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摘 要:所謂的學習動機,是激勵和引導學生進行的一種內部動力。學生的學習雖然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但其中最主要的還是受動機的支配。初中生美術學習動機的激發,首先要端正學習美術的態度,明確學習任務的意義。其次要選用與教學目標和任務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再次要把美術教學目標和任務與校園文化建設結合起來。
關鍵詞:美術教學 學習動機 激發和引導 學習任務 學習態度 教學方法 校園文化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9-0100-01
現代初中美術教育的目的在于提供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以發展他們的個性、智慧和創造力。“教”的不當就會被視為傷害學生創造力,絕不可以“成人之見”評價初中生的表現結果。這種過分強調創造性的自我表現的教學目的,其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不利于傳授知識、技能和繼承人類文化遺產,學生很難能找到學習美術的動機,嚴重影響美術學科學習質量與實際學習效果。
所謂的學習動機,是激勵和引導學生進行的一種內部動力。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不難看出,學生的學習雖然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如學習的興趣和需要、個人的價值觀、志向和水平以及外來的激勵等,但其中最主要的還是受動機的支配。
相教于其它因素,學生內心的學習動機是推動他們自覺投入相關學習活動當中,并始終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的最根本的情感因素。那么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如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呢?
一、端正學習美術的態度,明確學習任務的意義
目前,初中生學習壓力大,所以在美術學習方面思想上不夠重視,很多學生認識不到學習美術的意義所在,導致學生對美術的學習缺乏內部驅動力,既缺乏學習動機。所以美術教師一定要讓學習明確學習任務的意義。如我們教師在選擇范例讓學生學習欣賞時,盡量選擇名家作品,學生對名人都有一種崇拜感,知道欣賞的是大師的作品或者是很重要的作品后,學習的態度會格外的認真,即使對作品本身并不感興趣。比如欣賞世界名畫蒙德里安的《開花的蘋果樹》,教師引導學生把作品中的色彩、線條、形體等繪畫元素提煉出來,然后模仿大師的名畫再畫《一棵樹》,由于實踐活動難度不大,學生畫起來也是得心應手,又因為是用大師作品的繪畫元素進行繪畫,學生的作品會呈現出他們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效果,學生突然發現原來“樹”也可這么畫,畫出的“樹”不再像以往畫樹那么幼嫩和程式化,有一種也能成為“大師”的成就感,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美術學習動機。
教學實踐告訴我們:有的學生學習態度較端正,即使對美術本身的興趣不大,但由于知道美術教學的重要性而會認真完成學習任務;同樣地,一些學習風氣較好的班級,美術整體水平明顯比較高;而光憑興趣的學生或班級則會因興趣的忽冷忽熱而消弱整體成績。所以端正學習的態度,明確學習任務的意義與美術成績基本上呈正相關狀態。
二、選用與教學目標和任務相適應的教學方法
初中美術教學門類繁多,操作特點各異,教師能否依據教學任務正確、合理、有效地選擇教學方法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影響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的關鍵性問題之一。。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的手段,不同的教學任務需要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必須注意用與教學目標和任務相適應的方法,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例如,在初中美術實踐性美術技能的課型時,教師可用“嘗試法”教學方法,就是由教師設置一情境,讓學生對某一學習任務經過幾次嘗試后找到正確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可分為以下四步驟:
1.設置情境。設置一個與課題有關的新穎獨特的情境,如出示一個意想不到的工藝品、展示一段電視錄像、教師瞬間畫出一幅筆墨酣暢的國畫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產生躍躍欲試的沖動。
2.嘗試練習。在初中美術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通常會降低作業難度。由于作業難度的降低,可以讓學生先嘗試練習,也可先嘗試某一局部、某一步驟,但到了一定的時候,困難就會顯露出來。
3.探索討論。讓學生帶著問題從教科書尋找解決方法,或通過討論尋找合適的方法。這是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和解決問題的部分,盡可能發揮小組集體的智慧,合作攻克困難的過程。
4.講解輔導。對于學生實在解決不了并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教師應提供必要的講解。由于這是學生久攻不下的難題,所以此時教師的講解也許只是很關鍵的一點點,卻“事半功倍”,能更好的為學生所吸收,格外有效。但更多的是教師針對學生具體情況進行個別化的輔導。
在動手性、技能性較強的美術課型中,運用這種“嘗試法”教學方法,教學中每一環節都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教學質量和實際教學效果。
三、把美術教學目標和任務與校園文化建設結合起來
目前,我國大部分地方初中教育的主要目的還是以提高學生文化課成績為主,由于美術學科目前很多地方不參與中考,大部分學生不愿花時間學習美術,因為學生美術才能很難有發揮的場所,為了讓學生的美術才能有用武之地,教師應把美術教學與校園文化建設有效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展現美術成就的舞臺來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動機。
校園文化活動蘊含了豐富的美術教學資源,內容豐富。大到學校的各類大型活動,如一年一度的運動會,全校師生十分重視,運動會來臨之際,應該全校性的征集運動會“會標”設計,。一旦“會標”被采用,學生學習美術的動機就會加強。對于被采用的會標的學生,學校應給予學生頒發榮譽證書進行表彰,以此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運動會。再如節日里的聯歡會、藝術節等活動,涉及海報設計、服裝設計、舞臺設計、面具頭飾妝容等設計制作,都需要大批美術人才;小到班級里的環境布置,圖書角裝飾,宣傳板設計,教師講臺、班級電燈開關裝飾美化等。校園文化建設無處不在,班徽、校徽設計;校園涂鴉墻設計;各班級、年級繪畫展等形成富有感染性的校園文化氛圍。美術教師需動員全校學生都能參與其中,把學生的美術學科成果展現在全校師生面前,體現美術勞動的價值。
在校園環境中,處處都蘊含著豐富的審美內涵,校園文化建設是美化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有效的教育和引導學生不斷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學生用自己的作品美化校園,既創造了很好的藝術氛圍,豐富了文化生活,又提高了校園視覺形象,這不僅能讓學生有成就感,激發學習美術的動機,更能讓學生在互相欣賞的過程中心情愉悅,在互動與交流中受到校園文化的洗禮和熏陶。
綜上可知,初中生美術學習動機的激發,首先要端正學習美術的態度,明確學習任務的意義。其次要選用與教學目標和任務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再次要把美術教學目標和任務與校園文化建設結合起來。通過以上幾方面的努力,就能很好的激發初中生學習美術的動機,提高美術學科學習質量與實際學習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