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江
近日,在杭州召開的全國學校體育工作座談會上,劉延東副總理充分肯定了學校體育近年來在頂層設計、條件保障、改革創新、校園足球引領作用的發揮以及社會各界支持學校體育方面取得的成績。同時,面對新形勢、新挑戰,她提出,要準確把握學校體育工作的新定位、新方向、新要求,切實提高責任感、緊迫感。
新定位就是要從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高度,從貫徹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高度,來認識學校體育工作的戰略定位。新方向就是要聚焦學生身心健康這個“基本點”,圍繞健全人格,把學校體育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促進體育與德育、智育、美育相互促進、協調發展。新要求就是要從建設健康中國、體育強國的高度,把握學校體育工作的更高要求,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作為學校體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與弘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緊密結合起來,與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結合起來,強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塑造學生陽光、健康、文明、向上的精神風貌。
強調要遵循教育規律和體育發展規律,要解決好體育教學簡單化、應試化、隨意性大、不夠科學的問題,同時要全面提升學校體育的科學化水平,以“開足上好”體育課為標尺,既要保證課時,又要防止“注水”,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發和推廣體育教學資源。發展“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學校體育模式,開展專項化、系統化理論和實踐研究,要因地因校制宜,深入挖掘從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中蘊含的體育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項目。要大力營造校園體育文化,把課外鍛煉作為學生的一種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要按標準配齊體育教師和教研人員,保障體育教師在職稱評聘、福利待遇、評優表彰、晉級晉升等方面與其他學科教師同等待遇,各地要切實把學校體育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列入政府政績考核指標和教育行政部門與學校負責人業績考核評價指標,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納入政府績效考核指標體系。
應該說這次會議是貫徹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建設健康中國、體育強國過程中的十分重要的會議,也是對中央7號文件頒布以來學校體育綜合改革的一次總結與部署。我們當認真學習和領會,把思想認識提升到能否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以抓鐵有痕的精神,全面落實好會議的要求,進一步提升學校體育科學化水平,為健康中國、體育強國建設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首都體育學院《體育教學》主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