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吳江盛澤中學關工委
楊傳泳
正確引導少年兒童的偶像崇拜
蘇州市吳江盛澤中學關工委
楊傳泳
據報載,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調查報告“少年兒童偶像崇拜與榜樣教育研究”表明,近7成的孩子選文體明星作為自己崇拜的偶像,只有2.3%選擇科學家。無獨有偶,今年重慶南岸區戶外夏令營一份問卷調查結果,有9成孩子的榜樣是明星。這些調查結果的確令人驚詫,值得深思!
說實在,最值得少年兒童崇拜的偶像應該是英雄模范。我國從不缺少英模,古代有岳飛、戚繼光、林則徐等民族英雄,現代有“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少年兒童是朝氣蓬勃的群體,有著崇尚革命英雄的愿望。比如,電影《戰狼2》受到廣大少年兒童的喜愛,主要不是在于動作功夫的高強,而是因為影片在表現海外撤僑過程中,中國軍人那種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激發出高漲的愛國主義熱情。今年暑期,“兩彈一星”元勛程開甲院士榮獲“八一勛章”,喜訊傳到程老家鄉,吳江各地無不歡欣鼓舞。雖然程開甲離開吳江盛澤多年,但他的精神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家鄉的發展。吳江區關工委和盛澤鎮關工委,近幾年來始終不渝宣傳程老事跡,并列入關工委每年主題教育重點內容,程老的故事在吳江青少年中廣為傳播,成為學習楷模,成為激勵著青少年教育巨大動力。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八一”建軍節期間,盛澤鎮關工委開展追尋英模足跡活動,組織學生前往南麻社區看望老山戰斗英雄沈云泉同志,這種在青少年中廣泛開展學習英模的做法值得提倡。

程開甲塑像
那么緣何當今少年兒童中出現重明星輕英雄的崇拜偶像偏差呢?問題出在少兒身上,根子卻在教育上,是學校、家庭缺乏對他們的正確引導,開展革命英雄主義教育的力度不大。筆者今年暑假到學校帶領少兒朗讀革命烈士詩章,發現他們竟然對李大釗、方志敏、楊靖宇、葉挺一無所知,僅對夏明翰有所了解,也是從語文課上得知的。所以,學校家庭社會對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堅持立德樹人,不能重智輕德。學校教育無論思想品德課還是學科教學都應有機結合英模教育。以前,雷鋒、草原英雄小姐妹、賴寧等英雄模范曾經在少年兒童中起到良好的榜樣作用。我想,不斷樹立英模標桿,宣傳他們的事跡,弘揚他們的精神,不懈堅持,必然能取得良好效果的。
另一方面,社會輿論要堅持正確導向,營造良好的學習英模的氛圍。曾幾何時,一度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泛濫,否認中華民族的英雄文化傳統。一些所謂公共知識分子散布污蔑英模的謬論,否定英雄事跡的存在,惡意中傷狼牙山五壯士、戲說邱少云、冷嘲劉胡蘭,甚至用反動當局羅織的罪名對先烈進行妖魔化,真是極盡誹謗詆毀之能事。若任其放肆欺蒙民眾,只能讓人喪失民族自信心!我們的主流媒體要發揮“風向標”的作用,要勇于激濁揚清,駁斥謬論,以正視聽。另外,有的自媒體存在依靠渲染明星的八卦新聞來“吸睛”的現象,在少年兒童中起了不良的影響,對此,有關部門應該加強監管。
習近平總書記說:“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中華英杰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寶貴的財富。我們應從娃娃抓起對英雄的崇敬,引導他們以英模為榜樣,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做一個高尚的人,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本欄編輯 孫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