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召
[摘要]激光焊接是一種新型的特殊焊接方法,能夠實現很多種材料的連接,而且激光焊接具有傳統焊接工藝無法比擬的優越性。本文主要介紹了激光焊接技術的發展歷程、原理及其工藝特點。
[關鍵詞]激光焊;發展;原理;特點
前言
自1960年第一臺激光器問世以來,人們對激光應用技術不斷的進行探索研究。由于激光具有非常好的單色性、相干性、方向性以及高能量密度等不可比擬的優越性,激光加工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汽車、航空航天、船G、醫療、通訊設備等領域,促進了相關領域的快速發展。
激光d接技術是激光工業應用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激光器出現不久就有學者開始了激光d接技術的研究,激光d接技術逐漸得以實現并受到人們的重視。激光d接是一種新型的特殊d接方法,它所需要的功率密度達105—107W/cm2。
早期的激光d接研究大多采用紅寶石脈沖激光器,由于激光器很低的工作效率和發光物質的受激性差,致使激光平均輸出功率很低,只能進行小型薄壁件的傳導d接。隨著高功率C02激光器和Nd:YAG激光器的*生,開辟了激光d接的新領域,激光d接得到了迅速的發展。Nd:YAG激光器的波長比C02激光波長小一個數量級,因而其光束與金屬的合效率高、加工性能良好,成為激光點d和激光縫d的優選設備。激光d接的厚度已從零點幾毫米提高到50ram,目前在世界各國激光加工的應用領域中,激光d接的應用僅次于激光切割的應用,約占20.9%。激光d接能夠實現很多類型材料的連接,而且激光d接具有傳統d接工藝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尤其是航空與汽車工業中同種或異種難d的薄板合金材料的激光d接,使d接結構變形小、d接接頭質量高、重現性好。
1激光焊接原理
激光d接可分為傳熱d和深Od,傳熱d接時產生的熱量通過熱傳遞擴散至工件內部,使d縫表面。化,基本不產生汽化現象,常用于低速薄壁材料的d接;深Od還使材料汽化,形成大量等離子體,由于熱量較大,o$前端會出現小一現象。深Od能夠徹底d透工件,且輸入能量大、d接速度快,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激光d接模式。
(1)激光傳熱d接機理。當激光功率密度小于105W/cm2時,金屬表面溫度迅速加熱到。點和z點之間而。化,通過熱傳導把熱能向金屬內部傳遞,使o$逐漸擴大,冷卻凝固時結b形成d點或者d縫,d縫類似為%球形。激光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很大一部分激光束被金屬表面反射,激光的吸收率較低,沒有&汽壓的作用,激光光斑功率密度也會變得較低,不產生小一效應。因此,傳熱d接時。深淺,速度較慢,主要應用于薄板等材料的d接。
(2)激光深Od接機理。當照射到金屬表面的激光功率密度大于106W/cm2時,金屬表面溫度可在極短的時間內(10-6~10-5s)使加熱區域的金屬0化及汽化,產生金屬液體和金屬&汽,氣態金屬產生的&汽壓力很高,足以克服液態金屬的表面張力,把。化的金屬向四周M散,形成小一。隨著金屬&汽的出,在工件上方及小一內部形成等離子體,較厚的等離子體會對入射激光具有一定屏蔽作用。激光束在小一內產生多重的反射,小-幾乎可以吸收全部的激光能量,使小-進一步加深,當激光束在小-產生的金屬&汽壓力與液態金屬的表面張力和重力平衡后,小-不再加深而形成一個穩定深度的小-,這就是小-效應。
當工件以一定的速度相對于激光束移動時,小-前方的金屬不斷。化和汽化,液態金屬流向小一后方,逐漸凝固形成d縫,這種d接機制叫深Od,是激光d接中最常用的d接模式。
在激光深Od時,材料對激光束的吸收決定于小一和等離子體效應。一般來說,工件表面的等離子體云吸收部分激光,使激光有效的能量較低,并使光束波前T變導致焦光斑擴散,使表面。化區擴大,因此等離子體云對d接過程有害。常采用以下兩種預防措施:一是使用保護氣體M散激光與工件作用點反沖出的金屬&汽;第二種是使用保護氣體,抑制金屬&汽電離,阻止等離子體云的產生。
2激光焊接特點
激光d接技術經歷了從脈沖激光d接到連續激光d接,低功率d接到高功率d接,薄板d接到厚板d接,低速d接到高速d接的過程。與傳統的d接方法相比,激光d接技術具有很多獨特的優勢。
(1)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達106-108W/cm2,比電4 d高出幾個數量級;深寬比大;d縫b h細小致密。
(2)激光d接速度快、o深大。由于能量密度大,激光d接過程中,在金屬材料上產生G一,激光能量通過小一往工件d接方向傳導,而橫向傳導較少,因而在d接時,能量較集中,o深大,d接速度快。
(3)激光d接熱輸入量小,熱影響區小,d接變形小。由于激光d接功率密度高,所以很小的熱輸入量就可以實現良好的d接,從而熱影響區及d接變形很小。
(4)能在室溫或者特殊條件下進行d接。激光在真空、空氣及某種氣體環境中均能d接,并能通過OP或對光束透明的材料進行d接。
(5)可以d接一般d接方法難以d接的材料,以及同種或異種難d材料。如高。點金屬等,甚至可用于非金屬材料的d接,如n N等。
(6)可實施非接觸遠距離d接。沒有工具損耗和工具調換等問題。
(7)d接系統具有高度的\性。與CAD/CAM或機器人聯合組成的d接系統可形成多功能的激光加工系統,易于實現自動化。
但是,激光d接與傳統的d接方法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對d接工件加工、組裝、定位要求較高。
(2)激光器及d接系統成本較高,一次性投資較大。
(3)受。深的限制,激光d接不適宜d接厚度較大的材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