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喆 (南京市溧水區文化館 210000)
關于群文美術作品
——衍紙畫的創作思路
唐 喆 (南京市溧水區文化館 210000)
衍紙,又稱卷紙,是紙藝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是一種十分古老的藝術形式,它的雛形起源于古埃及。16至17世紀,歐洲的修女們用衍紙做成裝飾畫來裝飾教堂的圣物。隨著殖民者進入北美洲,這種特殊的手工藝開始流行起來。如今,衍紙已褪去了強烈的宗教色彩,成為了一門獨立的藝術,它的藝術表現力較其他紙藝毫不遜色。衍紙融合了繪畫與雕塑的藝術特征,用紙加以表達。我們利用紙的彈性和可塑性,賦予了衍紙更多元的表達方式、別出心裁的巧妙設計、更濃郁優雅的藝術氣息和豐富多彩的實際用途。
隨著中國與世界融合的步伐不斷加快,衍紙藝術也逐漸傳入中國。運用彩色的長紙條作為基礎材料,結合卷、捏、粘等手法,將紙條制作成一個個形式多樣的小元素,按照不同的組合方法,完成一些造型,這樣雖然有趣,但不夠盡興,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了衍紙創作的行列中來。首先掌握衍紙的基本手法,好似掌握了語言中的一個個文字、詞語,再通過自己的想法與意愿加以組合運用。當然創作不僅僅是元素的重復疊加,當現有的元素不能夠很好的表現創作思想時,就需要我們善于發揮,尋找新的手法與表現形式,從而更完美的闡釋自己的創作內容。
經過這幾年衍紙畫作品的創作,我發現之前的創作內容都比較單一,以花卉和文字為主,內容略過平淡,內涵與層次都不夠豐富。所以,我將西方衍紙與中國傳統的木雕、玉雕、剪紙、山水畫等工藝相結合,從中國傳統的藝術形式中汲取經驗,并運用到衍紙的技法中來。例如,運用木雕在平面上塑造立體造型的手法,運用單線條的勾勒,多線條的排列,層次的疊加等等,從而賦予衍紙更多的空間感與層次感;借鑒剪紙中的陰陽手法,虛中有實,實中有虛,使得衍紙的表現形式更加多樣;運用玉雕中線條圓潤飽滿的塑造手法,將衍紙的線條塑造的更加流暢美觀;借鑒中國畫特有的藝術表現形式,學習它獨特的線條、題材、暈染、意境,進行造型構圖,大量留白,運用與水墨畫類似的黑白灰色調,再局部添加鮮艷明亮的色彩點綴,使得整幅衍紙作品更具有張力和感染力,運用衍紙營造出中國水墨畫和諧的效果,別有一番韻味。
同時,在基礎的衍紙造型元素創作上,對中國傳統元素的一些抽象概念進行深入理解與探索,將中國傳統的一些吉祥符號加以衍化,將一些抽象的概念衍化成一個具體的物體和符號。比如古人祭祀時的一些符號,器皿上的一些紋樣、圖騰,這些都是中國古代吉祥文化的體現。還有一些抽象的吉祥概念,例如蝙蝠、仙鶴、麒麟等,都可以衍化成具象的符號和標志,從而運用到衍紙的創作中來。
綜上所述,我認為衍紙創作最大的關鍵既是自由、靈活、多變,通過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寓意和藝術形式的衍紙變得題材更加多樣且富有內涵,意境更加優美,元素更加豐富,展示手法更加靈活,構圖也更加自由大膽。在衍紙的創作中,我們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發散性思維,在生活中善于觀察,將一些好的素材加以運用,從而創作出富有中國特色的出彩的衍紙作品。
附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