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新建,1970年生,蘇州人,園林設計師。占地三畝的蘇州私家園林承德堂,就是他自勺家。原本我們與老周約好九點半見,結果老周臨時發來消息說,他九點要去游太湖,讓我們把時間往后推遲一點。
七月中旬已進入三伏天,蘇州上午8點氣溫就超30度。后來我們坐在承德堂后花園的玻璃房內時,我問老周,這天氣游太湖不熱嗎?老周邊泡茶邊說:“熱啊,熱的不得了?!?/p>
當下我和朋友會心一笑:老周好玩,不裝。
老周喝茶、泡茶也是一點講究都沒有。
朋友送的上好滇紅,他五根手指并攏伸進袋子里,隨意抓兩把往蓋碗里塞,看著量差不多就沖水了。
第一泡用來洗杯子,洗完把廢水直接倒在煙灰缸里??礋熁腋椎乃疂M了,端起來往垃圾桶走,手一斜,水倒了一地。
老周就這么讓水邊流邊說:“我平時可沒這樣的,這已經很細致了啊。”
和老周接觸就像夏日夜晚約幾位好友在地攤吃燒烤、喝冰啤一樣暢陜。他直來直去一身“匪氣”,你也就不用裝什么大家閨秀。
氣場不對,趕緊撤。氣場對了,聊!愛聊什么聊什么!
陳從周先生的《梓室閑吟》中,有一首關于蘇州的詩,云:
江南文氣鐘吳門,
千載風流毓古城。
塔影浮空橋映水,
吳音軟語“糯”留人。
這四句也許能概括蘇州,但明顯不適用于老周這樣的個體。
老周看著“匪氣”其實內心有“文氣”,但“軟語”跟他那真是沒半毛錢關系??蛇@些都不妨礙大伙一提老周,就會夸一句:“周新建懂園林,他會造園?!?/p>
一
老周從小就喜歡故鄉的園林,一路兜兜轉轉才回到造園這路上,這么一做17年過去了。
他不愛談自己造園的態度和講究,一張口先開始罵各路“大師”。
近幾年私家造園漸漸成流行,魚目混雜的也就多了。愛之深、責之切,看著好石頭、好花木、好家具被弄得亂七八糟,老周被氣得不行。
有次老周已經做好一個園子的造園規劃,這時來了個大師,說把車庫設在后花園。
此話一出就把老周點炸了:“我說,等會兒~這位大師,園林人車分流是最基本的。一個院子車開進來,那還叫什么院子?你是什么大師?你是不是風水大師?”
老周就是這么直。
在老周看來,蘇州園林自古就是私家園林,講究的是個“隱”字。
這在布局上大有講究,從入戶到后花園,是個越來越私密的過程,就像古人的住房空間,客廳和書房,區別不僅在布局還在情感上。
中國園林精致,有野趣和禪意,像中國水墨畫。
小時候老周學水墨畫時,老師交代:“我們中國畫是不講比例的啊,講的是意境?!蹦菚r老周不懂,但現在懂了。
“所以,在水墨上畫個汽車,這什么玩意兒?。俊彼粩[手,不屑聊這些所謂的“大師”。
二
老周也最煩別人叫他“大師”,覺得特裝。他給自己的定位就是匠人,接地氣,踏實。
老周受不了“高、大、上”那套?!盎臁钡浆F在,身邊高朋不少,該玩的都玩過了,回頭一看,最喜歡做的事還是造園,甚至可以說是“熱愛”。
他每天凌晨4點起來和工人一塊去挖石頭,挖到太陽高照。夏天太陽大,老周那身黑一看就知道是被曬出來的。
出發去承德堂前,我看了勞大帥寫過的老周,其中一個情節我記得很清楚:
“造園子有分工,有負責疊石的,有負責理水的,有負責栽樹的;高屋建瓴的認識有了,但涉及到這些具體的老周還不了解。
老周那股子聰明勁這時候顯現出來了:跟人聊,偷師。跟疊石的聊,跟理水的聊,跟栽樹的聊;人家喜歡抽煙,他就買好煙,一根接一根地遞,自己都跟著抽惡心了?!?/p>
老周學造園是無師自通,偷學來的。智商、情商這東西也確實說不清、道不明,它們似乎就是天生的。
老周屬于兩者雙高的那一類。跟他說一,他能馬上推出十,東西學得特快。所以他會直接告訴你,他是不看書的,學會了基本原理,其他就靠“悟”。
“悟”,也是學造園過程中特別重要的一個字。
以前老周看園林是無知無味,現在越看越得勁。
他不喜歡看造好的園林,只喜歡尋覓殘破的邊邊角角。因為這些殘破里,留下的才是先人真正的智慧與痕跡,就像被保護著的頤和園或希臘神廟。有追求的巧匠,都在過去找精髓。
看得多了,學得多了,就找著門道了。
“造園最先講的就是布局,布局不行,后續再怎么用力都沒有。
布局好了,入場也是有順序。從開水池到綠植,到壘石,得依次進場。
這里頭也得了解植物,它們是喜陰、喜陽,還是半喜陰、半喜陽,都有講究。
還有比例問題,建個走廊得講比例。走廊是園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也不應該為了做走廊而去做走廊。
園林中倒影也很重要,再是鋪石……”
以前需要偷師,這么多年下來,老周已經把自己修煉成了一本行走的造園百科全書。
三
老周活得隨性,即便腰纏萬貫,也對生活沒啥要求。粗衣淡飯、幾塊錢一包的煙照樣抽。
但在造園這事上他沒法將就,“我追求完美,不好就重來,不惜成本。很多人說算了,算了,我說這不能算,一算會給你留下一輩子的遺憾?!?/p>
以前造園有“養石”一說,現在很少人養了,老周是其中一個。
一批石頭看著好,老周就把它們放在樹底下養個三年五年,翻個身,再養兩年。讓它們皮殼顏色一致,還帶著老臘。
老周造園時脾氣大,只要他想做的,就一定得做到,沒人能阻攔?;旧鲜恰坝錾駳⑸瘢龇饸⒎稹保氖莻€“態度”。
造園不像玩收藏,它涉及方方面面。工地進行,難免遇到城管來搞事。一提到城管,老周又上火了,他是不帶怕的,有理說理,沒理打一架也成。endprint
想請老周靜忙造園也不容易,至少得理念一致,雙方都得有把事做好的態度,如果沒有,那就免談。
造園過程,老周遵的是古典園林做法。他敬佩老祖宗手藝,見不得后人什么都不懂就亂來。
老周曾受托去建個弄堂牌坊。這種牌坊正常有蓋帽,他拆過,懂得原理、結構。上蓋帽講究重心、支點還有固定的傳統榫頭手藝。舊時牌坊做得結實,怎么拆都拆不掉,這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
可當時卻有個總監在老周面前說,不能這么弄,上面得加云柱。這可把老周氣得不得了:“我說,這位先生,原配的蓋帽就在你邊上啊。我非要用怎么的?我說了算,還是你算了?”話還沒說完,老周就把這個總監踢到湖里去了,“我就罵,滾你媽個蛋,你個不學無術的東西?!?/p>
柳蟲子:真踢下去了?
老周:真踢了,我說如果不是看朋友面子,我弄死你。
柳蟲子:……
四
所以千萬別跟老周弄虛作假,他會分分鐘炸給你看。跟老周相處的原則就是別裝、簡單點。
其實老周一開始也不是這個性情,也沒這么坦蕩,只是他過去的經歷也算傳奇,這一身“匪氣”就是讓這傳奇的人生大濤大浪給磨出來的。
老周從小就是公子哥,出身書香門第,打小就特別聰明。輝煌的時候混的是國際,人稱“香港大少爺”(當時香港還未回歸)。錦衣玉食、紅袖添香不在話下。
后來老周就不學好了,學會了賭。問老周有沒有來過福建?老周答,去過,去過武夷山,去賭。賭到最后肯定是沒好結果,從公子哥賭到妻離子散、負債累累。
這大起大落,老周也算是參透了紅塵。最好、最差的都經歷過了,這世間再沒什么好怕的了。
不過老周的爆氣也不是看什么不爽就罵,只是實在把他惹生氣了,才發飆。他實際上更像一位在山頭自立為王的頭子,豪爽剛烈、有情有義。
老周不屑那些弄虛作假的人,但極樂意和坦蕩、有趣的人稱兄道弟,并且特別尊敬踏實做事、勤勤懇懇的造園匠人。
他從不認為造園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事,在老周心里,這些能工巧匠才是真正的造園者,他特別喜歡和他們待一塊。
老周手底下聚著東山大部分優秀工匠,他還培養出一大批造園專才。老周待他們真誠,大熱天送西瓜、送桃子,中午讓他們多休息,避開高溫。若不是親眼所見,還真想象不出老周貼心的時候是什么樣。
這些匠人也跟老周很熟稔,開起玩笑毫無芥蒂。
閑聊一半,老周還特意叫來孫老師與我們相識。孫老是老周造園的最佳拍檔之一,他造園造了一輩子,國內作品93處。足跡還遍布世界各地,就美國大都會已經往返很多次。
老周夸起孫老,毫不吝嗇贊美之詞。
不過老周最軟的軟肋還是他的家人,特別是母親。
與我們外出吃飯時,老周會和母親報備。吃飯期間,母親打來電話,沒響過三聲他就趕緊接起電話。
通話完畢,這位平日里大大咧咧,什么都覺得無所謂的漢子忽然感慨道:
“真是一物降一物,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娘。百善孝為先,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父母都不好,怎么可能會對朋友好?你在外頭取得多大成就都沒用,這人品肯定有問題,不行?!?/p>
說完,拿起酒杯,干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