學設計”,我不放棄“桃”意象的貫穿機會,所以,我要把名字改為“桃子村”。所以,藝術的美麗不在于真實,而在于象征性。如果你一定要較真,我只能說,你去讀《紅樓夢》吧?請你理解好曹雪芹精心設計的“怡紅院、瀟湘館、蘅蕪苑、稻香村”,再跟我討論“桃子村”吧!)

在我小的時候,村里只有一條羊腸小道,沿著山谷,曲曲折折,蜿蜒到山的外面,蜿蜒到大城市,蜿蜒到遙遠的外國。(此處意在通過“道路改變”來體現鄉村的美麗。請注意“蜿蜒到山的外面,蜿蜒到大城市,蜿蜒到遙遠的外國”這句,寫作感覺較為粗糙的同學一般只會說“蜿蜒到外面的世界”就完事了,你要知道,這樣縮水的語言,文意不夠豐美,韻味明顯不足,讀起來沒有回味的余地。我寫這句話,就是有意讓語言散發出韻味來,怎么辦呢?其實,讓韻味豐滿起來的技術手段之一就是讓語言“延宕”,通俗地說,就是搖曳生姿,而不戛然而止。我這里連用三個“蜿蜒到”,就是通過空間的延伸和宕開,不斷強化和豐富文意,同時有意指向“外國”,也是暗扣了寫作的對象要求。記住,韻味是延宕出來的,像綿綿不絕之琴弦,像悠悠不輟之晨鐘。)

今天,山村的名字依然純樸未變,但是,羊腸小道早已“面目全非”,養胖了,拉直了,變美了。(①以“今天”和“小的時候”形成上下文意對比,凸顯變化;又以“名字依然”和“小道‘面目全非形成前后文意對比,再次凸顯變化。常言道“文心似水”,這種微妙的寫作過程,背后依然含有表達效果的追求。②本來是要說“道路平整了,拓寬了”,但覺得平常而無趣,于是刻意想了想,換為“養胖了”的說法,就形象生動了,“拉直了”則有點擬人味道;然后為了整成三個簡單的排比式句子,故意再加一句“變美了”,同時讓前后的語言在變化中有規整,在規整中而有變化,要知道,語言總是在變化中生發出審美的力量。)站在高處眺望,你會看見,一條寬敞的水泥鄉道,伸向遠方。順著道路的方向,我可以清晰地告訴你,遠方是什么地方,遠方的遠方是哪個國家。(①這里直接凸顯鄉村的“美麗”,并將美麗具體化為“水泥鄉道”。②請注意“遠方是什么地方,遠方的遠方是哪個國家”這個句子,要是分成兩行:遠方是什么地方/遠方的遠方是哪個國家。那簡直就是兩句詩,所以這是詩一般的句子,它有詩的靈魂,有詩的味道。秘密在哪呢?就在“遠方”和“遠方的遠方”。要知道,“遠方”是永遠屬于詩的一個名詞,它天生就具有詩意。三毛一句“流浪遠方”就讓人暢想,高曉松一句“還有詩和遠方”同樣迷倒眾生。這告訴我們什么道理?經典意象具有藝術穿透力和人心征服力,寫作文要善于植入。最后,此句依然落腳之“哪個國家”,顯然還是為了暗扣寫作的對象要求。③你或許會說,寫作的語言,哪有這么多考慮?有這樣的考慮,豈不是思緒斷裂了?怎么可能按時寫完作文?你說得有道理。但是,語言是手頭功夫,也是思維功夫,功夫錘煉到一定程度,就會變得自然,亦如蘇軾所說“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并不費力而道在其中。就像玩魔方,功夫不到家,一天都轉不好;功夫到家,幾分鐘就完事。時間問題,說到底還是技術的嫻熟度問題。)endprint

鄉村的小河流,日夜不息,它流走了我摸魚的童年,流走了鄉里人灌溉的時光,流走了祖輩們滋養的歲月。(①這里我選擇“小河流”這個鄉村的經典意象,在你的潛意識里,“小河流”幾乎就是美麗鄉村的象征。想想看,沒有小河流的鄉村,能叫鄉村嗎?用了這個意象,很容易勾引起讀者的審美情感。②請注意“流走了我摸魚的童年,流走了鄉里人灌溉的時光,流走了祖輩們滋養的歲月”這句。請問這句好在哪里?如果看不出門道來,那么你也很難運用,其實這里是“拈連技術”的運用。拈連是特別能制造詩意的一種語言技術,比如“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小河流不僅流水,還流童年,流時光,流歲月;李清照的“舴艋舟”,載的不僅是人,還有許多愁。拈連是語言的絕妙技術,寫作高手不可不精通。)今天,如果你來到這條小河,你一定會驚訝:兩山之間,竟然“一橋飛架南北”,氣勢如虹,間或有一列長長的火車,“嗚——”,飛馳而過。你猜對了,那就是神話般的中國高鐵。(①高鐵如此進駐鄉村,這樣的場景你一定再熟悉不過了。但是對于外國朋友來說,我要描述得更形象生動一些,因此,我這里選擇“場面描寫”的技法,有物象,有比喻,有聲音。請注意“嗚——”這一描寫,很多人就是寫不出,原因就在于他的形象感不夠。②這個時候,我順勢植入“高鐵”這一關鍵詞,而且沒有忘記彰顯中國風采,用“神話般”來形容。將“高鐵”融入鄉村,使其成為“美麗”的元素之一,這難道不是題目所說的“有機的關聯”嗎?應該說,這是很巧妙的一筆。)

像飛機一樣,高鐵一下子拉近山村與世界的距離,但是,因為就坐落在祖祖輩輩留下的土地上,高鐵又比飛機更能讓人感受到遠方朋友的溫度和氣息,有一種從未有過的親切。像許多中國農民一樣,我的鄉親們早已習慣欣賞這每天鬧鐘般的火車鳴曲,只是有些年齡尚小的孩子們,常常托著下巴,望著遠逝火車遐想,目光入神而悠遠。(①本來沒打算繼續寫“高鐵”的。但是,想到既然是關鍵詞之一,就不能太簡單,太草率,以免詬病。于是,想著在“高鐵”上再做一點文章。②那么,高鐵到底給鄉村帶來了什么呢?一般高鐵站是不會設在鄉村的,鄉村的“高鐵”通常只是匆匆過客,那么其意義在哪呢?我必須生發出一些意義來。記住:現象的意義是訴說出來的。我直觀地理解到這是一種“親切”和“暢想”,于是圍繞這兩個詞,我寫了這一段。首先用對比寫出高鐵的親切感,然后通過孩子視角,寫高鐵給孩子們帶來的憧憬。這就讓遠在天邊的高鐵與鄉村人民的生活發生了關聯,于是變得富有情趣了。③“小孩子托下巴”這一場景,相信很多人在電視、電影或報刊上都看過,因為這個場景很誘人,所以我選用為一個有情懷的場景描述。目的在于引發改卷老師的好感。場景描寫往往是感性,而感性則具有強大的征服力量。記得法國美學家杜夫海納在《美學與哲學》中講過一段很精彩的話:“藝術的特點就在于它的意義全部投入了感性之中;感性在表現意義時非但不逐漸減弱和消失;相反,它變得更加強烈、更加光芒四射。”好的文學語言,一定向感性攫取力量的。)

他們在想什么呢?沒準在遐思中,正乘著這趟列車,奔向你的國家呢。(這段完全可以接到上一段的,而且銜接也很緊密。但是我沒有。我的感覺告訴我,寫到這里,該有一個短段落了。前面好幾個長短,放一個短短,散文的味道又出來了。請注意,我又將結尾指向“你的國家”,因為我始終沒有忘記,這是寫給外國青年朋友的文章。)

高鐵下的田地上,綠油油或者金燦燦的一大片,山間的風吹來,會帶來一陣陣鄉野的味道。咦?怎么看不到披戴著蓑笠的農民?他們忙碌而勞累的身影在哪兒?就在這塊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土地上,施肥、澆水、耕田、收割,他們早已開始了大面積的機械化生產。(①鄉村是開展農業生產的地方,那么在農業生產方面,如何變得美麗呢?我的選擇視角是他們的勞作方式。所謂,為了寫出鄉村的美麗,我依托經驗建構出“機械化大生產”這一新的生產局面。②請注意“綠油油或者金燦燦的一大片,山間的風吹來,會帶來一陣陣鄉野的味道”這句,完全是為了營造鄉村詩意寫出來的句子。如果你刪掉這句,前后文意完全沒影響,但是有了這句,語言的詩趣就呈現出來了。寫作其實是一門關于如何制造廢話的學問。文章不是說明書,不求句句有用,文章也不是個人簡介,哪有那么正兒八經,文章的精妙往往就藏在著三不著兩的廢話里。一個懂得運作廢話的人,一定是了不起的寫作高手。當代作家賈平凹在一次演講中也表達過類似的意思。③其實我哪懂農村的“機械化生產”呀。既然不懂,就點到為止,不鋪開,不亂寫,以免露馬腳。寫作文要懂得隱藏自己的短處。有些人明知道那個字不會寫,依然要想破頭地寫,最后寫不出還留下空格,等待改卷老師幫忙。這種老實其實是迂腐,是蠢笨。他把改卷老師當成了慈善家。)

朋友,如果你來到我的家鄉,我一定要讓你留宿幾天,讓你在青山綠水中,住一住他們的別墅,嘗一嘗他們的新鮮蔬果。(意在暗示鄉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樣是為了凸顯鄉村的“美麗”。)夜幕降臨時,山村四周雖然依舊漆黑寂靜,儼然日落而息的舊農村,但你完全沒必要這么早入睡。你可以信步來到從前所沒有的桃林廣場,那里有另一番的景象等著你。一柱十幾米高的巨型環形燈,將整個廣場照得亮如白晝。鄉村婦女們,陸陸續續走過來,三個,五個;一排,兩排……很快,眾人早已隨著《最炫民族風》的節拍,跳起了獨具特色的廣場舞。(①顯然,這里植入了“廣場舞”這一關鍵詞,至此,選用的三個關鍵詞,如數奉上。②為此,我設計了一個“桃林廣場”,而且是“從前所沒有的”,進一步凸顯“桃”意象。③然后濃墨描述了一番廣場舞的場景。如果僅僅寫有廣場舞,則表面而粗淺。作為鄉村的美麗元素,我一反廣場舞擾民的“不良印象”,完全將其作為充滿活力的文化生活方式來看待。但是,我必須找到廣場舞背后的精神支撐,這才是植入廣場舞的關鍵,也是“使之形成有機的關聯”的關鍵。否則,關鍵詞的植入就變得生硬。這里需要多加忖度。)

比起舊榕樹下黑燈瞎火的拉家常,今天桃林懷抱的她們,在旋律里,在腳步聲中,在肢體的飛揚中,融入了更多幸福的笑聲。(①采用對比的手段,跟舊鄉村“榕樹下拉家常”的方式作對比,凸顯廣場舞的新時尚,我找到的精神支撐是“幸福的笑聲”。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有機”起來。如果評卷老師能讀懂,就知道,除了物質生活層面的美麗外,我這里其實是想反映鄉村人民在精神生活方面的“美麗”與“多彩”。但是,作為散文,又不能直接點出,我想保留其一點含蓄的味道。能不能讀懂,就仰仗改卷老師了。②請注意“在旋律里,在腳步聲中,在肢體的飛揚中”三個狀語。你發現什么了沒有?你看不出吧?這是參差不齊的排比。句子的靈動就是這樣體現出來的。一般人的排比句思維過于僵化,只要寫到三個結構一致的句子,就要想方設法湊成整齊的排比句,殊不知,參差不齊卻有別樣的一種審美。“三十而立身,四十而用智,五十而知天,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心順”,這段方方正正、整整齊齊的話你一定沒聽過吧?這是我瞎編出來的,孔子的原話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看到沒有,孔子說得參差不齊,但是讀起來卻別有一種韻味。因為有這種認識和理解,所以我在這里,刻意不整齊。雖然我有能力將其弄得極其工整。語言講究整散結合,很多的人理解其實是很不到位的。)endprint

多年前,我領略過瑞士瓜達的山村美景,親濯過荷蘭羊角村的小河流,我曾迷醉那樣如詩如畫的鄉村場景。今天,我很自豪地告訴你,我的家鄉,我的鄉親們,也有著如詩如畫的甜蜜生活。(請問:為什么要談“瑞士瓜達”和“荷蘭羊角村”?直接講“今天,我很自豪地告訴你,我的家鄉,我的鄉親們,也有著如詩如畫的甜蜜生活。”行不行?當然行,但是一定還有更好的。我這里拿瑞士和荷蘭說事,其目的有三:一是材料豐富的需要,并具體為“瓜達”和“羊角村”,好讓評卷老師欣賞我的視野,心底里為我豎起大拇指“這家伙,還知道外國鄉村”;二是形成中國鄉村與國外鄉村的國際比較,以凸顯中國鄉村的美麗進步;三是寫作的話語策略選擇需要,對外國鄉村說起,好讓外國朋友更感性地讀懂中國鄉村。值得注意的是,這里通過對比,強化中國鄉村的“美麗”,但是,立場依然是“中國化”的。)

這樣美麗的鄉村,確實與城市不一樣,它葆有阡陌縱橫的田園風光,又彌漫著高鐵帶來的現代氣息;這種鄉村的美麗,與外國不一樣,它涌動著亙古不滅的鄉愁,又演繹著動感的廣場舞姿。(①請思考:這段是不是結尾段?你看出來了是什么嗎?就文章的形體而言,這一段是文章的收束與提升。我用兩個句子,將“美麗鄉村、高鐵和廣場舞”三個關鍵詞統一到一起,目的是為了凸顯“有機的關聯”這一寫作要求,讓評卷老師在結尾處,能夠有效感受到文章的“邏輯性”與“合理性”;尤為可貴的是,這里以“美麗鄉村”統攝“高鐵和廣場舞”兩個關鍵詞,其“有機性”別有創意。客觀地講,這種深意,在考場作文中,很難被理解到。②從考場作文來說,這樣的段落非常重要,就本道題來說,這樣的段落幾乎是必要的。很多考生忘記了寫出關鍵詞的“有機關聯”段落,也有很多考生不知如何告訴評卷老師他的“有機”意圖,其實,操作技術極其簡單,用一個收束段落就能快速有效完成這個任務。很多同學知道,文章要有開頭段和結尾段,卻不知道,其實還要有“收束段”,在考場作文中,“收束段”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是評卷老師特別容易看到的文章精華濃縮版。②請注意這段文字的表達特色。為了伺候“高鐵的現代氣息”,拎出了“田園風光”作陪;為了贊頌“動感的廣場舞姿”,唱出了“亙古不滅的鄉愁”;前者說“美麗的鄉村”,后者說“鄉村的美麗”,用倒轉的話語,集中凸顯“美麗鄉村”。這就是語言表達的神性所在:不知其所來,亦不知其所藏。)

我還想告訴你的是,在中國,這樣的美麗鄉村越來越多。(①請問:這句話可不可以不要?為什么?在我看來,必須要!這一句話,有意將桃子村的“美麗鄉村”進行放大和延伸。要知道,本道題要求“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而不是“呈現你所認識的桃子村”。話說回來,其實不管考生怎么寫,都只是片面的中國;但是不能停留在片面的個體上,個體只是縮影,因此,非常有必要將我的鄉村放大到整個中國,從而凸顯“中國的鄉村”。這就是這句話的核心價值所在。很多人在行文過程中,容易偏離主題和中心,就是因為缺乏整體意識。我的解決方案是:寫的過程中,不妨時不時回看一下。回看是為了校準前進方向,這個寫作意識一定要有。當然這個放大和延伸有些單薄,這主要是考慮到篇幅問題。但是有力量的提升,往往就在一句話上。②獨立成段,高調提醒改卷老師。)

當然,如果你執意要來尋訪我的鄉村,我建議你春天出行;如果你還要問“你的家鄉到底在哪里呀?”我一定會大聲告訴你和全世界: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①這才是文章的結尾。客觀地說,這個結尾是很有技術含量的。②問題是,怎么做到的呢?到了寫文章的結尾,我習慣于放下筆,停一停。就像題目和開頭一樣,結尾也是最值得打磨和雕琢的地方,道理很簡單,結尾是評卷老師必看的地方。寫作經驗告訴我,看看已經寫完的部分,對寫結尾有莫大的好處。所以,如果不是時間問題,結尾是很值得砸時間的一個地方。③考場作文是篇幅短小的文章,從讀者來看,是一個整體,讀者很需要一個完整感。結尾應當給予評卷老師這種完整感。怎么做到呢?我在這里使用了“結尾與題目呼應”的結尾技術。好的題目不應該只在標題上露一次臉,還有這恰當的位置現身。結尾就是一個恰當的位置。于是,我虛擬了一個外國朋友來尋訪鄉村的事件,然后順勢推出最后一句話“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鏗鏘有力,同時,“桃花盛開的地方”,象征意味極強,因此又有余韻繞梁之效。④最后請注意我寫道“告訴你和全世界”,這就再一次升華文章的主題,讓中國鄉村的美麗,與世界發生了聯系。)

文章寫完后,我松了一口氣。但還沒完,我給自己規定,至少還得看兩遍,一方面消除掉不可原諒的硬傷,另一方面增加非加不可的作文亮色。第一遍讀完后,我改動了一些詞句,同時感覺到,題目會不會因為詩意太濃而不扣題呢?會不會影響評卷老師的評判呢?越想我越覺得這個問題很嚴重。

怎么辦呢?

這樣的問題,我的解決策略是增加副標題,借助另外一個標題來凸顯文章主旨。于是,我在原題的下面,加上了一個副標題,題目變成這樣: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致外國青年朋友

這樣一來,一虛一實,詩意與正題相得益彰,可以有效消解評卷老師的誤會。第二遍看完后,就幾乎沒什么改動了。于是,我的考場作文就在這樣的反復“掙扎”中呱呱墜地了。

責任編輯 廖宇紅endprint

猜你喜歡
問題
保障性住房選址問題分析及選址建議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22:45
高校科研創新團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4:21
試析中小企業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淺談制造業企業成本控制有效性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完善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的探討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環球時報(2016-07-15)2016-07-15 13:42:04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環球時報(2016-03-09)2016-03-09 09:10:24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南方周末(2015-05-07)2015-05-07 04:39:3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观看| 久热re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成人| 亚洲免费毛片|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欧美啪啪一区|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91| 国产精品9|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91精品小视频| 狠狠色丁香婷婷|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欧美五月婷婷| 久草视频一区| 天天摸天天操免费播放小视频|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国产麻豆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网站| 国产好痛疼轻点好爽的视频| 五月天在线网站| 日本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久久综合伊人 六十路| 国产91全国探花系列在线播放| 在线欧美日韩|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无码|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日韩中文无码av超清| 久久永久精品免费视频| 日韩av无码精品专区| 九色综合视频网| 青青青视频蜜桃一区二区| 久久男人资源站|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 国产偷倩视频|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日韩第一页在线|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99精品久久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欧美日韩| 国产精品99久久久| 国产激情第一页| 国产精品19p|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亚洲精品图区|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91|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国产无码制服丝袜| 欧美激情综合一区二区|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蕉|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国产欧美日韩资源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波多野结衣国产精品| 色135综合网|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国产h视频免费观看| 毛片在线播放网址|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视频| 素人激情视频福利|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性视频| 麻豆a级片|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 97亚洲色综久久精品| 99国产在线视频| 欧美a级在线|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