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琴
圖書館是世界知識資源的集散地,是國家軟實力的孕育場所之一,圖書館的數量及質量關系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整體國民素質與社會文明程度的高低。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是信息時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圖書館本身發展的需要,更是信息大爆炸時代信息傳播的必然趨勢。
陳能華主編的《圖書館信息化建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立足于當今信息化時代的實際,著眼于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以冷靜、專業的筆觸將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過程以及細節娓娓道來,以對圖書事業的深沉的熱情與不懈的追求探索信息化時代圖書館建設的更為科學、合理以及安全的道路。本書論述嚴明,邏輯嚴謹,內容豐富,引領讀者從點、線、面的角度全方位認識信息化環境下圖書館建設的理論和技術支持,并用長遠的眼光向讀者展示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發展的社會效應,并讓讀者從圖書館建設的理論和技術框架中跳出來,從社會發展的角度觀察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這樣的安排傳達出編者希望社會各界都重視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愿望,也表現出編者的深思熟慮。本書的突出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論述體系嚴密,結構明了,思路清晰,考慮全面。本書分三篇講述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圖書館信息化基礎、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以及數字圖書館理論與相關技術。從結構安排上就可以看出,編者有意循序漸進,將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相關知識信息一點點展示給讀者。在圖書館信息化基礎部分,編者介紹了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發展過程,分析了圖書館的信息資源,這會在讀者腦中呈現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基礎。當然,編者還簡明地論述了要涉及的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包括信息系統的設計、信息檢索技術以及信息化的軟硬件系統。有了這些較為基礎和關鍵的知識的介紹,編者在進行下文技術以及細節方面的論述時,就可以游刃有余、畫龍點睛了。第二部分是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一些具體方面的論述,包括圖書館信息化建設離不開的MARC格式、條形碼技術、圖書編目系統等。這一部分的介紹為第三部分的論述做了很好的鋪墊。第三部分著眼于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數字圖書館是圖書館信息化建設中的關鍵部分,是實現圖書館信息化管理的必經之路,也是推動傳統圖書館管理向現代圖書館管理轉變的關鍵。這一部分的介紹無疑會讓讀者對圖書館的信息化發展的了解更為深入。編者還在這一部分中談到了數字圖書館與電子商務等方面的問題。這一安排有意將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置于關系整個社會經濟、文化等發展的地位來看,引起人們對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外延的關注。這對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將產生很大的推動作用。
第二,理論聯系實際,在精確的理論技術說明之外,引以實例展示,體現出更強的科學性與可操作性。要研究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理論基礎是必不可少的,技術支撐也是必要的,但更為重要的是理論與技術的實踐性與可操作性,將理論落實到實踐中,真理才會浮現。圖書館要實現信息化管理就必須做好軟硬件基礎建設。光盤是必要的存儲載體,擁有了好的光盤存儲,就可以做到隨身攜帶圖書館信息中心。針對光盤數據檢索,本書重點介紹了中國光盤檢索系統的發展,列舉了中國幾個主要版本的信息檢索數據庫,表明了中國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可行性以及重要性。之后,編者在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分析部分,摘錄了《中國圖書情報網絡化研究》中對中國國內主要圖書館的主要應用軟件功能做出的分析匯總,其中包括北京郵電大學開發的MELINETS系統、北京大學開發的NLIS系統、Epixtech開發的Horison系統、大連博菲特科貿有限公司開發的文獻管理集成系統等,讓讀者對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有了更為全面的認識。充分利用網上書店及電子商務以提高圖書采訪效率是現代圖書采訪的一個新局面。為了更為深入地介紹這一新變化,編者采用了網上跳蚤書市以及“亞馬遜”這兩個實例,調動讀者對自己購書經驗的回憶,結合網上書店管理以及運營的理論知識,讓讀者深刻認識到網上書店的快速發展及其強大的功能,讓讀者進一步認識到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另外,在介紹數字圖書館的產生與發展時,編者不僅介紹了中國近幾年數字圖書館的建設,還簡要介紹了美國、英國、日本在數字圖書館領域的研究與實踐,以世界上極具代表性的研究項目展示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發展與重要性。本書對實例的大量引用,表現出圖書館信息化建設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這對于相關研究很有借鑒意義。
目前,全球化越演越烈,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國際競爭也更加激烈。加強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不僅關系到普通大眾的學習、工作與生活,也關系到國家科技、文化等軟實力的發展。基于此,加大信息化環境下圖書館建設理論與技術的研究就顯得非常必要及重要了。本書無疑可以作為該項研究的參考書籍,而且對圖書管理感興趣的讀者也可以在本書中收獲甚豐。
(作者系鄭州科技學院講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