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啟貴
摘 要 對于化學、物理、生物等自然學科,要對抽象的知識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適當的穿插一些和本學科相關的歷史知識或者發展史,讓學生對本學科、本領域的重大科學技術成就有一定了解,懂得一些本學科和其它學科之間的聯系,這一點非常重要,這對于發展素質教育也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將就化學史在初中化學教科書中的滲透展開探討。
【關鍵詞】初中化學;化學教學;化學史
學習歷史能夠讓能夠我們了解過去、認識現在和展望未來,對于初中化學教學來說,課堂教學能夠讓學生掌握知識和解題技能,而化學史教育則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因此,在教學中適當的穿插化學史教育,讓教師了解化學史教育在化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和關鍵地位,并采取多種有效方法和途徑讓學生掌握一些化學史知識,對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同樣有重要作用。
1 化學史教育在化學教學中的作用和地位
1.1 有助于開展德育教育
教師的根本職責就是教書育人,將化學教學和化學史教育結合起來,能夠在開展知識教育的同時進行適當的思想政治工作,起到啟迪學生心靈、激發學習興趣的作用。歷史上很多著名的大化學家都具備為科學獻身的精神,他們在科研道路上勇于實踐、百折不撓、不辭辛苦、鍥而不舍,在科學事業中投入了很多的時間和極大的精力。例如諾貝爾獎的創始人、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為了研究炸藥不顧自身安危,在炸藥實驗中將自己炸得遍體鱗傷,但是卻取得了實驗的成功,在化學史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針對學生開展化學史教育,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家這種努力奮斗、不怕挫折的精神,引導學生樹立偉大的理想,牛頓、波爾等著名的科學家為了科研終身不娶,雖然諾貝爾創立了諾貝爾獎,但是他一生都是貧困潦倒,將遺產全部用于創立諾貝爾獎,鼓勵更多的人投身科研。科學家這種高尚情操能夠鼓勵學生正確的處理學習和生活的關系,將德育教育寓于智育中,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2 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能夠通過實驗更加直觀的觀察物質的顏色、狀態和氣味等,課堂教學比較活躍,學生的積極性也極高,但是在化學理論知識的講解中,很容易讓學生感覺到枯燥無味,學起來效率很低,一些學生也反映記不住化學知識,感覺課堂教學沒意思。如果在化學課堂教學中能夠將化學史用小故事、小典故的形式講解給學生,就能夠課堂教學更加輕松活躍。例如在講解有機化合物時,可以向學生介紹Kekule夢見“蛇咬尾巴”感悟到有機化合物形式的故事,在講解氧化反應時,讓學生了解一下化學家拉瓦錫的生平,這些趣聞或者故事或者富有哲理,或者趣味橫生,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對科學理論的規律性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學習,提高教學效率,改善教學質量。
1.3 有助于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教師可以借助化學史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化學史的發展表明了科學發展是科學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并不僅僅是一些發達國家科學家的功勞,自古以來我國就有光輝燦爛的文化,我國古代的化學和化學工藝就已經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為歷史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動力量,四大發明為世界科學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由于歷史原因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不及發達國家,但是我們仍然在努力奮進,在這個方面,老一輩的科學家已經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例如我國化學家和生物學家合作,于1965年首次合成了具備生物活性的結晶牛胰島素。在教學中向學生宣傳我國科學家的杰出成就,學生能夠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樹立遠大的目標,為達到世界發達水平而不懈努力。
2 化學史在初中教科書中的滲透
2.1 內容逐漸增加
通過幾種教科書的對比,可以發現,不同版本的教科書化學史所占比例逐漸增加,1978年叫科學的化學史僅占全書內容的5%左右,到了2001年已經占據了50%左右,我國大力施行九年義務教育以來,對于素質教育更加重視,而初中化學教科書也在努力追上素質教育的發展腳步,化學史開展在教科書中占據重要位置,說明化學教育在傳授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努力讓學生發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讓學生能夠適合社會的發展需求。
2.2 范圍越來越廣
最開始化學教材知識對化學的發展進行了介紹,隨后出版的教科書除了介紹化學史上重大的發明、發現和實驗方法外,也介紹了一些著名化學家以及對化學發展的貢獻等,雖然化學史的滲透逐漸深入,但是范圍較窄,都是為教學服務。新版的教材不僅介紹了早期的化學史,也對現代化學進行了介紹,涉及到了能源、環境保護、生命科學、新型材料、國防等,化學史的滲透不僅更加深入,范圍也更加寬廣,學生可以通過化學史了解科學技術發展中出現的重要變革。教師在教學中,也要注意多學科之間的知識綜合,從社會、技術、科學等多個角度讓學生認識化學和環境、能源、材料等因素之間的關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2.3 形式逐漸多樣化
90年代的教學書采用的都是文字講述的方法來介紹化學史,內容和形式都比較單一,90年代以后的教科書在文字敘述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插圖,形式開始發生變化,新版的化學教科書對化學史的介紹內容更加豐富,形式也更加多樣化,在文章中增加了照片和插圖,數據更加詳實,真實的照片帶給學生學生更加深刻的感受,相對于單純的文字講述,這種形式更加形象直觀,具有較強的說服力,貼近生活的化學史能夠調動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讓學生主動探索、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3 結束語
綜上,現在的化學教育已經不再局限于化學教材知識,化學史的擴展讓學生對化學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在化學教學中穿插化學史教育,將成為化學教學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曾凡芝.化學史在初中化學教科書中的滲透[J].柳州師專學報,2013(03):32.
[2]閆志輝.淺談化學史教育在初中化學中的重要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3(23):155.
[3]張云芬.化學史與初中化學教學[J].文理導航,2011(07):68.
作者單位
貴州省甕安縣木老坪中學 貴州省甕安縣 55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