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奎秀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216-01
這里我所說的“三心二意”,并非是指做事不專心,思想不集中,而是指對小學生人格的塑造與培養(yǎng)。所謂三心是指“愛心、孝心與責任心”,“二意”是指“個人意識”與“集體意識”。這里的“三心二意”可以說是我們立人之本,育人之基。
《家人的愛》是人教版小學《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在本課教學中,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我用課件播放了孩子們小時候漸漸長大的照片,喚起孩子們的回憶,讓孩子們明白他們的健康成長爸爸媽媽不知花費多少心血。其中一個孩子高高舉起自己的小手,站起來說:“老師,當爸媽這么辛苦,長大了我就單身!”此話還擲地有聲,他身邊的孩子紛紛表示同意這個觀點。當我說到媽媽十月懷胎之辛苦時,另一位孩子舉手站起來脫口而出:“真幸運,我是男孩!”女孩子們低頭不語,似乎自認倒霉了。從那時起,我意識到我肩上的擔子有多重,也意識到培養(yǎng)孩子“三心”的重要性。
托爾斯泰說過:“一個人若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少年階段是責任感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意識是素質(zhì)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的內(nèi)容。作為小學生,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提高素質(zhì)是孩子將來走向社會,開創(chuàng)事業(yè)的基礎,也就是說,你是小學生就應該完成老師教給你的學習任務,能遵守班規(guī),遵守《小學生守則》,將來長大才能成為社會的棟梁。
那么作為老師,我們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三心二意”的優(yōu)秀品質(zhì)呢?
1 教師要發(fā)揮鏡子的效應
教師就是一面鏡子,一面旗幟,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因此我們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言談風貌,用知識裝飾自己。閱讀就能夠改變?nèi)说臍赓|(zhì),多讀書,多讀好書就能開拓視野,心境更加豁達;讀書能使你心靜如水,品德高尚。你用愛心去關(guān)愛你身邊的每一個人,不管你是大人還是小孩,長得好看還是丑陋,只要你需要幫助就盡力幫忙,奉獻出自己的一片愛心。教師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你,從而效仿你。古往今來發(fā)生多少愛的故事,我們可以講給孩子們聽,你用故事去感染孩子,像“孔融讓梨”“烏鴉反哺”等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故事孩子們喜歡,長期堅持就能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身邊榜樣的示范作用不容小覷,及時表揚有愛心、有孝心的孩子,就能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從而讓孩子有了方向標,那么“三心”的培養(yǎng)目標就為期不遠了。
2 教師要播灑廣博的師愛
大教育家孔子的《論語》中就有有教無類的說法。教師所肩負的是對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對個別人的教育任務。這種責任和愛能超越一切,能匯聚成一股無可阻擋的力量。我無法忘記2012年我曾帶過的名叫李偉的學生,他從出生就患有小兒麻痹癥,腿腳不靈便,但他意志堅強,每天除了做功課,還要鍛煉身體,堅持跑步、做操,否則就有可能癱瘓。平日里,他經(jīng)常獨自一人默默坐在教室的某一個角落,我感到他有一些自卑,雖然他成績平平,但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每當他取得點滴進步,我都不忘鼓勵他、表揚他。同學們愿意接近他,幫助他,漸漸地他的成績進步了,生活有自信了。后來他還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還獲得過演講比賽二等獎呢!正是因為我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把愛獻給每一位學生,學生喜歡老師,老師關(guān)愛學生,那一屆,我們班總共五十多位學生,一半以上學生都考進了省重點或市重點中學,家長看到我總是笑容滿面,把我當作自家的親人。德國詩人海涅說得好:“一個孩子就是一個世界,這個世界隨他而生,隨他而滅。”孩子的心,像一朵初開的花,像一泓純凈的泉水,像一張潔白的紙,可以在上面寫最新最美的文字,可以在上面畫最新最美的圖案。孩子的心,敏感而脆弱,這是一個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該忘記的。我們的教育要走進孩子的心靈,只有你知道孩子們心里想什么,需要什么,他們才會心情愉快地接受你的教育。當他們遇到困難時,只要您一句親切的鼓勵,一個關(guān)懷的眼神,學生的心門就被您打開,您也就因此走進了學生的心靈世界。這就是心靈對話的魅力。
3 要用智慧培養(yǎng)“二意”
個人意識與集體意識的培養(yǎng)需要我們孩子在實踐中明白其中的道理,事實勝于雄辯。課堂上,每當出現(xiàn)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學生用們就要合作的方式完成問題的研究與討論,每天的值日生大掃除、開展運動會等,都能讓孩子明白集體意識的重要性。我們的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大集體,班級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應該為集體著想,互幫互助,學會關(guān)心他人、體諒他人,有樂于奉獻的精神。蟻族就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面對火災,他們抱成一團,護住了最里面一層的螞蟻,那么在最外面的就要自我犧牲了。
我們還可以利用課堂、班會、作文競賽等,進行主題教育,也可以讓孩子自己講故事,說說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為自己做了哪些事,最讓自己感動的事是什么,從而領悟家長對孩子無私的愛。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只要我們堅持不懈,貫徹“三心二意”的教育理念,用心去培育,用愛去滋養(yǎng)孩子的心靈,用心去點亮孩子智慧的那盞燈,我們一定會取得滿意的結(jié)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