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 潔
楊元春:環境監察的一把利劍
文|韓 潔
2016年2月,楊元春被公選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州環境監察支隊副支隊長崗位上,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想方設法提升全州環境監察人員執法能力,加大環境執法力度,為改善昌吉州環境質量做出了突出貢獻。截至2016年11月底,他所在支隊查處環境違法案件24起,處罰307萬元,移送公安機關案件5起。2016年9—11月環境執法大練兵活動期間,在楊元春的直接參與和具體組織下,共查處環境違法行為案件252起,比2016年1—8月增加3倍多。辦理行政處罰案件72起,強制執行案件14起,稽查案件2起;實施《環保法》配套辦法案件85起,其中按日計罰13起、查封扣押41起、停產整治9起、移送公安機關行政拘留案件20起、移送公安機關涉嫌犯罪案件2起,比2016年1—8月增加近3倍。
始終把學習作為適應工作、勝任工作的基本功和基本途徑的楊元春,于2013年5月擔任昌吉市環境監察大隊大隊長,這讓他與環境執法工作結下了緣。愛學習、善學習的他,很快適應并熱愛上了環境執法工作。在昌吉市環境監察大隊工作的近3年里,他積極探索、積累和總結了一些規范辦案程序、完善案件審查和加強隊伍建設的做法和經驗。

擔任昌吉州環境監察支隊副支隊長后,他感覺到自己面臨的壓力和困難很大。他發現全州環境執法力量比較薄弱,這與上級要求和群眾期盼差距很大,想方設法提高環境監察人員的執法能力就成為他的首要任務。首先,楊元春明確提出要用制度管人、管事。他下大氣力先后完善了日常污染源雙隨機、環境監察稽查、排污費稽查、違法案件審查、大練兵案件指導員等一系列制度,并在他的提議和主持下,從執法模板、現場監察、執法文書等方面對全州環境執法行為進行了規范。推廣移動執法系統開展現場監察,解決現場執法行為不規范和新入職執法人員不會實施現場監察的問題。通過嚴格執行各項工作制度,全州的環境監察機構形成了講政治、講規矩、講正氣的良好局面。其次,楊元春把執法能力建設作為夯實環境監察工作的重要抓手,他強力推進“培訓餐”,主持舉辦公文寫作、典型案件分析、環境執法技巧等培訓課,親自給大家授課;到縣市辦案時,也經常從制作筆錄、調查取證、撰寫調查報告等細節方面給予指導;不定期邀請內地、自治區等環境監察專家及檢察院、公安部門專家來給環境執法人員授課;組織開展違法企業案情研討會,以此來提升環境執法人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任副支隊長以來,組織了突出以交叉執法、聯動執法、典型案例等現場執法為主的業務培訓12次,讓大家邊干邊學和在干中學、學中干。
楊元春擔任副支隊長以來,從制定工作制度、理清監察工作重點、推動工作落實等方面,堅持以身作則,積極發揮帶頭作用,全力推進監察工作不斷提升。昌吉州環境監察支隊依法行政、執法水平、工作作風等方面有了極大的提高和改觀,執法能力得以全面提升。
“我們楊副支隊長最大的特點,就是勤學和實干”,這是昌吉州環境監察支隊執法人員對楊元春的公開評價。一個人的思想品質將會決定其工作作風。楊元春是一位厚道踏實、胸懷坦蕩、干事利落、作風頑強的人。長期以來,楊元春始終堅持最早上班、最晚下班,從沒有上下班時間概念,只以工作完成、未完成作為時間劃分標準。
新《環保法》的實施,對環境執法人員提出了新的任務及要求。為了貫徹落實好新《環保法》及其配套辦法,楊元春牽頭制定了《2016年昌吉州環境執法“雙零”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全州各縣市環境監察部門在夜間、節假日期間開展零點行動突擊檢查,環境違法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實現“零”的突破,因而于2016年5月代表昌吉州環境監察系統在2016年第一期新疆環境監察崗位培訓班上作經驗交流,受到好評。
在昌吉州,哪里發生環境違法重點案情,哪里發現辦案難題,哪里就會出現楊元春的身影。楊元春不僅辦案多,辦大案也多,這都與他的“實干+苦干”的精神分不開的。尤其是環境執法大練兵活動開展以來,作為副支隊長楊元春深感肩負的責任更為重大,經常帶隊到縣市(園區)開展突擊檢查、夜查并現場指導執法人員查處環境違法案件。楊元春經常帶領支隊執法大隊或縣市環境執法大隊共同查辦環境違法企業。他及時總結現場執法經驗,采取“倒序法”,要求執法人員在執法現場就考慮企業違法行為,從處罰適用的法條入手做好現場調查和取證工作。
2015年,他在昌吉市擔任環境監察大隊大隊長時發現,燃煤小鍋爐、建設工地揚塵是造成當時昌吉市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楊元春及時將燃煤小鍋爐、建設工地揚塵作為日常環境監察的重點對象。在2015年夏季,他主動聯合安監、住建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集中整治城區建設工地揚塵污染,督促36家建設工地達到環保要求。在秋季10月份,發現城市周邊經常出現陰沉現象,他利用早、晚時間對城市周邊開展巡查,發現在城市郊區一個鄉鎮有20余起焚燒秸稈違法行為,他又擔當起了滅火員。為有效杜絕焚燒秸稈、垃圾及樹葉違法行為,他認真分析原因,向市政府作了專題報告,提出了解決措施及辦法,使污染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楊元春常說:“新環保法是一把雙刃劍,有法不依是失職,執法不嚴是瀆職,我們環境執法人員主要職責就是查處環境違法行為,必須迎難而上”。一家大型污水處理廠,在2015年兩次被查出水質超標,該污水處理廠以各種借口、各種理由拒絕處罰,還聘請律師與環保部門打官司。在這種情況下,時任大隊長的楊元春堅決依法對其違法行為進行處罰。最后,經法院宣判,該企業兩次環境違法行為受到高達100多萬元的罰款。到了2016年,屢教不改的該企業,又偷排廢水被現場抓住,被處罰31萬元,對其違法行為楊元春多次與公安部門對接,補充完善證據,最后該企業兩名責任人受到了行政拘留處罰。
在執法中,楊元春堅持原則,嚴守底線,面對任何一個違法排污企業絕不留情面。有一家造紙廠,隨意排放水污染物,縣市環保部門曾經查處過,但對該企業違法行為處罰執行的難度很大。2016年5月,接到下級環保部門反映,該企業私設排污管道排放水污染物。在領導的支持下,楊元春組建專案組,先后兩次帶領執法人員到該企業調查取證,固定證據,最后對該企業處罰20萬元后,將案件移送公安部門對相關責任人給予了行政拘留。
楊元春常說:“想要不被追責,就要履職盡責”。2016年8月,楊元春帶隊對阜康市3家企業進行了突擊檢查,發現3家企業均存在“未批先建”的環境違法行為,楊元春要求立即停止建設及開采。事后,楊元春曾經的同事、朋友前來求情,都被楊元春斷然拒絕,仍然依法對這3家企業進行了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