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慧

摘 要:闡述了培養大學生信息素養的必要性,分析了高校信息素養教育存在問題;并針對存在問題提出了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優化策略,主要包括整合和優化課程內容、思想重視,強化管理、順應趨勢,倡導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館員自身信息素養的提高、積極行動,完善評價體系等。
關鍵詞:面向創新 高校 圖書館 信息素養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9-0-02
在高校中,圖書館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它不僅僅是院校的文獻資料以及信息中心,更為整個學校的教學以及科研工作提供了學術的支持[1]。與此同時,作為一項能夠讓同學們在里面學習的場所,圖書館勢必在大學的教育工作中占據著很大的地位。因此,對圖書館的信息服務手段、方式進行整改勢在必行,而這也充分說明了在高校中,更應該重視圖書館所發揮的作用,積極采取一些有利的措施去促進大學生素養的提高。
一、培養大學生信息素養的必要性
迎來一個全新的時代,信息量越來越大,身處這樣的社會背景,學生們不僅僅需要掌握傳統的信息技能,更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培養自己的“信息素養”,即在面對諸多的信息時,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加工。
1.信息時代的需要
信息時代的洪流勢不可擋,它也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產業信息化、經濟信息化、社會信息化,這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大的趨勢。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里信息量驟增,知識量也逐漸增加,整個社會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而當代大學生作為具有一定知識水平的群體,更應該做好帶頭作用,積極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拓寬信息獲取面和認知的層次,緊接時代的步伐,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2.培養創新能力的需要
現如今,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要想在這樣的競爭中占得優勢,勢必要學會創新,在創新中謀得發展。正如江澤民同志所說[3]:“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彼^創新,便是基于以往的知識,再添之以新的構思和想法,進行再創造工作。
二、高校信息素養教育存在問題分析
1.信息素養教育內容不夠合理
在信息素養的教育上,不少高校通過文獻檢索課自己計算機基礎課來完成,而類似于論文撰寫的指導,課題的指導等等[4],這些都沒有,這也就造成了高校信息素養的教育上出現了短板,即內容不夠全面。事實上,這種信息意識和信息道德的提升,不僅僅需要校方配置資源的支持,更需要同學們有一定的自覺性。作為在校學生,應自覺利用好可以獲取的資源,通過信息的獲取、分析、選擇,來解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和處理于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問題。侯春雨通過對自己所在的院校進行調查研究,得出了這樣一項結論: 信息素養的高校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成正比關系,且這種關系較為顯著。因此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高校學生要想更好地立足于社會,適應信息化社會的人才需要,就必須樹立一定的信息意識。
2.高校對信息素養教育的重視不夠
在很多高校里,信息素養的教育都被設為選修的課程,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與一些專業課程不同,信息素養教育的課程并非由一線老師來完成,而是由圖書館館員來教學。館員的知識素養和水平相對于一線教師而言都有所欠缺,可見校方對這方面教育的重視程度做得不夠,這也大大影響了教學的實際效果。
3.學生對信息素養教育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
就現狀而言,高校的學生在自主學習上缺乏熱情。與一些普通高校學生不同的是,他們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專業技能的學習上,比起信息素養教育這類專業課程之外的學習,他們對自己的專業課程作業是否能完成、考試是否能通過。因此,在信息素養的學習上花費的時間,也少之又少。
根據圖1我們可以看出,不少高校生都缺乏去圖書館學習的意識,沒有很好地利用圖書館這一資源。表中我們還能看到,常去圖書館的學生沒有占到學生總數的一半,而大部分學生除了完成平時的作業和畢業論文以外,便很少有去圖書館的時候。
4.信息素養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存在困難
當前,在很多高校里都由圖書館員來擔任信息素養教育的重任。而那些館員,很少有受到專業的培訓,在學術素養上也有所欠缺。此外,由于缺乏一線教學老師,很多專業技能光館員不能很好的完成,因此,在信息素養的教育上,也就存在很多的困難。
三、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優化策略
1.整合和優化課程內容
1.1信息素養教育的主要課程
信息素養的教育,最主要的方式便是文獻檢索。1984年原國家教委頒布了《關于在高等學校開設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的意見》,文件中指出[5],凡是有條件的學校可作為必修課,不具備條件的學??勺鳛檫x修課或先開設專題講座,然后逐步發展完善。而后國家又頒發了一些文件,對文件檢索課的相關內容做出了詳細的規定與要求,且逐漸開設了計算機基礎知識課程,這對學生們素養的提升無疑是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然而,隨著信息時代的迎來,信息量驟增,且多媒體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僅憑過去傳統的文獻檢索課已經沒有辦法滿足學生們的需求了,加之其存在的缺陷,只有對其進行調整和改善,才能夠進一步適應時代的發展。
近些年來,計算機基礎知識教育逐漸普及到很多高校,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從整體而言,而是有所欠缺,沒有和時代的步伐完全接軌。當前,在很多高校當中,計算機基礎知識教育在不同的專業的定位都不同。例如,文科使用計算機被定為成寫作,理科生被定義成用計算機計算,編寫程序等。這些定位有一定的針對性,但也就容易造成信息的獲取被忽視,計算機應發揮的效益沒有得到實現。不能否認的是,計算機本身作為一種工具,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注重它作為“工具”本身應發揮的作用,通過計算機的使用,從中海量的信息中獲取自己想要的知識,并處理信息。綜上,在高校的計算機基礎課教程中,不僅要對最基本的計算機知識進行教學,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學生們獲取、處理以及交流信息的能力,讓高校生們在注重自己專業技能之外,善于通過計算機來了解信息,處理問題。endprint
1.2課程整合是信息素養教育的新思路
進行課程的改革,對課程進行整合無疑是個好的突破點,一來可以學生們的素養,而來異能將教學效率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6]。將信息教育和別的學科進行整合,不但能夠更好地實現信息的交互性,也能帶動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指導,以更賦個性化特征的方式來傳達信息,真正能夠實現因材施教。
這種整合具有一種交互性,從益處來說主要涉及到兩個方面:一時通過信息技術的學習來促進別的課程的學習,比如利用多媒體來學習別的課程知識;二是通過別的課程的學習,帶動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即對原本學習過程中不足的地方進行改善和補充,讓同學們能夠學習到更為全面的信息技術。也就是說,這種整合大大地促進了信息技術課程本身以及其他課程的學習,兩者都在這種整改中獲得了提升,而這對學校教學改革也起了一定的推動力,同學們在這其中,也能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2.思想重視,強化管理
就目前而言,在信息素養的教育上存在的最大的詬病便是信息意識的淡薄,能夠對信息素養的重要性有著充分認知的學生更是少之又少。以廣東高校為例[7],其圖書館僅僅是將開設的文獻檢索課作為選修課,并不作為學分來讓同學們修得,因此也就導致其在很多學生心里,都是可有可無,并不能引起大家足夠的重視度。此外,在學生的專業課當中,也沒有嵌入信息素養的教學,加之理論知識過多,實踐機會少之又少,學生們很難在諸多的理論中找到認知的點,因而也就導致很多教學的效果都是不夠的。綜上,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喚醒全民信息意識,使其認清信息素養的重要性,是首先要處理的一件事。第一:各級圖書館協會組建信息素養教育專業委員會,開展相關教育;第二:圖書館協會根據國情和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的教育目標;第三:圖書館要積極同別的學校和一些機構單位進行交流與合作,對信息素養知識進行普及;第四:校方應和有關部門協商,將信息素養納入學分體制下,并規定在畢業之前必須修滿足夠的學分,從而引起同學們對信息素養課程的足夠重視。
3.順應趨勢,倡導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
現如今信息素養教育越來越深入,嵌入式教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模式,在信息素養教育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不少研究者認為將這種教育模式深入到學生們的日常學生中去,可以一定程度上彌補當前模式下存在的諸多不足。嵌入式教學主要強調將信息素養教育同專業的課程結合在一起,通過協調和拔高使其融為有機的整體,如此一來,學生們在提高專業技能的同時,信息素養也能夠得到相應的提升。
4.館員自身信息素養的提高
對于為學生們提供教學的圖書館館員,要做好他們知識的儲備工作。一方面,館員自己應當通過學習和認知,改變原有的學科結構,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素養,在一些專業性的技能和計算機的技能上也應適當地提高;另一方面,就校方而言,應當對這些館員進行培訓工作,提升一級傳播信息等能力。除此之外,在教學人才隊伍的建設上,校方應當予以足夠的重視,積極采納那些既有圖書館技能又在一些專業領域具備足夠的素養的信息人才。這樣一來,便更有利于同學們在信息素養上的學習與提高。
5.積極行動,完善評價體系
要想開展好信息素養教育的工作,就不得不制定出信息素養的評價體系。這不僅僅是信息素養教育工作的基礎,更有利于對教育過程以及績效進行考核。如今,在一些發達國家如英國、美國、日本等,在標準體系的制定上已經相對完善了,這也為大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目前,我國也有一些研究者對信息素養的評價標準做了一定的研究,以廣東省為例,省內圖書館也應在借鑒國外良好評價標準的基礎上,結合省內實際情況,制定出一套適用于廣東省的評價體系。就其內容要注意的點來說,有以下幾點:第一:要注重其科學性以及合理性,且能在實際的作用中顯以成效;第二:內容要全面,且能涵蓋到多個層次,將信息素養之下的幾個方面都包括進去;第三:應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以及開放性,前者是指建立的評價體系要具有可操作性且能得到驗證,后者是指能夠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納入新的內容并將主題深化。
四、結語
作為實用性人才培養的教育基地,高校在人才的培養上,更應結合時代發展的需要和學生的實際需求,對館內信息資源和課程的配置做出優化。通過開展一系列的信息素養教育活動,對傳統的課程做出質的調整,做好信息素養教育工作,將信息教育的成效發揮到極致。同時這也更有利于我國現代化人才的培養,且通過這種人才的培養,為祖國的建設和發展帶來更多的動力。
參考文獻
[1]侯秀安.高校大學生信息素養調查與思考[J].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3):94-97.
[2]繆向輝.高校學生信息素養現狀的定量分析及對策研究—以大連地區高校信息素養調查為例[J].中國成人教育,2013(7):90-93.
[3]彭蕓.高校學生信息素養現狀調查分析[J].當代教育科學,2010(17):63-64.
[4]陳彩紅,潘速圓,廖汝盈.高校信息素養教育模式創新研究:以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情報探索,2013 (12) : 34-37.
[5]李曙光,李艷杰.高校高專院校信息素養教育調查分析與提升策略研究:以吉林省高校高專院校為例[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3(18):124-126.
[6]賴群. 非正式學習在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中的實踐與思考[J].廣西教育,2011(15):29-30.
[7]候春雨. 高校大學生信息素養與自主學習能力的相關性研究[J].廣州職業教育論壇,2014(2):38-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