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群發
[摘要]在發達國家,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多種多樣,主要表現有政府協助、商業銀行提供貸款及投資公司直接投資三種渠道。相比而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就比較單一,不過政府的作用還是有所體現的。針對我國的具體狀況,本文做了相應的實證分析。
[關鍵詞]中小企業:政府:直接融資;間接融資
在發達國家,存在多種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政府協助、商業銀行提供貸款及投資公司直接投資等融資渠道為多國首肯。其中,商業銀行主要是為中小型企業提供商業信貸,各類投資者則是為其提供股權,政府則可以投資與借貸,還可以通過監督與擔保的形式為中小型企業提供融資的支持。
1、政府支持
1.1政府作用。在發達國家,政府部門也會為中小型企業提供資金,但是,相比較而言較為主要的形式還是提供擔保支持。在美國,小企業管理局對于中小型企業最為主要的資金幫助形式就是提供擔保貸款,對其最低的支持比例是百分之九十,從這一點上說是相當優惠的。除此之外,政府部門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微型貸款計劃、擔保開發公司計劃、債券擔保計劃等資金援助計劃。并且,在實際中已經獲得了實施,從而可以幫助更多的在運轉中存在問題的企業。日本的官方也設立專門的機構,來為中小型企業提供資金擔保,設立了五十二個擔保公司,而且設立了全國性質的信貸擔保協會。英國政府也在1981年就實施了小企業信貸擔保計劃,為那些資金運轉困難和經營困難的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援助。法國也成立了互助性質和會員制的信貸擔保集團,專門為地方和農村非農產業提供信貸擔保。從以上可以看出,并不是政府要建立很大規模的信貸擔保制度,僅僅是很小規模的提供幫助,提倡一種引導的形式,讓更多的中小企業在融資的時候多一份幫助。當然最終的解決方法還是要交給市場,給那些銀行家與股東。
1.2我國政府在中小型企業融資中的現實選擇。作為發展中國家的我國,從改革開放到現在的三十多年里,有很多中小型企業都得到了快速發展。不過,因為對發達國家長期的趕超,過于重視發展資本密集型的工業部門,致使我國的大型企業尤其是國家控股的國有大型企業,行業壟斷現象較為嚴重。我國的金融機制主要是大銀行作為主體,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市場份額占整個市場的很大一部分,高達百分之七十。產業中的高度壟斷和銀行業的高度壟斷大致相同,大企業和大銀行之間的互生關系也較為明顯,致使很多的大銀行不愿意為小企業提供貸款,這進一步造成了中小企業貸款困難的現象出現。
2、中小金融機構
2.1間接融資
2.1.1信息相比而言不夠對稱。中小型企業金融有很多的特點,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財務狀況嚴重的缺乏透明度。相比而言,很多的大型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在經營狀況和財務信息以及其他的信息公開化程度則遠遠高于中小型企業,并且在信息的真實程度方面,大型企業也相對較高較高。還有,因為我國不健全的擔保體系,使得很多的中小型企業都面臨著貸款困難的局面。
2.1.2風險和成本高
很多中小企業因為處于創業初期,數量多規模小,需要的資金量小,財務的透明度差,生產管理也缺少制度,信用度嚴重的缺失,銀行貸款的風險較大,而且成本較高,收回成本的周期過長,使得其面臨嚴峻的貸款難問題。
2.1-3所有制歧視
在我國,很多中小企業都是一個復雜的群體,包括的范圍也相當廣泛,也就受到了不同的重視。大部分的銀行貸款都給了國有企業,私營企業得到的最少。這也使得國有企業的負債率高于了非國有制企業。
2.2解決間接融資難的現實選擇
擴大中小型企業融資的手段有很多種,綜合現實的狀況分析,主要有以下的幾種:對于非國有的金融機構,適當的開放市場,增加其競爭程度;完善中小型金融機構的監管制度、法規和相應的監督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的監管;對于現有的中小金融機構適當的轉換其經營機制,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商業化經營。在這三種方法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對于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
3、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建議
3.1要想更好實現銀行與中小企業之間的交易,那就必須使得兩者的信號傳遞順暢,還要進一步進行信息的甄別。要建立一個好的信用形象,健全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完善其治理結構,充分發揮中介機構的作用,建立中小企業的誠信體系與評估機制。
3.2要盡快的設立創業板市場。目前,我國的主板市場規模較小,高科技的民營公司面臨很多的資金問題。要想更好的解決這些問題,只能是依靠自身的積累與融資。創業板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可以更好的解決這類問題。
3-3發展積極穩妥的債券市場。我國債券市場主要是國債,但是金融債、公司債和企業債的比例相對較小。今后應該大力的發行多種多樣的債券,豐富債券市場,也可以發行一些地區政府同意的政府債券。
3.4規范整個企業的產權市場。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企業資金難免會面臨重組、并購、轉讓、拍賣等現象,其實這是更好配置企業資源的途徑。應該進一步的規范企業產權交易的市場,為其創造一個更加良好的環境。
4、總結
從以上的實證分析可以看出,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面臨著很多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的出現也做出了具體的分析與研究。我國的中小企業要想更好的發展,一定要改革原有的經營體制,完善經營與管理的制度。遵照上述的意見與建議,積極的改革,才能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