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耀

“特色小鎮”的“特色”就是產業,“小鎮”就是指形態。2016年7月,住建部等三部委發布《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全國范圍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計劃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引領帶動全國小城鎮建設。2016年10月14日,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共有127個。
全國呈云涌態勢的“特色小鎮”建設,興起于浙江,壯大于長三角,如今以燎原之勢在全國拓展開來,成為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上升為國家戰略,全國都在學習特色小鎮“浙江經驗”,各省紛紛頒布特色小鎮建設工作方案打造特色小鎮的計劃,明確打造建設對象,打造美麗中國的各省的“小鎮樣板”。因此,對浙江的特色小鎮建設進行總結和研究非常有必要。
一、特色小鎮為何興起在浙江
官方資料顯示,從2014年開始,浙江開始進行“特色小鎮”的研究工作。浙江創建特色小鎮的靈感來自于國外的特色小鎮,如瑞士的達沃斯小鎮、美國的格林威治對沖基金小鎮、法國的普羅旺斯小鎮等。2014年10月浙江省省長李強在參觀“云棲小鎮”時,首次公開提及“特色小鎮”。隨后,創建特色小鎮上升為省發展戰略,從2015年開始,浙江全省上下聚焦特色小鎮,全省興起創建特色小鎮熱潮,先后兩批共79家被列為省級特色小鎮創建(第一批37家、第二批42家),還有51家培育名單。創建特色小鎮成為各級政府工作的重點、創新工作的亮點,以及企業參與建設的熱點。那么,為何浙江會在2015年前后提出建設特色小鎮,浙江提出建設特色小鎮的原因又有哪些。縱觀浙江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特色小鎮”的理念并付諸實施,應該是浙江在經濟建設過程中一系列主客觀原因所決定的,在主政者的思維中,特色小鎮對于浙江的意義在于:是破解浙江空間資源瓶頸、有效供給不足、高端要素聚合度不夠和破解浙江城鄉二元結構、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抓手。
首先,浙江具備發展特色小鎮發展的一切根植性條件。在經濟基礎方面,浙江是全國經濟大省、私營經濟強省、消費經濟強省,關鍵是塊狀經濟特征十分明顯,區域經濟發展均衡;在歷史文化底蘊方面,浙江吳越文化體系魅力不斷彰顯,名勝風景強省優勢突出,文化及旅游根基深。在商幫主體的創業精神方面,以浙商群體為代表創新拼搏的精神,是全國其他地方難以比擬的,浙商創造了浙江如今的輝煌,他們更有創造未來的實力,特色小鎮正是他們施展拳腳的優質空間,
其次,浙江經過持續的改革創新發展,從一個資源小省躍升為全國經濟強省,發展水平走在全國前列。但浙江也面臨發展的新問題、新困惑、新煩惱。浙江有效供給不足,過去幾十年形成的塊狀經濟、縣域經濟等,面臨業態落后、產能過剩、效益低下等問題,還沒有從“微笑曲線”底端走出來,產業轉型升級滯后于市場升級和消費升級,導致有效供給不足和消費需求外溢。產業投資下降促使投資市場自然演變,2014年前后浙江的產業投資在不斷地下降。浙江每年的投資大概增長12%-16%之間,但其中大部分是基礎設施投資,產業投資所占的比重和增幅只有5%左右,特別是民間投資增速只有2%-3%,有的地方、有的年份還出現下滑。
再次,推進經濟的轉型升級的需要。浙江工業經濟總量里70%都是傳統產業,傳統產業附加值很低,需轉型升級。如何轉型升級成為浙江政府的研究課題,對傳統部門采取修復的辦法和創建和培育新部門是擺在政府面前的兩條路。適逢中央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浙江政府敏銳地認識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就是人才的創業,人才的創新,要創業、創新就得創造條件,就是要有優越的創業創新生態環境,要有對高端要素資源、特別是高端人才資源的強大吸引力,就要有資金的支撐,就要有一塊地方、有個政策,因此特色小鎮建設應運而生,浙江把特色小鎮的建設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結合在一起,重點放在經濟的轉型升級上。特色小鎮的發展都根源于浙江鮮明的地域特性和相對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
二、政府對特色小鎮明確定位,賦予特色小鎮特有內涵
2014年3月28日,杭州夢想小鎮揭牌。時任浙江省政府主要領導對夢想小鎮愿景是:一個新型的眾創空間 、一個巨型的孵化器、一個創業青年的社區、一個信息經濟的新馬達、一個互聯網創業的生態圈,政府做好“制度供給”,讓資本、技術和信息更好地彌漫在這個空間的空氣。目標是三年集聚創業項目2000個、大學生創業者10000名、落戶機構300家。夢想小鎮成為浙江特色小鎮建設的靈感源泉,2014年10月,時任浙江省長李強在參觀云棲小鎮時提出:“讓杭州多一個美麗的特色小鎮,天上多飄幾朵創新‘彩云。”這是“特色小鎮”概念首次被提及。從夢想小鎮、云棲小鎮到把培育100個左右小鎮寫入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創建特色小鎮快速從想法、試點轉化為政府決策和行動。2015年浙江《政府工作報告》對特色小鎮作了這樣的描述:按照企業主體、資源整合、項目組合、產業融合原則,在全省建設一批聚焦七大產業、兼顧絲綢黃酒等歷史經典產業、具有獨特文化內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鎮,以新理念、新機制、新載體推進產業集聚、產業創新和產業升級。從《政府工作報告》對特色小鎮的定位可見,浙江創建的“特色小鎮”不是行政區劃單元上的“鎮”,也不同于產業園區、風景區的“區”,而是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結合自身特質,找準產業定位,挖掘產業特色、人文底蘊和生態稟賦,然后進行科學規劃,形成“產、城、人、文”四位一體有機結合的重要功能平臺。這種新形態是企業協同創新、合作共贏的企業社區。通過集聚人才、技術、資本等資源要素,推進產業集聚、產業創新和產業升級,實現“小空間大集聚、小平臺大產業、小載體大創新”,從而形成全新的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新平臺。
浙江特色小鎮的產業定位是本省最有基礎、最有特色、最具潛力的主導產業,產業著眼經濟轉型升級主攻方向,聚焦支撐浙江長遠發展的信息經濟、環保、健康、旅游、時尚、金融、高端裝備、文化等八大產業,以及茶葉、絲綢、黃酒、中藥、木雕、根雕、石刻、文房、青瓷、寶劍等歷史經典產業,通過產業結構的高端化推動浙江制造供給能力的提升,通過發展載體的升級推動歷史經典產業煥發青春、再創優勢浙江。endprint
浙江特色小鎮著力培育浙江新一輪發展的新增長極,通過投資拉動功能,三年拉動5000億元新增投資;消費拉動功能,引領消費新時尚;生活社區功能,形成具備獨特生活品質的新型生活社區;生態治理功能,大多特色小鎮選址城郊、鄉村,通過特色小鎮建設,有效提高區域的環境品質和生態品質;旅游功能,每個特色小鎮,同時是一個獨特的旅游景區,等級達到4A甚至5A;文化功能,特色小鎮促進文化的挖掘、整理、利用和傳承。
特色小鎮具有產業定位“特而強”、小鎮功能“聚而和”、建設形態“精而美”、制度供給“活而新”的特點。
三、政府明確創建特色小鎮的實施要求
特色小鎮規劃空間范圍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設面積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省級特色小鎮要求3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左右(不含住宅和商業綜合體項目),第一年不少于10億元,金融、科技創新、旅游、歷史經典產業類特色小鎮投資額可適當放寬,加快發展縣可放寬到5年。特色小鎮要達到3A級景區標準,旅游類特色小鎮要按5A級景區標準建設。浙江特色小鎮按照梯隊式培育、組團式發展的模式推進,即省、市、區(縣、市)各級都有特色小鎮發展目標。2015年,省委省政府決定未來三年全省重點培育和規劃建設100個省級特色小鎮,實現“引領示范一批、創建認定一批、培育預備一批”的目標。
浙江各級政府為創建特色小鎮提供諸多保障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指標和財政分紅。浙江省為特色小鎮制定的優惠政策包括:劃撥專項用地指標,省里按實際使用指標的50%或60%給予配套獎勵,對3年未達到規劃目標任務,加倍倒扣省獎勵的用地指標。同時,在稅收上,入園企業的新增財政收入上交省(市)財政部分前3年全額返還、后2年一半返還。在金融方面,小鎮建設和入駐企業將優先獲得項目貸款、發債、PPP融資、利率優惠、產品創新服務、金融便利服務等系列金融優惠政策支持,其他還有人才優惠政策、網絡經濟扶持等。
四、浙江特色小鎮建設取得的卓越成效
經過兩年多的建設,浙江特色小鎮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首批37個特色小鎮吸引了3300多家企業,完成投資480億,有5個小鎮投資已經超過20個億。在政策鼓勵和市場推動下,浙江省涌現出一批極具影響力的的特色小鎮,在該省的特色小鎮建設中發揮著龍頭作用。如“云棲小鎮”建設僅僅一年,2015年實現了涉云產值近30個億,完成財政總收入2.1個億,累計引進企業328家,其中涉云企業達到255家,產業已經覆蓋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金融、移動互聯網等各個領域。如“夢想小鎮”啟動建設以來,已經累計完成投資31億元,集聚金融機構420家,集聚管理資本1100多億元,基本建成了一個低成本、全要素、開放式、便利化的創業社區。至今,夢想小鎮已經吸引了來自全國乃至全世界的7000多名年輕人在創新創業,已創立了740多個項目,正在將各種奇思妙想付諸實踐,把創意變成產品,把智慧變成財富。
五、浙江特色小鎮建設經驗不宜隨意復制,更不可能任意抄襲
浙江的特色小鎮突破了建制鎮的范疇,是一種新型的具有生產、生活、生態和文化綜合功能的產業集聚區概念。特色小鎮成為浙江的一張“金名片”并非偶然,在于浙江強大的資本和人脈資源,與浙江商品經濟發展的歷史,以及浙江屬于民營經濟大省高度相關。反觀國內其他一些內地省份,經濟結構與浙江完全不同,即使是在改革開放的條件下,有的地方仍處于生產以自給自足為主,商品經濟不發達,改革開放后雖有發展,但與江浙等發達地省份相比差距很大,尤其工業發展緩慢,民營經濟薄弱,民間資本非常有限。所以浙江特色小鎮模式的成功,并不意味著浙江模式可以推行全國,浙江“一鎮一產”源于深厚的產業根基,復制到全國尤其是不發達地區,很難站得住腳。各省各地的情況沒有可比性,要完全照搬照抄復制浙江特色小鎮的經驗非常困難。
但特色小鎮建設已成為國家戰略的一部分,所以在各省各地建設特色小鎮過程中,借鑒浙江創建特色小鎮的理念和方法,比如特色小鎮最核心的是產業,以及“產、城、人、文”四位一體和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的新型社區理念等,完全可以學習和借鑒。特色小鎮的創建培育,必須遵循市場經濟、產業發展、社區培育、文化導入、生態養成等自身規律,不能急于求成、也不可一哄而上。只有真正把五大發展理念貫穿創建始終,特色小鎮建設才有持久生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