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扶貧開發戰略思想,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思想指南和行動遵循
國務院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劉永富: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多次深入貧困地區調研,就扶貧開發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了新時期我國扶貧開發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形成了內涵豐富、思想深刻、體系完整的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習近平同志扶貧開發戰略思想是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黨關于扶貧開發的重大理論創新,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思想指南和行動遵循。
把發展作為解決貧困的根本途徑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陳志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是甩掉貧困帽子的總辦法”。我們通過改革開放,保持經濟快速穩定發展,帶動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脫貧,把發展作為解決貧困的根本途徑。同時,我們不只看貧困地區“缺什么”,更看貧困地區“有什么”,就像《擺脫貧困》提到的“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我們要把扶貧開發納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注重運用市場力量,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充分挖掘貧困地區的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通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產業開發等實現差異競爭,推動貧困地區的經濟增長,促進貧困人口擺脫貧困。
扶貧先要扶志,要從思想上淡化貧困意識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院長宋亞平:扶貧先要扶志。思想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過去一些地方扶貧幫困過于注重物質層面,忽略精神層面的幫扶,影響了扶貧成效。對此,習近平同志強調,“擺脫貧困首要意義并不是物質上的脫貧,而是在于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扶貧先要扶志,要從思想上淡化貧困意識”。實踐表明,貧困戶樹立志氣、更新觀念,對于找尋致富辦法、增添致富干勁至關重要。習近平同志把理念的更新和思路的轉變作為引領扶貧開發工作的前提與關鍵環節,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導性和前瞻性。
要創新體制機制,保證貧困戶有人幫、有人扶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思想的要求,要創新體制機制,組織動員并整合扶貧資金,把專項扶貧資金、相關涉農資金和社會幫扶資金捆綁集中使用,推動扶貧開發項目與行業重大項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試點安排相銜接,扶貧開發與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特色產業發展、新農村建設融合起來,既作用于貧困地區,更要作用于貧困家庭和貧困人口,這樣才能加大扶貧投入,提高扶貧資金使用效果。為此,要組織動員并整合人才和人力資源,集中于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脫貧,在貧困鄉建立扶貧工作站,在貧困村選派好第一書記、建設好駐村工作隊,配合村兩委落實幫扶措施和幫扶責任,保證貧困戶有人幫、有人扶。
構建大扶貧開發格局,動員和凝聚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教授張占斌:扶貧是全社會的事情,但是必須創造一個機制,讓政府、企業、貧困戶共贏,才能將扶貧攻堅工作社會化、可持續化。政府應在加大扶貧開發投入的同時,簡政放權、轉變職能,做好扶貧開發頂層設計,為市場主體創造良好環境,吸引各類資源要素向貧困地區配置、各種市場主體到貧困地區投資興業,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的大扶貧開發格局。
中國精準扶貧的理論和實踐,對推進世界減貧事業具有重要啟示
聯合國農發基金全球接觸、知識和戰略部主任阿什旺尼·穆圖:中國減貧模式效果好、效率高,在全球有目共睹。中國精準扶貧的理論和實踐表明,有良好的政治意愿、科學的扶貧戰略、適宜的政策措施,實現整體脫貧是完全可能的。中國的成功實踐對推進世界減貧事業具有重要啟示。
(人民論壇編輯部采訪整理)
責編/溫祖俊 銀冰瑤(見習) 美編/楊玲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