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希+唐余方

“在下面看著很美,在上面活著很難。”
這是在巫山縣雙龍鎮流傳甚廣的一句老話。
雙龍鎮地處國家5A級景區小三峽腹心地帶,具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
大山大水賦予了雙龍鎮絕佳的自然風光,卻也成了橫亙在當地發展面前的阻礙。
而今,隨著脫貧攻堅戰在雙龍鎮深入推進,“在下面看著很美,在上面活著很難”這句老話得換一個說法了。
“搬進新房子,才能過上好日子”
9月8日上午,雙龍鎮安靜村。
村民宋功柏坐在自家院壩里,不時回頭看看身后的兩層小樓房。
這棟紅磚綠瓦的新房今年剛修好。在此之前,宋功柏一家一直住在建造于上世紀70年代的土坯房里。
老屋見證了宋功柏一家的艱難生活:他家共有4口人,夫妻倆常年患病,再加上子女上學,家庭負擔很重。
在歷經40余年的風吹雨打后,這間土坯房已嚴重老化,破損嚴重,墻上裂痕遍布。
“住在屋里最怕的就是大風大雨,晚上睜著眼根本不敢睡。”宋功柏說。
搬進新房,成為一家人的念想。
為了修房,宋功柏早早選址打下地基,但因為資金不足,遲遲未能動工。
“做夢都想搬進新房,可是沒錢啊,怎么搬嘛?”宋功柏說。
在脫貧攻堅戰過程中,宋功柏被精準識別為建卡貧困戶。
保障貧困群眾的住房安全,成了脫貧攻堅的重要目標。宋功柏家搖搖欲墜的土坯房,也在第一時間被列入改造之列。
對此,安靜村黨總支書記趙長保和村主任趙本林不遺余力為宋功柏奔走,并為他爭取到高山生態扶貧搬遷補助。
有了這筆補助,新房的修建工作一下子順暢起來。
在當地黨委、政府幫助下,宋功柏修房要用的材料很快進場。
2017年7月底,新房完工。
“住新房第一天,興奮了整整一宿,高興得睡不著啊。”宋功柏回味著搬入新家時的心情。
不止宋功柏,雙龍鎮許多貧困群眾的居住條件,都在脫貧攻堅戰中發生了改變。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雙龍鎮共完成624戶、2780人高山生態扶貧搬遷,165戶、668 人C、D級危房改造,群眾住房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大戶帶小戶,走上幸福路”
“走,去看看我家的脆李,雖然只有一畝地,但是長勢喜人啊。”宋功柏指著家門外,對記者說道。
宋功柏口中的“脆李”,正是雙龍鎮脫貧攻堅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
對于脆李,村民趙本庭感觸更深。
趙本庭原本在廈門做大理石生意。一次他回家探親,趙長保聞訊而來,要跟他商量個事兒。
“村里很多土地都是閑置的,我們準備發展脆李產業,你要不要考慮一下,回來種植脆李?”趙長保直奔主題。
一直以來,雙龍鎮產業基礎都十分薄弱,產業結構單一,始終沒能擺脫傳統的“三大坨”:包谷、洋芋、紅苕。
由于長期沒有主導產業,雙龍鎮百姓致富無門,進一步加深了貧困程度。
仔細聽完趙長保的一席話,趙本庭陷入了兩難:一方面,他在廈門的生意做得還不錯,放棄生意回村種植脆李,將會面臨一定的風險;另一方面,彼時的“巫山脆李”已小有名氣,對家鄉來說,大力發展脆李產業也許是一個機遇。
思量再三,趙本庭顧不得家人反對,還是決定回鄉種脆李。剛回家,趙長保又找他來了:“你有做生意的經驗,可以帶領村里的貧困群眾跟你一起發家致富。”
這一理念與趙本庭的想法不謀而合。他當即拍板同意,計劃走“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以大戶帶動小戶,盤活村里的閑置土地,進一步擴大脆李的種植面積。
很快,趙本庭辦好了農村合作社注冊手續。
經過流轉土地,共有46戶農戶參加合作社,發展特色種植數百畝。
被流轉土地的農戶,不僅每畝地可獲取300元/年的租金,還可以在基地上打工,獲得80—150元/天的工錢。
如今,趙本庭用其中的百余畝地種植了脆李,并在其中套種上了西瓜。今年夏天,光是西瓜產量就達到了1.5萬公斤。
這一喜人局面,吸引越來越多的村民參與進來。目前,安靜村的脆李種植面積達1200畝,未來計劃再增加600畝,而整個雙龍鎮的脆李種植面積已達到11350畝,幾乎覆蓋所有貧困村。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合作社開張后,趙長保和趙本庭到巫山縣委黨校參加了一場培訓。
培訓完后,兩人都有一個想法:既然到縣城了,何不到縣委宣傳部和縣旅游局走一趟?
原來,他們是想把安靜村的美景“推銷”出去。
雙龍鎮地處國家5A級景區小三峽腹心地帶,具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安靜村更是坐擁云頂和魚頭灣兩大自然景區。
美景雖好,卻因缺乏宣傳無人光顧,這讓村干部很是頭痛。
讓趙長保和趙本庭沒想到的是,去完宣傳部和旅游局不久,來自重慶主城的20余位攝影師就攜帶“長槍短炮”抵達雙龍鎮,用鏡頭記錄下這大山大水之美,并在網上傳播開來。
從此,安靜村開始變得“不安靜”——不少游客聞訊而來。
同時,雙龍鎮也將打造以鄉村旅游為主導的立體經濟擺到了脫貧攻堅的重要位置。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成為當地黨委、政府為之努力的目標。
圍繞大山大水,雙龍鎮打造了“一心四線”的旅游規劃,即建設以安靜村云頂和魚頭灣為核心景區的錢家壩旅游中心;打造以“三峽院子”鄉村特色民宿和錢家壩“田園綜合體”為主的農旅鄉村,建設環天鵝湖、大寧河沿岸濱湖休閑度假親水旅游線路;打造中硐橋水庫4A級景區旅游線路;打造以漁家樂、巫文化舞臺為主的風情小鎮;形成湖光山色旅游環線。
為搭上這趟“旅游快車”,雙龍鎮不少百姓都開始行動起來。
宋功柏就是其中之一。早在房屋規劃時,他就將自家的新房改成了農家樂,后來又到景區里當起了保潔員。
“等村里旅游產業發展起來了,我們不止要脫貧,還要致富!”宋功柏堅定地說。
隨著一幅幅美好藍圖的繪就,雙龍鎮的綠水青山,必將成為老百姓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