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若璘
摘 要: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對旅游從業人員的需求越來越大,導游作為行業中的生力軍起著重要的作用。《現場模擬導游》作為導游職業準入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將探討如何強化高職導游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提高綜合素質,使其順利取得職業準入資格,最終實現職業教育和資格考試無縫連接。
關鍵詞:《現場模擬導游》;課程;導游資格考試;融合
1全國導游資格考試制度現狀分析
為進一步完善“導游人員從業資格證書核發”行政審批事項的相關工作機制,自2016年起,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定于每年11月舉行,每年一次,具體時間由國家旅游局當年確定。考試科目為“政策法規”、“導游業務”、“全國導游基礎知識”、“地方導游基礎知識”、“導游服務能力”五科。其中,科目五:“導游服務能力”,考試內容為景點講解、導游規范、應變能力和綜合知識。科目一、二、三、四為筆試,科目五為現場考試。科目五中文類考生考試時間不少于15分鐘,外語類考生考試時間不少于25分鐘。現場考試由省級旅游主管部門根據現場考試工作標準組織本行政區域內考試。考試結果以筆試成績、現場考試成績和總成績分別劃定分數線,筆試成績、現場考試成績和總成績均滿足劃線要求的為合格,考試成績當年有效。
2高職院校導游專業學生現狀分析
高職院校培養的導游人才需要通過旅游行政主管部門統一主持安排的導游資格考試才能成為真正的導游,這也是導游人員行業準入的惟一依據。在校生與旅游業從業多年的導游相比,不論是實踐經驗還是應變能力都處于劣勢,這讓很多學生覺得考試無望,即使努力也收獲甚少,從而大大影響了高質量導游人才的培養和旅游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在校學生在面臨畢業綜合實習的時候,如果沒有職業準入資格證,就只能被動地服從學校的安排,并不能按照學生自身的職業規劃來進行,這樣就進一步加劇了職業教育培養不出行業合格的職業人才的尷尬局面。
3《現場模擬導游》課程設計與導游資格考試有機融合的探索
為順應社會需求和行業發展,在課程設計上要改變現有的教學思路,課程設計與導游資格考試有機融合,改革教育教學方法,做到切實與行業接軌,培養行業所需要的優秀導游人才。
3.1教學模塊與導游資格考試有機結合
結合本省導游資格考試科目五“導游服務能力”的考試內容,制定相應的教學模塊。首先,景點講解模塊以本省導游資格考試的景點為主,對考試的景區景點進行分類講授,使學生對景區景點涉及的知識深入了解并掌握。其次,導游規范和應變能力模塊要結合“導游業務”和“旅游政策與法規”的知識,使學生在掌握導游帶團過程中的基本規范,并結合大量的案例分析,使學生掌握“導游業務”和“旅游政策與法規”的知識并熟練運用于實際帶團過程中。最后,綜合知識模塊要綜合“全國導游基礎知識”和“地方導游基礎知識”的相關知識要點,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后熟練運用于導游詞的講解和風土人情的介紹,真正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3.2改革教學方法
在《現場模擬導游》課程教學過程中,目前很多高校依舊沿用傳統的講授法為主的教學方法,而課程中大量的知識有很強的情景性和直觀性,單一的講授法是很難達到教學目的的。我們要根據旅游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標準,修訂教學計劃,制定相應的教學大綱和實訓大綱,與時俱進,改革教學方法。
3.2.1情景模擬教學法
情景模擬教學法,即以情景理論為基礎,根據景區景點的游覽線路制作大量形象生動的幻燈片,從而豐富學生的感知性,身臨其境,一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點和技能的掌握。在情景模擬教學法中,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學生是成為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通過角色扮演,學生可以將課堂學習當作旅游工作的實際過程,充分體會和感知導游工作過程的實際情景。
3.2.2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現場模擬導游》課程教學的創新模式,它是在學生學習了一定專業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教師將已經發生或將來有可能發生的問題,設計成個案形式讓學生們去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討論并互評,從而培養學生的決策能力和應變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現場模擬導游》課程是一門以理論知識做支撐,實踐性和應用性較強的課程,學生不僅要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將理論與實踐結合,機動靈活地運用到團隊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課堂講授、景點考察、線路組織、模擬訓練、綜合實訓、案例分析等途徑來完成課程的教學任務,從思想意識上和教學方法上進行一次職業教育模式的大改革。
3.3加強實踐環節
從目前的高職旅游教育來看,鮮明的職業性和實踐性是旅游教育的一大特色,《現場模擬導游》課程更是應用性和實踐性最強的課程,因此,在課程安排上要加大實踐課時的比例,校內實訓與校外實踐相結合,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首先,在課程認知實習環節可以組織學生到旅行社、旅游景區、景點、旅游市場調研走訪,讓學生對旅游行業及課程學習目標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其次,在學生掌握一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加大校內實訓的模擬演練,校內實訓項目可以利用校內的實訓條件,如多媒體教室、模擬導游實驗室、微格實訓室等,使學生在演練中找出自己的薄弱環節,查缺補漏,為校外實踐打下良好的基礎。最后,在課程末尾環節組織學生到業界進行實戰練習,通過與當地旅行社和景區景點合作,建立廣泛的實訓基地,讓學生以頂崗鍛煉等形式真正與行業接軌,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檢驗所學理論知識,逐步掌握并適應未來崗位要求的職業技能,也使課程教學真正實現理論——實踐——理論——實踐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余祖光.職業教育改革與探索論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朱定秀.從高校課程設置看文化型導游的培養[J].科教文化,2008.
[3]段穎.高職院校導游人才培養與導游資格考試制度融合的探索[J].浙江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10.
基金項目: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校級質量工程項目——特色課程《現場模擬導游》研究論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