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相群
摘要:寫作是語文教學的基本環節,也是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集體體現,作文在語文教學中所占的地位也是不言而喻的,但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寫作水平一直都是一個圍繞教學者的難題,在新課程教育的理念的指導下,更加要加強各科之間的合作,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積累各種素材,發揮他們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一、加強學對作文的理解,端正學習態度
作文態度是指對于作文目的和意義的認識。我們應該首先讓學生明確作文的目的和意義,否則作文和作文教學就茫然不知所措:或者讓學生機械地重復進行“課堂作文”,或者是為學生專門講授作文技巧的“技巧作文”,或者是圍繞中考、高考指揮棒轉而進行猜題、押題的“應考作文”。總之,學生并沒有從根本上認識作文的目的和意義。我們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真正明確對作文的認識,端正作文態度。
作文的實質到底是什么呢?“它應該是從作者的心靈深處歌唱出來的東西”(列夫托爾斯泰語)。這里的“心靈歌唱”,就是指精神勞動、“心智”運作,是學生內心世界的流露,是學生思想感情的外現,是學生美好心靈的寄托。這豈是僅靠技巧訓練、押題猜題、機械背誦所能解決的問題?作文其實是一種自覺、自愿、自娛、自樂的心理活動過程,而不能理解為一種表面應付或心理負擔。誠然,中考、高考需要寫出理想的高分作文,而日常生活幾乎一刻也離不開作文,生活處處有作文,“留心處處皆學問”。學生帶著一雙聰慧的眼睛,用心觀察生活,用心體會生活,用心感受生活,要做大千世界的感受者,要做美好生活的發現者,要做正義真理的實踐者。經過感悟,他們發現“風景這邊獨好”。學生明確了作文目的,端正了作文態度,并且堅持日常的作文訓練,如堅持寫日記、周記、片段作文、半命題作文、全命題作文、想象作文。只有養成了良好的作文習慣,從作文中感悟到真正的樂趣,這樣的作文才受學生的歡迎。如果能最大限度激發了學生的作文興趣和熱情,那么,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就會文思泉涌,他們“我筆寫我心”,描繪美好生活中的蕓蕓眾生,刻畫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抒發激越豪放的內心情感。或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或淋漓盡致,酣暢灑脫,或激蕩澎湃,熱情洋溢,或振聾發聵、隨心所欲。總之,這是心靈的碰撞,是情感的交流,是內心世界的外在流露,是真實情感的寫意。
二、創新作文教學,改變傳統教學觀念
在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轉變角色,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育,力求擺脫傳統觀念上的束縛。古書云:“直木為梁,語文論文彎木作犁。”是猴子,給它一棵大樹,讓它爬;是虎,給它一座大山,讓它跑;是蒼鷹,給它一片藍天,讓它飛。傳統的寫作教學,多受習慣思維的束縛,教師注重訓練,缺乏情感體驗,以誘導代啟發,以共性代個性,無形中成為一種模式,有人戲之為“挖坑式”教學。而實質上寫作教學缺的不是知識,而是興趣;缺的不是指導,而是體驗;缺的不是模式,而是情境;缺的不是規范,而是個性;缺的不是訓練,而是實踐;缺的不是批評,而是鼓勵。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三、加強各科合作,重視知識的積累
課程是可以讓學生接受的、同今天和未來密切相關的文本,同時又是師生對話的材料,是一個生態系統。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教學中,要加強學科之間的聯系,通力合作,營造一種平等、民主、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掌握多元知識。通過教學中的互動開放,豐富了學生知識,拓寬了視野,用所學知識去體驗生活,稍做加工提煉,寫作時就不會提筆茫然了。
四、仿寫入手,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倡導的就是“以讀促寫”的寫作方法――仿寫。仿寫是學習寫作的有效方法,這已得到過去、現在不少語文老師的共鳴和重視。
“仿”不能機械的模仿,不能照范文生搬硬套。選好示范文章進行閱讀分析,從中學到一些寫作方法,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仿寫,走的是讀寫結合之路,“以讀促寫”。古人云:取上為中,取中為下。即學習一篇上等文章,可能只能領會到中等水平;而學習一篇中等水平的文章,只能領會到下等的水平。因此,課前老師選擇好范文是關鍵。范文應該選取經典文章,作文課上能起到真正示范作用的好文章。而且,選擇范文,還要考慮,所選文章,是在哪方面起示范作用的(立意、構思、布局謀篇、表現手法、語言;寫作順序、表達方式、修辭、句型),范文能起到好的啟示作用,學生才有好的標竽可畫。
有時候,學生覺得大作家大文豪的文章水平是高山仰止,自己難以達到,心中會有一種距離感。那么,老師還可以選擇一些學生的優秀作文做范文,是學生身邊的同學的作品,讓學生樹立信心:自己完全可以寫出這樣的作文。經典美文與學生作文相結合選擇,可以起到較好的示范作用。
五、擴大閱讀量,積累素材
學生作文無創新、內容空洞、千篇一律、無事可記、無觀點可議,無情可抒,除了生活體驗比較少以外,就是知識面太窄,知識后備太少的反映。因此,我們應該引導學生擴大閱讀量,儲存信息知識信息,這樣寫作文就得心應手了。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必須像蜜蜂一樣,采過很多的花,這樣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起,所得就非常有限和枯燥了”。就是要我們多看多讀,豐富自己。
擴大自己的閱讀方法有很多:①有目的的指導。平常介紹當代文學作品以及近期報刊、雜志、電影、電視中的優秀作品。②提倡多看多讀,要求學生每人至少有兩種以上的報刊、雜志。特別是學生自己花錢訂的刊物,閱讀的積極性更高,收效也更好。③開展閱讀交流定期交流閱讀心得,一是可促進學生去閱讀,因為不閱讀便無心得可講,這樣久而久之,形成良性循環。
總結:作文教學是一項艱辛細致的過程,教師需要在教學中不斷的總結與歸納,努力探索新型的教學方法,勇于探索和創新,為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陳春華.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之我見.《新課程學習:中》,2013年第9期
[2]蔣慧敏.打造高效作文課堂,構建特色語文教學《考試周刊》,2013年第93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