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通訊員 袁志歡 李志勇 祁曉健 執筆
(1.江蘇省鹽城市第一小學教育集團,224005;2.浙江省慈溪市宗漢錦綸初級中學,315301;3.江蘇省石莊高級中學,226531)
展現體育教學改革成果 引領體育教育創新發展
——第七屆全國中小學優秀體育課教學觀摩展示活動在鄂爾多斯市舉行
本刊通訊員 袁志歡1李志勇2祁曉健3執筆
(1.江蘇省鹽城市第一小學教育集團,224005;2.浙江省慈溪市宗漢錦綸初級中學,315301;3.江蘇省石莊高級中學,226531)
為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嚴格執行課程標準,改革體育教育教學方法,增強課堂教學實效,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和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國教育學會體育與衛生分會主辦,鄂爾多斯市教育局承辦的“中國教育學會2017年度課堂教學展示與觀摩系列活動暨第七屆全國中小學優秀體育課教學觀摩展示活動”于2017年7月5日-8日在鄂爾多斯市舉行。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巡視員廖文科,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國教育學會體育與衛生分會理事長楊貴仁,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曹郅琛,人民教育出版社體育與藝術分社原社長、中國教育學會體育與衛生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耿培新,內蒙古教育廳體衛藝處處長武福英,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昇,鄂爾多斯市教育局局長樊俊平,北京市東城區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體育與衛生分會副理事長蔡福全,天津體育學院原院長、體育與衛生分會顧問李宗浩,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育衛生藝術教育研究所所長、體育與衛生分會副理事長吳鍵,天津市教育委員會體衛藝處原處長、體育與衛生分會顧問陳永利,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有關教育行政領導,教研室、教科所的負責人,中小學的領導與體育教師4000余人參加了本次觀摩展示活動。
7月6日9:30,在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全民健身中心體育館舉行了隆重的開幕式。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曹郅琛致歡迎辭,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巡視員廖文科作重要講話。廖文科在講話中指出:“2004年以來舉辦的全國優秀體育課教學觀摩展示活動,不僅促進了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改革與發展,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體育教師,又對推動體育教學改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對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水平,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重視體育與健康教育工作,加強管理落實責任,繼續推進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也希望廣大體育教師把上好體育課作為重要的職責,形成體育教學特色,把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理念、要求落實到課程中,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楊貴仁宣布觀摩展示活動開幕,開幕式由耿培新主持。
開幕式中,與會者欣賞了鄂爾多斯市學校體育及藝術教育成果的表演。《鴻雁》《萬馬奔騰》,馬頭琴悠揚,展現了鄂爾多斯的草原情壞。鄂爾多斯市東勝區萬正小學與東勝區第一中學分別進行了《足球:腳背正面運球》和《籃球行進間運球》的課堂教學展示,學生們展示出嫻熟的運動技能。《牧馬少年》《小馬駒》《請到內蒙古來》,表達了內蒙古人民的熱情好客,將整個開幕式表演推向高潮。
經過層層嚴格評審,48節體育課和6節健康教育課入選本次觀摩展示活動,其中小學體育課22節,健康教育課4節;初中體育課15節,健康教育課2節;高中體育課11節。本屆活動展示的體育課和健康教育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地近兩年來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6〕27號),積極提升體育與健康教學質量的改革成果。展示課圍繞落實“健康第一”指導思想,以學生發展學科核心素養為統領,以健身育人為目標,尊重體育教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改革教學方式方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促進學生掌握運動技能、增強學生體質,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起到了交流教學經驗,展示教學成果,引發教學思考,提升教學感悟的積極作用,對推動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
本次展示觀摩活動小學組的展示課,涵蓋了小學六個年級的體育課,其中自選教材15節,有籃球、足球、排球、跳繩、體操(技巧)等,指定教材為分腿騰越和少年拳第一套。
授課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扎實,動作示范比較規范,語言簡潔,適時的動作示范,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比如,北京市鄭源源老師、河南省段佳潔老師扎實的武術功底,規范優美的動作示范幫助學生建立正確動作表象的同時,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武術的激情;重慶市劉勇老師的規范、優美的教學姿態和富有激情和趣味的教學語言做到了收放自如等,均給觀摩教師和評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課堂教學設計能夠通過合理有效的誘導練習、輔助練習、完整教學與分解教學的有機融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環環相扣,以追求較為嚴謹的課堂。比如,湖北省張勇明老師通過小象夾耳朵、小象卷鼻子等情境教學的設置,有效地誘導學生完成扶背夾肘、后倒滾動、直臂壓墊、舉腿翻臀、展髖立腰等動作,環環相扣,一氣呵成。
從教學理念上看,教師通過教與學,讓學生都能夠成為最好的自己。如,在遼寧省吳海龍老師執教的小學五年級《軟式排球滑步移動墊球》一課中,通過教學的設計、激情的語言,讓學生自我對照提升,使學生能在體育運動中體會到自己的進步,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學習效果非常明顯。
從教學方法上看,情境主題式、問題引導式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的活用,有效激發學生興趣。給學生更多的練習時間與空間,追求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習的真實有效性。如,廣東省洪巖老師的跳繩課,教師在示范動作時,以看“老師怎么拍”“老師站那里”“老師怎么跳”“老師怎么搖”等問題拋出,讓學生的關注點始終能落在要解決的技術要點上,從而形成感知,有針對性地去練習,解決動作的難點,有效掌握技術。
從教學手段上看,教師力求通過視頻媒體播放、平板電腦錄像等新媒體的教學,讓學生能夠了解自我,知道自己運動時的動作和過程等,以有針對性地改進自身的學習行為和體育動作。如,在上海市王冬香老師執教的《并腳跳短繩》一課中,將兒童化的情景與新媒體巧妙地結合起來。雖然教學中因為網絡的原因,部分環節未能播放成功,但是這樣的教學手段為觀摩教師提供了較好的操作視角。
總體上看,小學組授課教師非常注重學生體育學習能力的培養。無論是跳繩課、體操課、球類課,還是同課異構的武術課,都能夠依據《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標》),在目標多元化的基本上有所側重,強調技能目標的核心位置。緊扣主教材,以主教材的技術學習及目標達成為核心,同時有機滲透參與、情感等目標。另外,授課教師能夠注意發展學生的體能,盡量使得枯燥的練習富有趣味,將課中的練習設計得比較有實效、有趣味、有變化。
小學觀摩展示課中存在的不足是:部分教案中的目標表述得較為寬泛,不夠明確具體,少數教案中的運動負荷表述不夠清晰;部分課堂的教學重點、難點把握得不夠準確,部分課堂的安全注意事項未能清楚說明,導致課堂教學中缺少安全運動的保障;課堂教學中,對學生觀察得不夠全面,不能夠有效地幫助少數“體育弱勢生”;時間分配不夠合理,有的課甚至忘記了輔助教材內容的教學;有的課未能準確地把握教材、學情。
《課標》特別強調課程資源的開發。此次初中體育展示課在場地、器材和學生資源開發等方面給觀摩教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課程資源的開發,包括器材、場地、學生資源三個方面。開發、制作、使用新器材、新教具,體現了教師的智慧、創造力和團隊的凝聚力。如,《足球頭頂球》一課中,教師設計了四根懸掛足球的橫桿,每根桿上懸掛8個高低不同的足球。教師圍繞課的重點(觸球部位),針對課的難點(爆發式振擺),組織學生進行兩人一組頂懸掛球練習,減少了學生撿球的時間,增加了練習密度,提高了練習效果。
部分教師對練習場地做了認真地布置、合理地規劃,學生在優美的環境里、安全的場地上進行學習。如,新疆烏魯木齊市安長云老師將場地設計成弧形,有利于教師的指導和觀察,更給學生的學練帶來了新意。
學生也是可利用的資源,在體育教學中合理地開發學生資源,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能力,而且能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如,林秋安老師在《快速跑》中組織學生進行“鞏固提高快速跑”練習時,安排兩位學生協助教師計時、發令和記錄成績。
2.本次展示活動體現了不同教材、不同教法的特點。對于6節漸變型、封閉性運動技能的田徑教材,大部分教師都是從體驗開始教學,然后通過各種方法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發展學生跑和投的能力。對于開放性運動技能的球類教材,教師則采用游戲、組合和變換環境等方法組織學生練習,突出了技術教學的實用性,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對于突變型的、封閉性運動技能的體操教材,教師則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分解到完整的原則,采取輔助、誘導、降低難度和保護與幫助等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層層遞進的練習中學習技術,發展體能,培養意志品質。
以運動技能為載體,強化技術難點,達成其他領域目標。運動技能既是目標也是“載體”。部分教師以運動技能為載體,設計多種教學方法,強化技能,發展體能。如,劉學剛老師設計“拉阻力傘快速跑”,該練習意圖是以“快速跑”為載體,鞏固快速跑技術,發展學生的蹬、擺能力。
3.發展運動能力,培養核心素養。精心設計主教材,發展運動能力。教師對學生運動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如,在器械體操課上,教師采用輔助練習、誘導性練習、保護與幫助下練習、分層練習等措施發展學生的支撐、跳躍能力。合理安排課課練,發展運動能力。本次初中體育展示課,每節課都有課課練。練習內容和方法簡單、易學、有效,并較好地結合教學內容。
1.不同教材不同策略,合理安排運動負荷。如,鄭連堅老師執教《橫箱分腿騰躍》,針對器械體操有一定的危險性、器械比較少、練習密度難提高的問題,通過集體練習、保護與幫助、循環練習、安排課課練等方式提高了課的運動負荷,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少站多練,提高運動負荷。受場地器材、學生人數等影響,體育教學一般都有分組,但分組會存在部分學生等待練習的問題。少站多練就是通過讓學生在等待的時間進行練習,以有效提高運動負荷的方法。
2.針對身高、技能、體能差異,采取多種方法落實教學理念,追求良好教學效果。如,劉懂禮老師執教《籃球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根據學生的技術差異,在利用自制器材進行無球徒手模仿練習、有球練習鞏固后,將場地器材進行重新布置,然后進行分層練習,使所有學生在體育課中各盡所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充分發展。
縱觀這次初中組觀摩活動,亮點很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師關注不夠、教案要素不全、組織不夠合理、課堂教學“作秀”、同課異構不明、技術分解過細、忽視美的教育等。相信通過此次觀摩和交流,各位體育教師能夠開闊眼界,澄清思想誤區,共享觀摩心得,能夠更好地開展體育教學。
高中組的11節展示課,呈現出了教法有效、創新教具、注重體能的特點。
上課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選用上,運用合作、探究、自主的學習方式,教法多樣,較好地引導了學生進行學習。如,《健美操基本步伐及自編組合套路》一課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注重健美操基礎動作復習和新授動作的體驗,充分利用展示活動引導學生趣味地學、愉快地練,不僅強化動作技能而且發展體能。《長拳一段的對練》實踐課上呈現出“教師示范,學生模仿學練—組長示范對練動作—分組自學自練,教師巡回指導—分組演示,師生評議—放松整理,歸納評價”的教學流程。該課在項目內容方面有新意,在武術項目本源性知識原理滲透方面略顯不夠,若能以此滲透學科核心素養予以武德教育,同時基于學情設計多元學練方式、方法,在學法上彰顯立體設計,課堂教學亮點紛呈。
注重創新教學器材,教學器材的創新,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如,同課異構中展示的《跨欄跑及體能練習》三節跨欄課各顯神通。王君老師良好的專項教學能力和整體漸進設計和器械創新應用等博得眾人眼球;浙江姚玉丹老師以技能、體能和應用操作理念,圍繞目標設置不同內容的組合技能,橡皮筋和墊子等組合練習和手段激發了學生興趣,提高了教學密度。
本次展示課注重了發展學生體能,且形式多樣,較好地引導學生參與練習,發展體能。如,《籃球持球交叉步突破》一課呈現出“示標—專項準備—項目技戰術學習—小組展示—TABATA體能訓練—創意放松”的創新結構,教學過程推進自然流暢,密度負荷適中,較好地發展了學生體能。
總體上,本次教學觀摩高中體育課呈現出了體育課堂教學內容從單個技術升級為項目組合技能;突破了傳統體育課堂的單個動作技術教學的瓶頸;課堂教學結構呈現鮮明的整體設計特征;追求課堂教學的大密度與負荷的技(體)能素質學練手段設計;競技項目訓練相關的專項體能、核心體能以及新興的體能訓練手段有機融入了體育學習過程,彰顯出“立德育人”的教育方針與學科核心素養的相關要義等特點。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參與教學展示的選手專項教學基本功與項目教學展示能力與實際教學水平存在落差,個別選手尷尬的示范,講解方面存在科學性錯誤;體育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和基本規律在課堂教學中難以得到有效展示,包括作秀的因材施教、低端的器材創新、生硬的個別指導等。
7月7日下午,在圓滿完成各項教學展示活動后,“中國教育學會2017年度課堂教學展示與觀摩系列活動暨第七屆全國中小學優秀體育課教學觀摩展示活動”順利閉幕。
閉幕式上,耿培新從體育教學過程、促進學生身體健康、激發學生運動興趣、注重體育品德教育等4個方面對展示活動的現場展示課作了綜述。
在頒獎環節,大會組委會向本次獲得一等獎并進行現場展示的教師頒發了榮譽證書;向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天津市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室、北京教育學院、山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吉林省教育學院、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體衛藝處等單位頒發了優秀組織獎。
楊貴仁理事長在閉幕式講話中對本次活動中的展示課教師、指導教師、獲獎教師、獲獎單位表示熱烈祝賀,對各評審專家的辛勤勞動表示衷心感謝。并表示:“通過此次展示觀摩活動,大家交流了體育教學經驗,展示了教學成果,引發了教學思考,為推動我國中小學體育教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本次活動是推動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課程改革的新起點,希望各地認真總結梳理,提升體育教育質量,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培養一批學科帶頭人,進一步提高體育健康課程質量。”最后,作為第八屆中小學體育教學展示觀摩活動的東道主,四川省德陽市教育局局長尹燕從楊貴仁理事長手中接過了會旗。
此外,為全方位、多層次地報道本次教學觀摩展示活動,中國學校體育雜志社、《校園足球》編輯部組建了由社內編輯和社外優秀體育骨干教師組成的報道團隊。并于7月7日報道間歇,通訊報道組成員召開工作會議,對2018年雜志選題及通訊員隊伍建設等進行了探討。

(下圖為本次通訊報道組成員:左起依次為李寧寧、王志強、孟凡東、袁志歡、黃繼東、吳愛軍、祁曉健、李志勇、韓會軍、曹占良、呂兵文、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