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漪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176-01
教學語言在教學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語文教師的教學語言會對學生的情感、認知和思維都產生一定的影響,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需要具有扎實的語文基礎,良好的修養,靈活的思維以及固定的教學風格。教師要用優美的教學語言去營造良好的語文課堂氛圍。
小學語文是一門工具學科,這是區別于其他學科的主要特點。教師的教學語言對小學生有著意義非凡的影響,為小學生學習其他學科奠定基礎。在小學語文學科中,教學語言藝術是非常重要的。小學語文教學語言藝術更加充分的體現了語文的人文性。
1 課堂教學語言藝術對小學生的影響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提到:“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個性,培養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學習科學的思想方法,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這是語文課程的總目標。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通過課堂教學語言藝術對小學生的各方面都產生一定的影響。
1.1 發展學生的情感
語文課堂教學語言對小學生情感發展很有重要的影響。語文是一門人文性的學科,而教學語言藝術正是體現人文性的途徑之一。語文的人文性有助于小學生情感的培養,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用教學語言藝術來發展學生的情感。
對于課文《船長》,教學時要體現課文的主旨精神。課文通過描寫“諾曼底”號遇難時,哈爾威船長鎮定自若的指揮,船上的人員都獲救的事情。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問:“你認為船長是個什么樣的人物?”“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讓學生自主尋找可以體現出船長精神的語句。以此來幫助學生體會船長盡忠職守,大公無私的精神,進一步培養學生對于社會主義道德的認識。
1.2 提高學生的認知
語文的學習有助于小學生認知的形成。教師利用教學語言藝術使得小學生掌握基礎的語文知識與技能,如字,詞,句的運用,培養學生交流和表達的能力。
在教學《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一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的樣式進行語句的擴展和填空。“我想變眨眼的星星,我想變彎彎的新月。我想變……”之后的內容需要學生根據自己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再加上孩子特有的天馬行空的想法來補充完整。這樣的做法不僅能鍛煉小學生對詞句的運用,還能加強他們的表達能力。
1.3 拓展學生的思維
語文課不僅是培養小學生情感和認知的課程,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更需要發展思維能力。教師通過教學語言藝術,依據學生的邏輯思維方向,進行層層推進,尋根問底,深入引導。
如《雨點》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就應該抓住層層遞進的關系。“雨點最先落進池塘里,然后是小溪,江河和海洋,為什么要這樣寫呢?”讓學生了解這四個地點是逐層遞進,越來越大的關系。“為什么又要用睡覺,散步,奔跑和跳躍來對應四個地方呢?”讓學生理解到這四個地方水流速度越來越快的原因。逐步的分析與引導,讓學生順著自己的邏輯思考,培養思維能力。
2 教學語言藝術對小學語文教師的要求
追求教學語言藝術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需要教師的恒心和毅力。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的表現,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的好壞。教師如果能將志趣和情趣表現出來,就會使學生產生美的培養。特別是在低年級的課堂中,教師需要言傳身教的將知識傳授給學生。生動活潑的教學風格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能夠提高教學質量與水平。語文教學活動的形式和內容,是語文教師運用語言教學生學會使用語言,教學語言既是手段又是目的。這是語文學科區別于其他學科最顯著特點。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語言藝術方面的也有獨特的要求。
2.1 扎實的語文構建基礎
小學語文是各門學科的基礎。教學語言藝術對小學語文教師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扎實的語文構建基礎,具有語言文學常識。首先要能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此外還需要具有豐富的語言文學常識。小學語文的內容是淺顯易懂的,但是教師也不能掉以輕心,往往越簡單的內容就越容易出錯。教師是為人師表,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一個小錯誤會導致大錯誤的產生。小學語文教師應具備豐富的語言文學常識,在教學過程中能隨時將知識點傳授給學生。
2.2 靈活的語文思維表達
教學語言藝術需要教師具備靈活的思維,因為清晰的思維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表達。小學生的經驗知識有限,小學語文教師要通過準確,生動的表達幫助小學生感悟知識和道理。語文課是注重氛圍的一門課,教師豐富有趣的表達還可以改變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真正的走進課文所描繪的世界中。
2.3 良好的語言文學修養
大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同樣的教學方法,因為語言不同就可以相差二十倍。”可見,語言在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教師良好的文學修養能使教學語言藝術得到充分的展現。想要提高文學修養不僅僅是多看書就可以的,更要能把書中的精華運用到實際的教學中去。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注重平時文學的積累,多讀書,讀好書,然后把學到的技巧方法運用到課堂上。
2.4 穩定的語文教學風格
每個教師都有各自的教學風格,有的活潑生動,有的嚴肅拘謹。不管教學風格如何,教師都應該有一個穩定的教學風格,讓學生接受。如果經常變換教學風格,學生可能不會很快適應,從而達不到應有的教學目的,適得其反。教師要摸索適合自己,適合學生的教學風格,不能忽這忽那,讓學生措手不及。
教學語言是一門藝術,對學生有著重大的影響,清楚它的內涵和界定,了解它的特點,有助于教師的教學。對于小學語文教師,由于小學課程是基礎課程,更是要注重使用適當的教學語言,研究教學語言藝術。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領悟教學語言藝術,要具備三個要求:扎實的語文構建基礎,靈活的語文思維表達能力以及良好的語言文學修養。當然只有專業知識是不夠的,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教師也應該積極關心學生的發展,用語言去溫暖他們,感動他們,促進學生健康成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