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兆麗
摘 要:法國大文學家維克多雨果曾說過一句名言:開啟人類智慧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字,一把是文學,一把是音符。由此可見,音樂對于人類的發展有多么的重要。音樂教育是對幼兒教育的方法之一,它不僅能給兒童帶來愉悅,而且還能潛移默化地對兒童的成長起到一個積極向上的影響作用。將音樂教育與常規教育有機結合,幼兒既能受到良好的藝術熏陶,在優美的音樂聲中愉快的生活、學習,又能幫助老師高效的組織活動。將音樂活動和幼兒的日常生活活動的結合,就是一種高效的教學,生活化教育也是幼兒園課程的基本特點之一。
關鍵詞:音樂活動 幼兒 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221-01
1 音樂對幼兒的影響力
音樂有時能對孩子起到平撫情緒的作用,尤其體現在剛剛入園的小班幼兒身上。初次入園,不習慣,有了音樂的陪伴,在和小朋友的活動中,他們就會暫時忽略新的環境帶來的陌生。另外,欣賞音樂還能夠幫助幼兒提升聽力和記憶力,良好的聽覺記憶能夠幫助提高課堂學習的效果:在游戲活動中,故事聽講中,兒歌背誦中,如果配以音樂,幼兒的積極性會很高,學習效果自然就好。再次,音樂能幫助幼兒溝通交流,促進幼兒之間的關系發展,而且打破年齡,性別等方面的限制。最后,聽音樂還能幫助發展幼兒的體能:拍手、跑步或游戲都能鍛煉幼兒的手腳和肌肉,同時還能培養他們的協調能力,而這些對幼兒的身心發展都大有好處。
2 每天活動音樂化
2.1 入園
入園是幼兒進入幼兒園的起始時間,要讓他們充滿期待與向往。早晨入園時,要選用活潑、優美的音樂減輕幼兒早起入園的疲憊感和離開家長的焦慮感,我們一般選擇播放《晨曲》 《春》這樣的寬松音樂,幫助幼兒對每天的生活充滿期待。
2.2 區角活動
區角活動是幼兒園課程設置必不可少的部分,通過區角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幼兒可以發展自己的興趣,提高動手操作的能力,還可以幫助幼兒形成友好的朋友關系。幼兒可以利用器材及玩具進行自發的各類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可以播放舒緩的音樂,使幼兒保持輕松的心態,在放松的環境中進行區角活動。我們大多時候選擇的歌曲有《當我們同在一起》《兩只小手》等。活動結束的時候可以選擇節奏歡快的歌曲,如《加油!寶貝》等讓幼兒收拾歸位各種游戲用品。
2.3 用餐及入睡
每次就餐的時候我們都會選擇播放一些舒緩的輕音樂,經過上課及活動之后,幼兒在休息的同時,聽聽音樂既是身心的放松,又能激發幼兒的食欲,幫助他們細嚼慢咽,有益健康,可謂一舉多得。此時,我們選擇的音樂有《望江南》《天鵝湖》《高山流水》《梁祝》等。用餐結束后,在組織幼兒散步時,幼兒往往會三心二意,不認真聽老師的口令。此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合適的歌曲,邊散步邊表演,幼兒會被老師的舞蹈動作吸引,情境合適,幼兒也會參與表演。如《江雪》《雜詩》《鳥鳴澗》《田家》《郊游》《健康歌》《狗狗減肥操》《我真的很不錯》《兔子舞》都是比較適合此情此景,適合表演的歌曲。另外,每次到了午睡時間,因為每個幼兒的習慣不一,有些幼兒有午睡的習慣,有些沒有。剛開始幼兒們躺在各自的小床上以后有些不知道做什么。有的和其他小朋友打鬧,有的假裝睡覺,睡不著等等。而這時老師則忙著維持秩序,一團糟,有點捉襟見肘的感覺。后來我嘗試播放音樂,在美妙的音樂中幫助他們入睡,效果良好主要選擇的曲目有《孩子入睡》《搖籃曲》《秋日私語》《小夜曲》《漁舟唱晚》《月光曲》《舒伯特搖籃曲》《月光奏鳴曲》等。
另外,在幼兒上衛生間的時候也可以適時播放音樂,幼兒經常喜歡擠在一起和小朋友在衛生間嘻嘻,游戲,秩序混亂,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在播放了音樂《火車開來了》之后,男女小朋友一排接著一排,就像一列火車一樣在行駛。幼兒們非常喜歡,興趣濃厚,漸漸養成了聽音樂排隊上廁所的習慣。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消除了安全隱患。 最后,教師在每次組織教學活動之前,搭配一些幼兒喜歡的音樂,激發幼兒用肢體表現的欲望,大家一起動起來,自然而然地把幼兒帶入活動。如《詠鵝》《賽下雪》《詠蟬》《憫農》《登鸛雀樓》《春曉》,幫助幼兒自然而然地進入到課堂教學中。
3 正確選擇幼兒不同年齡階段的音樂
指導家長朋友們積極主動的開展音樂欣賞活動,同時加強音樂與其他活動的整合。采用多種多樣,趣味盎然的方法調動幼兒的興趣。如小班歌曲《誰餓了》,教師可以用動作象征性地表述全部歌詞內容。如“一直大貓出來了”(模仿動物走路的樣子)“肚子餓的咕咕叫”(做出表現肚子難受的樣子),“看見了小老鼠”(做出看見食物很驚喜的樣子),“啊嗚啊嗚吃完了”(先做出狼吞虎咽的樣子,再做出吃飽后很滿足的樣子)。接下來教師可以邀請幼兒猜想教師的表演所講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一開始是誰來了?他怎么了?后來它看見了什么?最后它又怎么了?還可以邀請幼兒一起隨歌聲邊唱邊做動作。讓孩子欣賞了歌曲《誰餓了》,并要求他們說出歌中唱了什么,每當他們說出一句歌詞,我便將這一句唱出來,對于沒有說對和說全的,便再次播放錄音讓他們聽一遍,最后,幼兒終于將一首歌補充完整。這時,再次播放CD,幼兒輕聲跟唱兩遍。在孩子們基本學會的基礎上,再要求他們有表情地演唱。幼兒肯定會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
音樂是一門“聽”的藝術,要讓孩子們多聽,多感受,這樣孩子對音樂的感受力才會增強。在我們的一日活動的多個環節,都可以用不同的音樂作背景,既可以營造氣氛,又可以提高孩子對音樂的感受力,何樂而不為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