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波
摘要: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把知識、技能、方法傳授給學生,如何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快樂教學是很好的教學方法。快樂教學法不僅能使學生樂于學習,還有利于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實施快樂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也正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關鍵詞:初中化學;愉快教學;課堂美境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197-01
應試教育多以愉快為主,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為了適應素質教育的需求,教育工作者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創造了愉快教學原則,它的實質就是尊重人的情感的教學,它充分發揮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能使學生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下面筆者就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談談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進行愉快教學的幾點嘗試。
1.利用愉快教學,挖掘學生潛能
素質教育是一種對人的身心潛能進行開發的教育,是生理心理品質的的培養與社會文化素質培養相結合的整體素質教育,它的特征之一是讓學生主動發展。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忽視了情感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教師因考試而學,很難在教學過程中真正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因而學生學得很累,在加上中考競爭的激烈,使得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學習是件苦差事而輟學。而愉快教育則不然,它充分考慮人的情感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將學生心理品質的培養和能力培養有機地協調起來,通過調整和改善教與學各個部分的地位和相互關系,力求在整個教學中使教與學優化結合,使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真正實現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
2.充分利用實驗,激發學習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化學家研究化學的基本方法,也是學生認識化學世界的一個窗口。初中化學教材共安排了85個演示實驗,10個學生實驗,9個選做實驗,教師利用形象、直觀、鮮明、生動的實驗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學習的興趣,能為學生創設輕松的學習環境。如在第一堂化學課,我事先講KCLO3溶于熱水中支撐濃度適宜的書寫液,用毛筆蘸液寫在厚紙板上,臨上課時劃一根火柴點燃做好記號的起筆處,書寫過的地方就會鏈接燃燒起來,"化學真有趣"幾個濃墨的大字頓時顯出。學生第一次目睹如此奇妙的變化,無不驚嘆,學習化學這門新課的興趣一下就激發起來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某一學科發生興趣時,他總是心情愉快地學,而且是一學就懂。在上新課前,我常設計一兩個富有啟發心得實驗,利用實驗中出現的奇妙現象,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產生激奮、高昂的學習興趣。在講氧氣的性質前,我拿出一瓶事先收集好的氣體,先讓學生觀察,后讓一位學生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到集氣瓶口,帶火星的木條劇烈復燃了。此時,學生疑問:瓶內盛的是什么氣體?為何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呢?看到學生對此感興趣后,我便指出這瓶氣體就是氧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氧氣的性質。在講氫氣、二氧化碳等性質時,同樣先做一些有趣的實驗引起學習興趣,老師再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要求課后獨立解決。這樣,學生有目的地去聽課,收效較大。
通過多次練習,學生對動作的控制逐漸由意識控制轉向動作操作,逐漸達到動作準確、連貫、協調,顧此失彼的現象不再重演了,自我感覺"得心應手"。又如,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在前一節已經講了氧氣的物理性質,讓學生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反應條件及生成物的性質,選擇反應儀器及收集方法,請兩位學生上講臺分別演示儀器的安裝,氣體的制取和收集。同學們爭先恐后,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異常活躍,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3.創設課堂美境,貫徹寓教于樂
美育又稱美感教育或審美教育,是通過向人格完善的必由途徑和橋梁,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貫徹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和特點,挖掘美境因素,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各環節,通過語言描述、實驗操作等積極創設美境,使學生在美的陶冶之中,喚起對所學課程的興趣,強化好奇心,激發求知欲;使學生心情愉快,注意力集中,從而思維活躍,寓于想象,從而較靈活而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
如在化學課的教學中,教師展示給學生的勻稱協調、色彩柔和、比例適當、整齊配套的教具模型和實驗裝置,給人留下巧奪天工的美感;教師在實驗時,操作的靈活、熟練、規范,動作的優美;又如,教師在講課時,通過語氣的夸張、詞句的轉換、語調的親切、邏輯嚴密、洋溢激情而展示出語言美;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教態美、板書美及自身的心靈美,都將給學生美的感受,使學生由對美的感知和欣賞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鳴并給人以鼓舞力量。
4.開展課外活動,培養學習興趣
如成立化學課外興趣小組,開展趣味小實驗、小發明、小制作及自編初中生化學學習園地,舉辦化學晚會和化學知識講座等活動,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緊密聯系起來,相互促進,為擴大學生視野,挖掘他們學習化學的潛力服務,為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及關心自然、關心社會的情感服務。
總之,愉快教學法是一種新的教學思想和模式,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 廖可珍;試論化學課堂提問的設計[J];化學教學;1984年06期
[2] 陳光愛;宋特華;改進化學課堂演示實驗;培養學生能力[J];化學教育;1985年03期
[3] 勞慶元;幼兒園應實施"愉快教學"[J];幼兒教育;1987年06期
[4] 王越明;化學課堂提問的基本原則[J];寧夏教育;1990年Z1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