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麟++朱小龍
摘要:本文闡述了合同能源管理的實質,介紹了合同能源管理的由來,分析了國內外關于合同能源管理的研究現狀,并從政策建議、風險管控、合同違背預警及合同違背事后協調等未來研究要點提出了展望。
關鍵詞:合同能源管理;節能服務;節能效益
一、引言
合同能源管理是指:“節能服務公司與用能單位以契約形式約定節能項目的節能目標,節能服務公司為實現節能目標向用能單位提供必要的服務,用能單位以節能效益支付節能服務公司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潤的節能服務機制”。由此可見,合同能源管理的實質,就是以減少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的一種節能投資方式,此方式允許用戶使用未來的節能收益支付用戶自身的設備升級改造成本和節能公司先期的投資及利潤。十八大報告多處提到要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而實施合同能源管理正是利用市場機制促進節能減排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有效模式。在實施能源管理項目過程中,如何通過調整能源利用結構、優化能源利用方式,來不斷增強對能源消費的管控能力,是實施合同能源管理的主要目標。而對于專業知識相對匱乏的用戶而言,實施既可達到特定能源優化需求又能獲得穩定收益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是極其困難的,迫切需要研究合同能源管理項目運作中相關的風險監控與決策優化問題。
二、國外關于合同能源管理的研究現狀
1980年,美國《哈佛商業評論》刊登Roger Sant有關能源服務節能方法的文章,1983年,美國全國節能服務協會正式成立,標志著一個現代節能服務產業的正式開始。進入80年代節能服務產業已從美國逐步擴展至日本、加拿大、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這些國家關于節能服務業發展的研究相對完善,涉及經營運作、經濟模型、管理模式、法律政策等諸多方面。
(1)K.H.Ng 和 G.B.Sheble研究節能服務公司在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中的風險價值和風險規避。
(2)Geller 和 Nsdel(2003)對促進最終用戶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市場轉化策略和能源政策進行研究。
(3)Daniel Berlent(2005)通過數學方法建立節能服務公司的風險概率模型和估算原則方法。
(4)Evan Millsa 和 Steve Kromerb(2006)等提出了節能項目中項目管理風險問題以及資金的分析框架,并精確分析項目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對其風險量化后給出一定的評價。并以建筑節能領域的財務風險分析為例,就如何鑒定、量化以及管理風險,給出技術指導和實證分析。
(5)Adriaan Perreslsa 和 Katein Ostertagb 等(2006)從再造節能市場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角度研究節能政策,指出完全依靠市場為基礎的能源政策已初步受挫。
(6)Paolo Bertoldia 和 Silvia Rezessyb 等(2006)回顧和分析了合同能源管理在歐洲的發展,得出節能服務公司在歐盟需要培育和發展的一項長期戰略,并提出了著眼于現在和未來的立法措施。
(7)Steve Sorrell(2007)提出合同能源管理在不同環境下的可行性分析評價框架,將考慮對服務費和改造費有影響的各項因素在內,對在不同背景下實施合同能源管理的企業給予科學可靠的評估方法。
(8)Konstantions D.Patlitzianas 和 John Psarras 等(2008)提出了包含有多標準決策支持子系統和專家子系統的多維決策支持體系,考慮了能源市場新參數,其中包含氣候和文化的變異等,并在歐盟新增的 13 個候選成員國中成功實施。
(9)JayManoharan(2008)通過對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節能服務市場與發展機遇的分析,建議政府要對節能服務行業應該放松規制。
三、國內關于合同能源管理的研究現狀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我國政府與世界銀行就在我國示范和推廣合同能源管理機制達成了共識,并決定共同實施中國節能促進項目開展節能工作。1996年是個關鍵節點,這年,我國政府與世界銀行、全球環境基金共同實施了大型節能合作項目,正式將“合同能源管理”引進我國。通過研究文獻發現,國內學者對合同能源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許泓(2002)分析了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機制運作的節能服務公司繁榮發展的原因,指出了合同能源管理機制的實質、內涵和特點以及在我國的應用前景。
(2)王婷、胡珀(2007)認為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風險由外部環境風險、節能技術風險、市場風險、組織管理風險和客戶風險五個方面決定,并運用層次分析法和灰色系統理論建立了灰色層次分析評價模型對節能項目的風險進行定量評估。
(3)尚天成、潘珍妮(2008)分析了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政策風險、市場風險、融資風險、運營風險和效益風險,建立了合同能源管理項目風險評價的指標體系,并運用模糊綜合評價理論對各種風險進行了定量評價,最后提出了控制風險的優化模型。
(4)王李平(2008)等將政策風險、金融風險和營運風險作為節能服務公司進行風險度量的主要指標體系,利用將多維功效函數模型和風險效用理論結合改進的新模型對節能服務公司的風險進行了度量。
(5)劉娟、李大元(2010)分析了合同能源管理的內涵和意義,指出了我國合同能源管理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我國合同能源管理健康快速發展的建議。
(6)劉西懷(2010)從風險回避、風險防范、風險分配和風險轉移四個方面分析了合同能源管理的風險控制體系。
(7)周鮮華、徐勃(2010)從節能量預測、融資成本和客戶支付三個方面分析了合同能源管理的收益風險,并提出了相應的防范措施。
(8)吳麗梅、王永祥(2011)分析了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融資風險,并利用累計債務覆蓋率、項目債務承受比率等動態指標進行了定量評估。
(9)殷堯其(2011)以上海阿爾西空調系統服務有限公司實施的上海某半導體制造公司的恒溫恒濕空調機組節能改造項目為例,詳細描述了利用“節能收益分享”模式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中的風險分析,節能收益的分享計算及貸款融資等問題的解決。
四、研究展望
通過對合同能源管理研究現狀的分析,可以看出,國內外關于合同能源管理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作者認為未來可以進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有:
(1)在合同能源管理發展的初期,國內外學者對合同能源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發展現狀及發展障礙方面,大多數學者針對某些障礙提出了一些政策性的建議,但是政策性建議的實施難度比較大。
(2)隨著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各個國家的普及和發展,對合同能源管理的研究逐漸深入到實施層面。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一種基于市場機制的運作模式,風險存在于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實施的全過程,如何規避風險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利益相關者都要考慮的問題。
(3)國內對合同能源管理的研究較少,很多學者從不同角度提出了評價風險的方法及規避風險的策略,但基本都是單方面進行研究。但是對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全生命周期和全體參與者風險評估的研究缺不多,這方面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4)目前國內外的研究僅對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全生命周期做了簡單的風險評估,對項目實施中如發生合同違背如何進行預警與調控等沒有進行研究。本項目擬對全生命周期的單階段風險評估、多階段風險傳遞和全過程風險管控等方面進行研究,并構建合同違背發生前的預警方法和合同違背發生后的多階段協調方法。
參考文獻:
[1]Steve Sorrell.The economics of energy service contracts [J].Energy Policy,2007:507-521.
[2] Albert Thumann, ET AL,Energy Projest Financing:Resources and Strategies for Success,The Fairmont Press,Ins.Lilburn Georgia,2008.
[3]Shirley J.Hansen,ET AL,Escos around the World: Lessons Learned in 49 Countries,The Fairmont Press,Inc. Lilburn Georgia,2009.
[4]王敬敏,王李平.合同能源管理機制的效益分享模型研究[J].能源技術與管理,2007(4).
[5]王婷,胡珀.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風險評估[J].電力需求側管理,2007,(05):24-2.
[6]尚天成,潘珍妮.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評價方法[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8,(03):135-137.
[7]王李平,王敬敏,江慧慧.我國合同能源管理機制實施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電力需求側管理,2008,(01):16-18,25.
[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0〕25號) .
[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見 [N].人民日報,2010-04-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