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霞
摘要: 白蕉為我國現代著名書畫家,其書法作品及書畫理論對我國當代書畫藝術及中華文化傳承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通過對白蕉書法藝術特點的分析,進而提出了我國現代書法的走向:崇古守真、內修外為和脫俗創新。
關鍵詞:白蕉 ;書法特色; 現代書法 ;走向
在中國現代書法領域,白蕉先生有著重要的一席之地。白蕉是生于清末、成長于民國、成熟于新中國時期的當代著名書法家、畫家和詩人。白蕉出生于書香門弟,原姓何,名馥,字遠香,號旭如,后以白蕉為名;白蕉先生曾在中國美術教育的搖籃――上海美專執教,新中國建立后,曾任上海中國畫院籌委會委員兼秘書室副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會員,上海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會會員,上海中國畫院書畫師,還擔任過《人文月刊》的主編;白蕉先生一生臨池不輟,留下了大量的書畫作品,并著有諸多書畫方面的論文和研究文章,其中《書法十講》、《書法學習講話》和《云間談藝錄》、《濟廬詩詞稿》等最為著名。白蕉先生一生淡泊名利,民國時期,堅決不與國民黨反動派合作;新中國成立后,不在意個人的得失,為籌建上海中國畫院、上海書法篆刻研究會、上海美術館多方奔走,付出大量心血??v觀白蕉先生的一生,尤其是白蕉先生書法藝術創作的歷程,其書法作品及書畫理論基本上代表了我國現代書法發展的路徑,并對我國當代書畫藝術及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通過對白蕉先生書法藝術人生的總結,可以粗略地勾勒出我國現代書法的走向:
一、崇古守真。中國現代書法大致可以從民國(1912年左右)至新中國建立(可延至文革前1965年左右),基本上與白蕉先生的人生經歷,尤其是書法藝術的經歷相吻合。這一時期,中國經歷了清朝滅亡、軍閥混戰、抗日戰爭和新中國誕生,連年的戰火和極其劇烈的社會動蕩,使得中華民族大批的藝術家多年顛沛流離,游離于生與死之間,但廣大藝術家對傳承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信念和追求沒有停止,對藝術的創作、創新沒有停止。正如“亂世出英才”,這一時期我國涌現出了李叔同、于右任、吳玉如、沈尹默、林散之等一大批優秀書法家,白蕉為其中的佼佼者。這些書法大家都是以“崇古”作為了書法研習和創作的基礎,在書法創作中都始終強調書法的“法度”。白蕉自幼學習書法,從歐、虞二家臨起,后又轉而研習二王,步入青年后,在諸位高人的指點下,白蕉更加刻苦地臨習二王,領會二王書法的神韻,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后人評價其行草書為近現代王體書風的典范。沙孟海先生對白蕉書法評價更是達到了“三百年來能為此者寥寥數人”的高度。也正是由于如白蕉先生等一大批書法藝術家們對“古人”的尊崇和對中華傳統藝術的傳承,才使得中華藝術的脈系得以延續發展??梢哉f,白蕉先生尊崇“二王”的書法藝術創研之路,是對中國現代書法“崇古守真”的最好詮釋。
二、內修外為。隨著人類的進步和全球文明的泛化,中華民族在被歐洲列強轟開國門和清王朝覆滅前后,帶來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同時也迎來了大量的西方文化,有進步向上的精華也有低俗落后糟粕。許多年輕人充滿對現代文明的向往,但缺少分辨能力,更難以抵御一些做了亮麗包裝的精神鴉片的誘惑。徐悲鴻、于右任、沈尹默以及白蕉等一大批有著強烈民族正義感的藝術家、教育家,在堅持自身修為的基礎上,積極向大眾傳播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觀點和理念。白蕉先生在從藝和從教的幾十年間,撰寫了《書法十講》、《書法學習講話》和《云間談藝錄》、《濟廬詩詞稿》等大量的書法、文學論著,既對中華書法藝術做出了精到、細致的研究和宣講,又對當前社會上存在的媚俗、取巧等書法亂象進行了嚴厲的批判。其在《書法十講》中從書法約言、選帖、執筆、工具、運筆等十個方面對書法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堪稱中國現當代書法最為經典的教科書。白蕉先生在《云間談藝錄》中,將書法藝術的心得體會認真周到的表達,進而對古往今來書法大家做出了獨到分析評價,甚至對一些功力不足或筆態媚俗的人士進行了尖刻地評判,充分表現出了白蕉先生深厚的書法藝術功力和嫉惡如仇的情性。“內修外為”成為了中國現代藝術大家和教育學家們弘揚民族文化、實現自身價值的寫照,也是現代書法藝術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
三、脫俗創新。任何一個民族或區域的文化只要是代表了人類文明和進步,就必定要經歷繼承和發展的“揚棄”過程,書法也不會例外。白蕉先生崇尚二王,但絕不是單純模仿,而是在認真繼承古人、充分汲取養分的基礎上,破除俗氣,大膽創新。對于書法繼承與創新關系,白蕉先生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觀點:始欲像,終欲不像,始欲無我,終欲有我。白蕉臨習二王,但不拘泥于二王,研究古人,但不止步于古法。當代著名書法家、書法評論家胡傳海先生對白蕉書法有著較細致、深刻的評價:“白蕉不是一味地再現二王的面貌,細細品位仍然可以看出其中的差別:白蕉用筆更追求起落無痕跡,折筆相對減少;結字求簡;行筆速度更快些;字距安排也力求變化??梢哉f,白蕉在二王的基礎上還運用了一些現代的用筆技巧,從而避免了他的作品一味崇古的嫌疑。”當代書法家陳振濂先生更是把白蕉書法推向了頂峰:“白蕉專攻行書,在‘二王一系中登峰造極,也有咫尺千里之勢。但他的細微妙處卻更越前輩一頭。他的高度,已成為回歸‘二王時代舉世公認的高度?!笨v觀千年以來中華文化藝術的發展,“揚棄”一直是發展的主旋律,只有在傳承優秀傳統的基礎上,才能有創新、有突破;同時,沒有創新的藝術,就不會有傳承發展的動力。當前,書法藝術已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的優秀藝術,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書法藝術家,也創立出多個書法風格或流派。國內外許多書法藝術工作者們力圖從書法的筆法、技法、章法等方面有所突破,并做出了諸多努力,但創新易,脫俗難,在研習和尊崇古人的基礎上達到脫俗創新更難。正是由于如白蕉等一大批現代書法藝術家們為我們做出了榜樣,在尊崇優秀傳統文化基礎上的不斷創新,才使得書法藝術顯現出勃勃生機,昂首屹立于世界藝術之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