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靜

摘要:文章從當今藝術審美的視角,通過對拉丁團體舞藝術化創新的流行趨勢、不斷變化發展的隊形、多元素相融合的音樂、風格迥異的服裝以及對藝術化風格特征的把握進行深入的研究,探討出拉丁團體舞如何最大可能的實現其獨具匠心的藝術特征,為我國拉丁團體舞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建議。
關鍵詞:體育舞蹈;拉丁團體舞;藝術化創編
現今,我國的體育舞蹈發展與時俱進,團體舞的創編環節融匯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蘊和獨具特色的風土人情。拉丁團體舞是指人數在6-8對之間創編出的集體舞蹈,它是提升社會人群動力、增強大眾文化內涵、豐富娛樂健身方式的重要途徑。因此,對我國體育舞蹈中拉丁團體舞藝術化的創編尤為重要。
本文以我國優秀的體育舞蹈團體舞成套動作的視頻資料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東西方拉丁團體舞藝術化創編的對比研究,綜合多種要素探索我國拉丁團體舞在藝術化創編的前進方向,吸收先進拉丁團體舞的內涵、理念和精神,為我國拉丁團體舞的發展提供建議。
1國內外拉丁團體舞的發展狀況
早前,西方拉丁團體舞比較有實力的隊伍來自德國和俄羅斯,它們為拉丁團體舞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芬蘭拉赫地的世界體育運動會上,體育舞蹈首次呈現在世界比賽的舞臺,之后再以表演的形式出現于悉尼奧運會。在我國第三屆全國體育舞蹈錦標賽上,團體舞首次成為比賽項目進入觀眾的視線并深受觀眾喜愛。拉丁團體舞比賽為我國拉丁團體舞的創編研究帶來了史無前例的影響。隨著體育舞蹈的發展,拉丁團體舞越來越藝術化。因受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我國拉丁團體舞的發展顯現出鮮明的民族特征[1]。
2拉丁團體舞藝術化創編特征分析
2.1技術創編特征
一是拉丁舞基本技術。拉丁舞包括五個舞種,分別是倫巴、恰恰恰、牛仔、桑巴和斗牛。在拉丁舞基本技術的發展中,對舞蹈技術影響最主要的是芭蕾舞。拉丁舞的基本技術涉及到身體的很多部位,身體的每個部位都是舞蹈的語言,而舞蹈又可以通過身體的各個部位來表現。
二是拉丁團體舞的造型和旋轉技術。首先,造型對所有舞蹈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舞者們在賽場上展現出各種各樣的圖案,使舞蹈動作在瞬間達到靜止的狀態,讓動作更能突出美感。當今社會體育舞蹈團體舞的規則不斷變化發展,脫離地面的動作被廣泛使用,使拉丁團體舞造型的編排難度也在提高。其次,旋轉使拉丁團體舞整體的編排更充實飽滿,對拉丁團體舞來說也十分重要。旋轉包含很多的技巧,如平轉、連續平轉、在男伴輔助下女伴雙腳掌著地旋轉、在男伴輔助下女伴單腳掌著地旋轉、在男伴輔助下女伴臀部著地旋轉等[2],這些旋轉動作要求雙人配合度極高才能順利呈現出舞臺的表演效果。
2.2音樂編排特征
在拉丁團體舞的創編中,音樂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舞蹈富有動力的源泉。音樂需要舞蹈來裝飾,使它更生動;舞蹈也需要音樂來配合,使它更具體[3]。拉丁團體舞音樂風格多樣,在我國五千多年的文化長河中拉丁團體舞音樂的選擇十分廣泛,可以從音樂的原創、流行曲目、電影、電視劇主題曲及插曲中選擇。
整場音樂的編排分為開場、中間、結束。開場部分音樂是整個舞蹈的開場,是整個表演氣氛進入熱烈的前奏。由于團體舞所呈現的效果不同,開始部分音樂的選擇也多種多樣。通過對中外拉丁團體舞開場音樂編排的統計(見表1)可以總結出,激情、富有動感的桑巴舞是首選,它可以迅速帶動全場的氣氛;幽默、詼諧的恰恰緊隨其后;浪漫、纏綿的倫巴放在中間部分,給舞者充分的喘息時間;牛仔和斗牛在開場音樂中所占的比重少。
拉丁團體舞比賽音樂的切換次數隨比賽舞蹈內容的變化而變化,每種音樂切換的次數越多,舞蹈的內容和變化也就越豐富。由于拉丁舞五個舞種的音樂節奏各不相同,舞蹈風格也就變得獨具特色。音樂變化次數越多,觀眾的新鮮感才能更加強烈,舞蹈的內涵才能更豐富,反之將嚴重阻礙舞蹈風格效果的展現。
2.3舞蹈風格創編特征
隨著人們對舞蹈審美要求的提高,主題逐漸被融入到我國拉丁團體舞編創中。主題是整個舞蹈內容和思想感情的表達,是整個舞蹈編排的靈魂,它奠定了整場舞蹈的基調[4]。主題的選擇往往決定了整個舞蹈風格的走向、情緒的設定和內涵的表達,而其他的要素如動作、音樂、隊形、服裝、燈光等都為主題服務。國外的拉丁團體舞主要表現在技術和隊形的變化上,對主題的把握和運用較少。
不同的國家、民族和地域有著不同的文化特征,也會產生不同風格和特色的舞蹈藝術。舞蹈動作的選擇是創編者對現實生活理解和對其情感的表達,是用肢體動作表現出來的藝術。由于生活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的差異,人們對舞蹈藝術也具有不同的見解,不同的國家、民族、地域都形成了獨具匠心的藝術風格。拉丁團體舞受民族文化的影響,其風格特征都透露著一個國家的文化氣息與精神。
2.4隊形創編特征
隊形的變化能表現主題,展現作品舞蹈風格。拉丁團體舞的隊形變化主要是指場上8對舞者,通過男女單人、雙人、群體之間的互相配合,通過移動共同描繪各種各樣的圖形[5]。拉丁團體舞的隊形已由簡單的線性和幾何圖形逐漸發展成為線性和幾何圖形,它們互相結合,互相貫穿,使整場的舞蹈效果發揮的淋漓盡致。我國拉丁團體舞隊形變換、層次的貫穿水平呈不斷上升的趨勢,但與其他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
2.5服飾創編特征
通過對2010年至2016年的視頻資料的研究可以看出,拉丁團體舞服飾的顏色主要是紅與黃、白與黑、粉紅與黑的搭配。不同風格舞蹈選擇的布料也不同,有流蘇、紗、亮片等。我國優秀選手的比賽服裝大都采用進口布料。進口布料彈性十足,色澤飽滿鮮亮,款式設計新潮,符合當今社會發展的潮流趨勢[6]。近年來,創編者對服飾的選擇和風格的運用方面的審美不斷提升。在今后的發展中,服飾的創新要與舞蹈作品的主題及其表達的情感相吻合,要與創編者所編創舞蹈作品的風格特色、音樂的特點、隊形的變換相結合。endprint
3 結論與建議
通過對東西方拉丁團體舞藝術化創編的對比研究可看出我國拉丁團體舞仍存在不足,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隊員的基本技術動作完成度不高,爆發力弱,技巧的展現少;二是音樂節奏的變換過于單一,音樂的創編內容單調、呆板、缺乏創意,音樂的銜接斷斷續續不連貫,缺乏民族特色和風格;三是隊形的編排次數少,隊形變化較少,風格單一,沒有創造力;四是舞蹈的風格特色不突出,主題不明確;五是服裝過于單一,服裝的顏色搭配、款式、布料等方面需要向國外學習。綜上所述,我國拉丁團體舞藝術化的創編研究還有待提升。上述五個方面相互貫穿、相互影響,共同影響著我國拉丁團體舞藝術化創編水平的提升。
拉丁團體舞的升華過程不單是的基本技術方面,還包括不同民族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風格特征以及對藝術獨具匠心的理解和表現。拉丁團體舞的編創要有創新精神,要敢于打破傳統思想。要提高我國體育舞蹈中拉丁團體舞藝術化創編水平,首先加強我國拉丁舞基本技術的學習,敢于嘗試基本步的新形式、新跳法,拒絕一味的模仿,要著重加強造型、旋轉技術的應用。其次要提高拉丁團體舞音樂的創編能力,音樂的選擇要和舞蹈的主題相呼應,要符合每一個舞種舞蹈的風格,每個舞種間音樂的銜接要流暢自然[7],并增加不同舞種音樂之間轉換的次數,以展現整套舞蹈作品的效果。再次要提高教練員的創編水平,多與國外交流學習,共同探討與進步,使拉丁團體舞的編創更具藝術性。最后要使拉丁團體舞創編的主題更具中國特色,服裝的設計應結合膚色、舞蹈作品的主題內容及其表達的思想感情、音樂風格來選擇設計。此外,團體舞藝術化還需要舞者投入到作品中,感受作品、理解作品,通過對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更淋漓盡致地展現作品。
參考文獻:
[1]毛進紅.我國拉丁舞選手藝術表現力制約因素的分析及對策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8,5.
[2]李丹.影響體育舞蹈藝術表現力的因素及培養方案[D].河南:河南師范大學,2011,04.
[3]陳樹德.對體育舞蹈團體舞音樂編排的探究[J].湖北:湖北體育科技,2000,02.
[4]樊翠紅.我國競技體育舞蹈團體舞的發展趨勢與對策研究[D].湖北:武漢體育學院,2008,04.
[5]樊翠紅,孔祥魁.我國體育舞蹈團體舞隊形變化特點的初步研究[J].體育與藝術,2010,08.
[6]曾青芝,李艷麗,萬玉文.體育舞蹈服飾美學因素探究[J].體育文化,2010,09.
[7]張艷枚.拉丁團體舞音樂的創編[J].論文集粹,2011,07.endprint