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主任 王輝耀
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前,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團隊在紐約與華盛頓舉辦12場活動,同美國商界、政界、學術界及中國在美企業進行了廣泛深入交流。這種中國社會智庫在美開展公共外交的嘗試非常有意義,特別是和美國兩黨智庫、眾參兩院都有接觸后,更能了解特朗普對華政策的形成脈絡。我們也發現很多美國學者和政治領袖對中國的了解還很有限,部分專家對中國的誤解并非出于對中國根本性的排斥,原因之一是還不夠了解中美經貿往來這一最大“黏合劑”給美國帶來的積極影響。
盡管美國兩黨的主張仍有傳統上的差別,如民主黨更重視人權,共和黨更強調商業利益,但都非常看重中美關系的發展,也意識到中美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需要謹慎處理。在訪問過程中接觸的幾十家中資企業很關心美國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對中國企業在美投資的審查話題,同樣,包括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資深人士在內的不少美方專家同樣關注?,F在有七八十個中方投資項目卡在美國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一些項目甚至拖了好幾年。他們認為,這些與經濟有關的問題,構成了中美關系的不確定性。在其他幾個場合,同樣聽到這樣的聲音,這讓我們意識到,盡管中美在地緣政治、意識形態、價值體系等方面有差異,但中美最大的黏合劑、公約數就是經貿,中美經貿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中美和平的穩定器,中美經貿往來是兩國最關心的。
美國企業研究所專門做特朗普的輿情調查,從他們提供的一份報告中可以看到,特朗普在共和黨內部選民的支持率仍非常高。傳統基金會是美國共和黨最大的智庫,在美國白宮網站上還掛著該智庫主席佛訥前不久和特朗普吃飯的照片。筆者跟他們講福耀在美國投資的案例,他們也覺得這樣的中資企業投資對美國經濟有好處,并表示會跟特朗普反映這些情況。作為影響特朗普的第一大智庫,美國傳統基金會的運行模式中有50萬會員加入,他們主要分布在美國中西部,這也意味著特朗普通過該智庫贏得50萬個美國家庭的支持。
圍繞中美兩國經貿合作和發展,筆者向參與交流的美方人士提出四條建議:中美應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合作、美國應放寬中國對美投資、美方不應忽視兩國“人才貿易”給美國帶來的巨大順差以及在全球治理問題上中美應實現全球共治。以留學生為例,美國在中國的留學生是2萬人,而在美中國留學生有40萬,足足20倍差距。一個中國留學生每年學費和生活費三四萬美元,一年就給美國貢獻150億美元左右,也“養活”了很多美國學校。
美國政府這些年有意發展基礎設施,卻沒有牽頭部門和啟動資金。美國人逐漸意識到,中國可以幫助美國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我們乘火車從紐約到華盛頓,一路晃晃悠悠,速度也較慢,可以說,在美國最發達的東部,基礎設施相對中國很多地區已落后不少。有美方人士說,美國建什么都會審查很長時間,習慣大干快上的中國企業會有點不適應。美國進步中心被看成是民主黨智庫大本營,正在做振興美國的計劃,這與中國希望加強中美兩國基礎設施合作的愿望不謀而合?!?/p>
環球時報2017-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