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媛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180-01
《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可見計算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重要地位。學生的計算能力基本上是由口算、聽算、視算、心算和估算等各種能力綜合而成。聽算既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對學生的口算、心算和筆算能力的形成有較大影響。我在近二十年的數學教研活動中,開展了課堂口算的專項訓練-課前聽算,所謂課前聽算就是指在每節課前利用3-5分鐘時間讓學生"耳聽心算"。多年的實踐表明:課前聽算省時、省力,適應性極廣,它對培養學生口算、估算、筆算的靈活性,對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獨立性,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起到很好的作用。
1.常用聽算,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階段的教學肩負著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任務,而小學生的有意注意,自我調控制力差,許多時候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如:課間活動情緒常常帶進課堂。如何把這高昂的活動情緒轉為學習的興趣,關鍵在于教師怎樣給學生一種固定的條件反射,采用課前3-5分鐘聽算這一形式。一上課,老師宣布:"聽算開始"。由于長期的訓練學生都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把聽算本拿出來,并專心致志地等待老師的題目,這時老師就勢把口算題念出,學生自然而然就聚精會神地聽題,緊張的計算,這樣學生就很自然形成了"快速投入課堂"的良好習慣。
俗話說"好的習慣終生受用", 心理學家桑代克認為:"嘗試與錯誤是學習的基本形式。"在學習的過程中,犯錯是在所難免的,不是看錯數字了,就是背錯乘法口訣了,要么是小數點點錯了,都是一些極小的錯誤,但卻經常出現,讓人忽視不得,教師要允許學生犯錯,而關鍵之處在于,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錯誤中吸取教訓,還可以要求學生在訂正作業的時候保留原來的錯誤過程,在錯誤的算式邊上用不同顏色的筆來訂正,這樣就給學生尋找錯誤根源保留了樣本,新的計算過程則成為尋找錯誤的參照。主動積累一些典型的易錯題、失誤題等,也可以將自己的錯誤題目抄下來給自己出份試卷練習。教師可在搜集錯誤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對比訓練。每節課教師對學生要嚴格要求,培養良好的口算習慣。
(1)審題習慣。幫助學生克服不審題,提筆就算的毛病。杜絕做了幾道加法就會把減法也當做加法算的現象。
(2)思考習慣。引導學生形成一種勤于思考,尋找最佳算法的心向。
(3)檢查習慣。教師應培養學生認真、仔細、迅速、自覺檢查的口算習慣,同時教給學生基本的檢查方法。
(4)改錯習慣。要培養學生主動分析錯誤原因,并認真改正的良好習慣。
總之,口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一項基本任務,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一定要講求實效,長期不懈的努力,才能真正起到發展智力、提高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作用。
2.巧用聽算,訓練學生思維的獨立性
何謂思維的獨立性就是指學生善于思考,對數學有信心,不依賴他人獨立完成學習任務,聽算教學讓學生邊聽邊算,避免視算的窺視同桌答案的現象,聽算完后,點名報答案,其余學生自我檢查,隨著訓練題量的增加、難度的擴大,學生的聽算能力越來越高,自然就有了自信心和自豪感,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在聽算教學中,除了聽清題目外,還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善于作出與眾不同,富有創見的設想和別出心栽的好方法。從而培養了思維的獨立性。
3.利用聽算,鍛煉學生思維的敏捷性
生活中離不開口算,聽算、口算是筆算的基礎,口算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筆算的正確率和速度,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抓好口算是關鍵,聽算是口算中最難的一種,它要求學生通過聽老師的讀題,再作出判斷,計算出結果,其程序是:感覺輸入--短時記憶--心算--形成結果--寫下來,這幾個環節是緊密相連的,聽算練習在小學數學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教學乘法分配律時,我設計了一些針對性的聽算題。
如:高年級的一道聽算題:甲數是5,乙數是4,甲數與乙數的比是多少?這樣的訓練,學生除了能馬上想到5:4外,大腦還會形成這類題型的相應練習,如"求甲是乙的幾分之幾?甲比乙多幾分之幾?乙比甲少百分之幾?"這一系列的知識,就象語文中的聽音想象作文教學一樣,聽到鈴聲就會想到上課和下課一樣自然,因為比的形式可以寫成分數和除法的形式,因此,只要聽到任何一個條件;大腦就馬上反應出與之相關聯的知識,這樣,聽算速度提高了,學生的思考空間余地就闊了,尤其是創新思維的寬廣性得到了延展,在解題中,才會得心應手,達到"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境界,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才會領略到學生"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課堂氣氛。
4.妙用聽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課前聽算,一題接一題,間隔時間短,學生必須全神貫注,注意力高度集中,否則一題完成不了就直接影響下題,因此學生只有使自己反應敏捷,思維活躍,才能跟上老師的速度,同時必須全力記住題目和內容,開動腦筋,利用已有知識分析,判斷快速計算出結果,這樣就改變了思維松垮的狀態,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夠促進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如:聽算0.125× +0.125×0.75=0.125×( +0.75)=0.125×( +34 )=0.125這類題時運用了運算定律計算,既方便又快捷,經常對學生作相應的訓練,一方面可以鞏固運算定律及簡算的方法,另一方面促使學生自覺尋找速算的捷徑,達到學生運用知識,提高能力的目標。學生由過去的"看著做"提升到"聽著做",難度高了,計算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訓練和提高,同時達到了質的飛躍——心算的錘煉。
實踐證明,課前聽算訓練,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計算水平,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它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還可以更大程度的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最大限度的發掘他們的創造潛能,促進他們的個性發展。聽算訓練是小學階段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有效教學途徑之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