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居


一、供應:環比低位回升17%,而同比仍下降22%
6月是企業沖刺半年業績的最后節點,推案熱情普遍高漲,29個重點城市商品住宅新增供應面積環比增17%,但同比仍降22%。各線城市供應量低位回升,環比均有所增長。一線城市環比增加49%,同比下降34%。其中,深圳供應量連續兩月維持在較低水平,環比下跌12%。北京、上海和廣州環比均實現正增長。二三線城市環比增加15%,同比下降21%。武漢、鄭州、天津等市供應回升至高位,新增供應量突破150萬平方米,南京、合肥和海口供應明顯放量,環比實現翻番,杭州、天津、青島等市供應量更是創年內新高。反觀,沈陽、貴陽、南寧等市供應量持續走低,南寧更是高位回落,同、環比跌幅接近90%,廈門、福州兩市預售證審批愈加嚴苛,供應量連續數月低位運行。
二、成交:各線城市全線回落,且同比跌幅擴大
盡管6月新增供應量顯著增加,但成交表現卻依舊低迷,29個重點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下降6%,同比銳減30%。各線城市成交全線回落,且同比跌幅漸有擴大趨勢,市場熱度較去年相差甚遠。
具體來看,一線城市環比跌9%,同比大幅減少55%。北京、上海和廣州成交持續低迷,同比跌幅均在50%左右。北京、上海成交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供應水平,當下極低供應量顯著波及樓市成交表現,成交量持續低位運行。本月廣州供應明顯放量,但成交量不增反跌,限購升級后購房者觀望情緒漸濃,預計成交低迷走勢將維持較長的時間周期。深圳成交明顯好轉,成交量連續3月回升,迭創年內新高。
二三線城市環比下降5%,同比減少27%。各城市分化依舊,可以概括為幾點:一、杭州限價政策出現松動的跡象,房管部門逐漸放開網簽,短期內出現成交高峰,成交量躍升至190萬平方米,創年內新高;二、佛山、東莞和濟南等成交表現尚可,環比均實現較大幅增長;三、成都、長沙、合肥等成交難言樂觀,同、環比雙雙回落;四、受極低供應量影響,廈門、福州兩市成交持續低迷。
三、庫存:多數城市庫存仍大幅回落,個別城市消化周期顯著拉長
6月,多數城市供求比有所回升,廣州、天津、鄭州等市已然出現供過于求的征兆,合肥供求比更是升至2.74的高位。一方面,供應量大幅回升,譬如廣州供應量環比大增107%;另一方面,成交表現不及市場預期,以合肥為例,成交量長期維持在較低水平,使得供求關系發生逆轉 。
重點監測城市庫存變化來看,鄭州、合肥和武漢庫存量明顯回升,環比漲幅超10%,杭州、南寧和海口庫存量大幅回落,環比跌幅超10%。同比來看,多數城市庫存量明顯回落,受益于上半年房地產市場成交轉暖,重慶、武漢、海口等市同比跌幅超60%。各城市消化周期持續分化,重慶、武漢、海口等市消化周期不足3個月,房價上漲動力著實強勁;福州、無錫、北京等市消化周期升至高位,福州更是高達37.8個月。
四、成交結構:小戶型占比回升,北京、深圳高檔產品比重激升
從價格段分布來看,上海中低檔和高檔產品占比較上月回落,北京則是中低檔產品較上月上漲5個百分點,此外深圳低檔到中檔產品的占比仍維持在相對低位,總計不足25%。總體來看,京、滬、深市場高檔市場占比仍然較大,其中北京、深圳高檔占比分別較上月增加6和7個百分點。
從面積段分布來看,90-120平方米的產品成交份額全部下滑。北、上、深90平方米以下產品成交占比全部上升,除深圳外,均上升超過3個百分點,而深圳占比持續保持在60%以上,占據市場絕對主力;相較之下,90-120平方米的改善型產品占比全線下滑,北京跌幅最大,較上月下降6個百分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