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平 邢丹
2017年6月27日,安吉發布了全國首個《美麗黨建工作規范》,以“黨建強、鄉村美”為目標,以“強班子、優隊伍,抓發展、固基礎,創特色、謀突破”為抓手,為全縣1339個基層黨組織、31 300多名黨員提供了具體標準和操作內容,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聚焦‘兩山實踐,聚力趕超發展,打造‘中國最美縣域”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安吉之路,是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科學之路,是一條黨建引領、先鋒示范的創新之路。近年來,安吉將“兩山理念”貫穿于基層黨建之中,在美麗鄉村建設的實踐中嘗到了“美麗黨建”的甜頭。
采訪中,記者捕捉到了一些生動的場景,得到了許多深刻的啟示。
“嗚嗚……”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阿魯阿家”號觀光小火車鳴著汽笛,滿載著游客行駛在4.5公里的繞村鐵軌上,穿梭于魯家村18個各具特色的家庭農場之間,串起一幅幅美麗鄉村的風景畫。
安吉縣遞鋪街道魯家村,2011年時還是一個負債150萬元的薄弱村,如今已如村里的觀光小火車一般,駛入發展的“高速線”,成為“開門就是花園,全村都是景區”的中國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
魯家村的山鄉巨變,得益于村黨支部運用“黨建+”思維,探索推行“兩山理念”生態黨建,通過引領村民進行土地置換、項目資金整合,采用“公司+村+家庭農場”模式,啟動全國首個家庭農場集聚區和示范區建設。
2013年,魯家村開始推行土地流轉,因地制宜打造家庭農場,鼓勵本村現有農戶擴大特色產業,比如種植白茶、鐵皮石斛,飼養野豬、野山羊等。同時引進社會資本,打造花海世界、百畝竹園等景觀。隨著家庭農場的不斷發展,美麗村莊帶來了“美麗經濟”——這個距離安吉縣城直線距離不過5公里的村莊,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2016年村集體經濟的穩定性收入達200萬元,村集體資產達800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在2萬元以上。
鄣吳村位于安吉縣西北部,是彰吳鎮的中心自然村、政府駐地。鄣吳村歷史文化底蘊豐厚,不僅是浙江省未開發的18個古鎮之一,還是一代藝術大師吳昌碩的故里,曾獲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浙江省小康示范村,村黨委獲湖州市先鋒示范村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彰吳村黨委立足實際,全面深化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通過開展黨員“掛牌亮戶”等日常教育活動,引導黨員以主人翁的姿態投身美麗鄉村建設。
采訪中,記者在鄣吳村村委會墻上看到一排排掛得整整齊齊的黨員紅馬甲,每件馬甲上都標記著黨員的姓名。據鄣吳鎮黨委副書記朱紅星介紹,黨員穿上紅馬甲,就等于亮出身份,既能讓群眾放心,又能接受群眾監督。
“黨員亮身份之后,都能自覺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強化了黨員的責任意識,激活了農村黨建工作。”朱紅星舉例說,幾年前,一名黨員在路過穿村小溪時,看到某制扇企業有污水排放跡象,立即向鎮里反映。鎮有關負責人與環保部門對接后,不僅解決了此事,還制定了全鎮制扇企業污水集中治理方案。
一件“紅馬甲”激發了黨員干部的擔當意識,凝聚起“兩山理念”實踐的強大合力。
馬家弄村位于安吉縣北川鄉北部,有全國綠化小康村的盛名。
記者剛進村,就看到有村民在清澈見底的河邊洗衣服,岸邊一塊標有“黨員愛心河段”的標示牌上印有這樣幾句話:我帶頭,爭一流;比奉獻,共治水。河岸兩邊是“白墻黑瓦”的徽派建筑,每家門口都有兩個垃圾回收箱。
據黨員志愿者介紹,灰色的塑料垃圾箱,專門存放“不可回收物”;另一種用竹木加工的筐子,存放“可回收物”。在村里主干道上擺放一綠一黃兩個大箱子,綠色箱子專門收集“廚余垃圾”,黃色箱子用于存放“其他垃圾”。每個垃圾箱上方都有一塊白底紅邊的垃圾分類標語或提示語。
垃圾分類,看似一件小事,可在改變生活習慣的起步階段并不容易。為了倡導環保理念,馬家弄村黨支部在推行黨員亮身份、亮承諾、亮實績,爭當文明先鋒、奉獻先鋒、創業先鋒的同時,還成立黨員志愿者團隊,宣傳建設清潔鄉村、實施垃圾分類的好處,以黨員的示范作用帶動全村男女老少投入美麗鄉村建設。
如今,在馬家弄村,村民對于垃圾分類已由最初的“要我做”變為“我要做”,環保理念深入人心。
天荒坪鎮余村位于安吉縣東南部,是習近平“兩山理念”的發源地。
全村共1050人,其中黨員53人,分布在3個黨小組。十幾年來,黨員們遵循“打好生態牌、走好綠色路、建設美麗鄉村”的思路,以黨建助推生態文明建設。余村的“紅管家”服務驛站為游客提供個性化、保姆式服務,成了生態旅游的一張“紅色名片”。
當記者問及余村黨員發揮模范作用的秘笈時,村黨支部書記潘文革說:“為讓黨員帶頭踐行‘兩山理念,我們以‘學、議、做、評、帶為內容的生態主題黨日‘五步法為抓手。”具體來說,就是通過學重質、議重責、做重實、評重真、帶重效,突出黨建引領,強化機制約束。
比如,為了使基層黨組織更具凝聚力和戰斗力,村黨支部將村里的綠化帶劃分為29個大區域,上百個小區域,由村里80周歲以下的黨員自愿認領,進行日常清理保潔。在認領之后,村黨支部每月考核,每季評比,評比分數作為年底黨員評優的重要依據。
在全村黨員干部的帶動下,余村先后獲得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美麗宜居示范村、浙江省首批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浙江省文明村等榮譽稱號。“去年,游客量已達12萬人次,今年還會有所突破。”在村黨支部書記潘文革看來,余村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背后,是依托于青山綠水發展的旅游經濟。
劉家塘村是上墅鄉的北大門,杭孝公路穿村而過,交通便利,風景優美。作為安吉縣第一批美麗鄉村精品村,現在是中國鄉村旅游創客示范基地、浙江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
近兩年,在黨員們的引領下,劉家塘村先后建起大塘嶺綠島廣場、森博園慢生活主題公園、獅子石休閑旅游區、沙町島、富硒田園等景點。在打造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的過程中,“導師幫帶”發揮了重要作用。
劉家塘村村委會委員馬曄告訴記者,近年來,圍繞美麗鄉村建設,縣委提出要培養選拔一批掌握先進農業技術、有助于特色產業文化發展的美麗鄉村建設“土專家”。4年來,他從初來乍到的新人逐步成長為在工作上游刃有余的干將,源于他的導師——村黨總支書記褚雪松。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褚雪松帶著馬曄跑工程現場,教他如何處理棘手問題、如何做好引導工作。
在主題黨日活動中,“導師幫帶”也是開展黨員教育的主要課程之一。通過聽“師徒”現身說事、看“師徒”結對做事,向黨員全面展示“導師幫帶”的做法及成效,發揚“傳幫帶”的好傳統,切實提高做好工作、服務群眾的能力。
“今天是你入黨的紀念日,謹表示祝賀,并希望你牢記黨的宗旨,增強黨員意識,堅定黨的信念,做好本職工作,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不忘入黨初心,加強學之真心,強化做之誠心,為黨的事業做出新的貢獻!”這是掛在大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一樓宣傳墻醒目位置的一段“政治生日”祝福語。
近年來,大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支部把落實黨建工作要求與踐行“兩山理論”、培育企業文化有機結合,發揮黨組織的引領作用,通過大康紅領學院、“黨員政治生日”等載體激活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推動公司實現“綠色發展”。
一個完整的“政治生日”包括四個步驟:一是贈卡片、送祝福。在黨員入黨日當天,為過“政治生日”的黨員送上組織的關愛和祝福,喚醒黨員的身份意識。二是憶經歷、說心聲。開展在黨旗下“重溫入黨誓詞、重讀入黨志愿”活動,由過“政治生日”的黨員結合自己的入黨歷程,講述入黨心聲和故事。三是做承諾、表態度。過“政治生日”的黨員圍繞美麗鄉村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等內容,分年齡、身體狀況、技能特長等情況,選擇性做出創業承諾、服務承諾或奉獻承諾。四是領心愿、樹形象。過“政治生日”的黨員結合工作實際和自身特長,認領“微心愿”,以個人的“微行動”切實幫助職工群眾實現心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