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
摘 要:創新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育,初中化學教師要實施教學創新,必須在教學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高階思維能力。只有采取恰當有效的措施,學生才會逐步形成創新思維的良好品格,才能成為適應時代要求、勇于開拓、善于創造的新世紀人才。
關鍵詞:初中化學;創新教學;探討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創新教育是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和核心.科技發展到今天,大有“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的趨勢,所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已成為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
一、創新教學的源泉——建立和諧民主師生關系
教師與學生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目標完成各自的任務,兩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與學生建立朋友式的師生關系,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多給學生以激勵和積極肯定的評價,對學生負責,善于傾聽學生的意見,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愛,密切同教師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師更好的發揮創造性,才有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學創新上來。學生喜愛這一科的教師,他的學習熱情就會高漲,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才會積極參與,主動學習,才能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從這里看出,師生關系是影響教學創新的一個關鍵因素,是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創新的動力之源。作為教師要主動與學生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為教學創新和學生未來奠定基礎。營造一種寬松民主開放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的思維不斷向深層次發展,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如:初中化學中把驗證性學生實驗改為探究性學生實驗后,自然地創設了師生平等交流,探究問題的創新學習氛圍,他們的創新意識,自然而然地得到培養和發揮。
二、創設情境,活躍氣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會主動地、積極地去思考、探索、創新。興趣不僅能促進智能的發展,而且能轉化為創新的動力。學生的創造欲望總是在他們的興趣得到充分滿足時才能進入最佳狀態,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創設能激發學生興趣的良好情境,從而帶動學生的創造欲望。例如,在化學“緒言”課教學中,我不是急于去講課文內容,而是先講“我們生活中的化學”,把有關“生活中的化學”“著名科學家的故事”“化學史知識”編成講義,制成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最后通過“魔棒點燈”“燒不壞的手帕”“雞蛋戲水”“水上游龍”等幾個趣味化學實驗,把學生帶入一個奇妙的化學世界里,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使學生在整個初中化學的學習中保持了積極的學習興趣。
三、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協作精神,是創新教育的動力
教學中要注意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首先要為學生提供參與教學的機會,不斷激發和引導他們的學習興趣,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創造的時間和空間。其次,要加強課堂討論,強化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進行科學探究,動手實驗,培養創新技能
實驗是化學學科發展的基礎,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智力的開發,有著獨特的功能和作用。在化學教學中,有些知識,單憑教師的講解是不夠的,如果能改革教法,用生動的實驗創造直觀的教學情境,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探究雞蛋殼的主要成分。要求學生討論和設計好實驗方案,互相交流,經過實驗操作總結出最佳方法。學生自己通過實驗探究,體驗到了獲取知識和感受未知世界的喜悅,調動了其自身的參與性與興趣,樹立了自信心。如探究CO2性質的實驗中,一系列的實驗現象變化,引起了他們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思考,為什么澄清的石灰水遇到CO2會變渾濁?為什么渾濁的石灰水繼續通CO2會變澄清?加熱后又變渾濁?這不但激發了學生探究的興趣,也使學生對溶洞的形成有了感性的認識,又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探究過程,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觀察能力、設計實驗的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了學生的個性,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使學生的潛在能力得到開發,大家一起參與探索研究,學生的合作精神得到培養,也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質。
五、實現自我創新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首先要加強自身的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提高自身的修養和知識水平,打破傳統的教育方式,讓學生在寬松、民主、富有創新精神的氛圍中思考、探索和創新。其次,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善于利用身邊的條件,結合所學的基礎知識,敢于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樣學生才能自己主動發現問題,進行創造性學習,為成為適應21世紀科技發展所需要的創新人才奠定基礎。
六、重視學法指導,培養自學能力,是創新教育的關鍵
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是優化教育的重要原則。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就是說教師不僅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本領,以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需要。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是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為了養成學生有一輩子自學的能力”。因此指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創新教育的關鍵所在。通過這些形式盡可能讓學生動腦、動口、動眼、動手,使他們從中受到激勵、啟發,產生聯想、靈感,增添創造意向,訓練和培養創新能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喚起潛在的創造智能,在意志和信念的推動下,支配自學探索活動,不斷更新、深化和充實已獲取的知識,為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奠定基礎。
總之,創新教育是教育發展的一種必然要求,創造充滿創新活力的課堂教學,對學生思維發展能受益終身.同時讓教師的勞動閃現創造的光輝和人性的魅力,這是每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探索和努力實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